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母爱唤醒植物人儿子
文/图 记者 吉文艳 谢非
文章字数:1653
  姚玉娥扶着儿子卢辛园练习走路

  母亲姚玉娥绝没想到会有这一天——身高近一米八、生龙活虎的儿子会瘫痪在床上。16岁那年暑假的一场车祸,把一位少年撞成了植物人,也打破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女人固然是脆弱的,可母亲却是坚强的。坚强的母亲姚玉娥用爱唤醒昏迷不醒的儿子,造就了连医生都咋舌的医学奇迹,为儿子撑起了人生的另一片天空。
  冷风中的坚持
  11月雨后的天气渐渐寒冷,在商州区郭村社区一户民房的三楼,一名中年妇女正在搀扶着一名少年扶着栏杆做康复训练。天气寒冷,一般人都避免去碰触冰冷的铁栏杆,但是少年却用手紧紧抓着,一旁的母亲用尽全身力气使少年的身体保持站立的姿态。这就是姚玉娥母子了。走进姚玉娥的出租屋内,前半部分是简易的灶台,后半部分是卧室,老式写字台上堆满了各种药瓶,家里唯一像样点的家具便是一台台式电脑了。姚玉娥要接受记者采访,便打开电脑让儿子玩电脑。“这是我姑父收来的旧电脑,怕娃无聊送给娃用的。”姚玉娥说。看到有客人来,儿子卢辛园用不太清楚的话语说:“我妈最爱我,我生病的时候她对我最好了。”“他当时昏迷时插了气管,所以现在说话不清楚,智商也只相当于八九岁的孩子。”姚玉娥说,虽然儿子现在还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但相较于刚出车祸时已经恢复的很好了。
  姚玉娥老家在丹凤县竹林关神奇沟村,夫妻俩为赚钱来到商州城里打工,丈夫卖蜂窝煤,自己在街边卖小吃,供两个儿子在城里上学,日子虽不富裕却很幸福。可2013年8月13日,就在大儿子卢辛园从老家坐车到商洛中学报到的路上,被一辆机动三轮车撞倒,幸福的家庭从此被打破。“娃先后被送到丹凤县医院和商洛医院,医生说病情太重,冒着巨大危险给娃做了开颅手术。”姚玉娥回忆,医生给她说除非发生奇迹,就算保住命也是植物人,劝她放弃抢救,但做母亲的怎能忍心放弃自己的孩子?在姚玉娥的坚持下,儿子在重症监护室住了12天,终于保住了命。
  母爱造就医学奇迹
  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卢辛园却一直昏迷不醒,姚玉娥寸步不离病床,守护在儿子身边,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每天清晨,姚玉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一边给儿子说话,一边为儿子擦洗身体、按摩全身肌肉,还下载好儿子平日喜欢听的歌给他听。一个多月,卢辛园没有醒来的迹象。她借钱租了辆救护车将昏迷的儿子拉到西安唐都医院、西京医院,希冀在这里为儿子寻得一线生机。“教授说我娃的脑子里就像一块豆腐摔到地上一样,根本没有办法修复,只能等待奇迹的发生。”姚玉娥说,虽然医学对儿子的病情判了死刑,但自己还是不愿放弃,但凡听谁说什么东西对儿子身体康复有好处,姚玉娥都要买来给儿子试试。听人说用艾叶和蒜辫熬好的水洗脚能活血后,姚玉娥便天天为儿子熬泡脚水泡脚。
  后来偶然一次试用北京的一家药厂生产的丸药后,儿子的手指有了反应,这让她信心大增。终于在一番坚持后,儿子终于睁开了眼睛。“他不仅记得我,还能认字,连医生都说这是医学奇迹。”姚玉娥说。
  康复之路漫漫
  醒来后的卢辛园体重只有七八十斤,而且无法进食,姚玉娥便想办法把做好的汤或者稀粥用料理机打碎成糊状,再通过胃管注射给儿子,为儿子加强营养。在儿子瘫痪的半年时间里,姚玉娥一直坚持每天三遍为儿子擦洗身子,按摩肌肉。这使得儿子没有得一点褥疮,肌肉也没有任何萎缩,甚至身上一点异味都没有。姚玉娥如此细致入微的照料,就连护士也敬佩。“有病人家属向护士请教咋照顾植物人,护士都会说,去问30床的卢辛园的妈妈吧。”姚玉娥说,就连儿子还是婴儿时都没有如此精心的照料。
  如今,姚玉娥的丈夫远赴新疆打工,她自己既要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卢辛园,还要照顾正在上初中的小儿子,为了补贴家用,抽空还要出去干活挣钱。只要天气允许,姚玉娥都会带着儿子去广场练习走路,每次她都要背着已经110多斤重的儿子上下三楼,然后用轮椅推着儿子去广场。姚玉娥说,她自己多辛苦都没关系,只是希望儿子能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重新站起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两年多的时间,姚玉娥作为一名普通的母亲,凭着自己超强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单纯的信念,把儿子从死亡的边缘挽救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