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下岗职工到养兔大户
记者 余婷 肖云
文章字数:1793
  在杏树园村半山腰,远远望见一座座崭新的场棚,就是三人共同创办的肉兔养殖场。
  黄小兵、李添军和谷金波在兔舍查看仔兔生长情况。

  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许多人选择自主创业,自食其力。商州男子黄小兵与朋友李添军、谷金波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三人同心同德,克服困难,把一个养兔场经营得红红火火。2015年,他们的企业被评为科技示范户、就业创业示范基地。
  黄小兵和李添军曾是商洛硫酸厂的职工,谷金波是商洛印刷厂的下岗职工,三人是很要好的朋友。黄小兵下岗后,在市区经营了一家饭庄,生意很是红火。黄小兵也想再投资个生意,李添军和谷金波也面临着寻找一份稳当的营生养家户口。黄小兵是商州区东沟杏树园村人,农村长大的他,建议利用村上资源发展农业项目,三个人经过商量后一致同意搞养殖。他们对我市养殖行业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并到周边省、市考察市场,详细掌握了近10年肉兔的市场价格,打算开办养兔场。
  2013年10月,他们三人筹资200多万元,在杏树园村二组废弃的小学旧址,经过新建、改建,成立了自己的养殖公司。万事开头难。废弃的小学位于半山腰,以前学生上学踩出的羊肠小道,杂草丛生,汽车根本没办法通过。他们修建兔场的一砖一瓦,都是车运到下面的通村水泥路上,他们再和找的工人一点一点往上背。“这条土路自从2013年到现在,反反复复修了5次,才修成现在这个样子。”黄小兵指着兔场门前的路说到,每次修好感觉能满足日常出行了,要么有时收兔客商的车或送饲料的货车比平时的车大,上不去,就得再继续加宽。要么下过雨后,雨水把路面冲的坑坑洼洼,需要从新修补。现在路面长200米,宽3.5米,能够满足车辆通行,但是一到雨天泥泞不堪,出入就非常困难了。
  发展养殖产业,有优良的品种外,技术也很关键,他们在创业之初,因为不懂技术而蒙受了巨大损失。
  兔舍很快建好了,三人满怀信心地购进了300多只种兔,一个个雪白的小兔子活蹦乱跳,令人欣喜。为了把种兔养好,他们从杨峪河请了一位技术员来做专职技术指导,可是没几天,刚刚买进的兔子就陆续死亡,最后三百多只无一幸存,一下子损失了十七万元左右。后经了解才知道,他们请的技术员技术出了问题,才导致兔子全部死亡的。“刚开始我们就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我们三个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因为我们三个人的年纪都不小了,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再去折腾了,所以能很坦然地去面对失败,并去寻找失败的原因。”黄小兵说,万事开头难,本来大家都高高兴兴地把钱拿出来做生意,结果一开始就赔了那么多钱,痛定思痛后,下决心自己去学习养兔技术。“要把兔子养好,平常要严格学习,严格做好消毒、防疫等,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黄小兵笑言到。
  李添军下岗前是厂里负责生产的副主任,对技术掌握较快。他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了1个多月,还坚持买来养兔的有关书籍自己钻研,并在陕西兔业QQ群里与同行和专家们学习、交流。在这期间,谷金波也是四处学习养兔技术。每天晚上干完活,他们三个人就进入了学习交流时间,常常因为一个问题探讨到深夜,实在探讨不出结果,就向QQ群里的专家求助,或者把死掉的兔子带到区畜牧局解剖化验求结果。目前他们三人都掌握了饲养技术要领。由于场子规模比较大,三个人分工明确,黄小兵负责日常经营,李添军和谷金波负责管理。
  他们的兔场起步规模就比较大,自从管理走上正规后发展就非常顺利。目前已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发展为占地20多亩的养殖场,种兔近3000只,年产20余万只肉兔,采取人工授精、喂食、喂水、清粪都采取自动化喂养,属商洛规模较大的养兔企业,并为附近20多个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商州及周围县的养殖户经常来他们这里取经。还有许多人来他们这里考察,想加入养兔行列。他们也对小养殖户非常照顾,帮助其联络客商,把从厂家购进的饲料原价销售,兔粪送给周围群众做肥料。
  据黄小兵介绍,他们目前已成立了养兔专业合作社,下一步,他们将发展产业化养殖,建成宰杀、冷藏、熟食品加工产业链,以应对市场波动,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委托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代加工熟食品。同时,他们还计划利用兔的粪便养殖地龙。
  “要在市场上立足,首先要有诚信。”谈到创业几年的感受,黄小兵说,他们的肉兔,从选种兔、到出售的商品兔,都经过严格把关,有问题的,宁可赔钱,也不会鱼目混珠地出售给客商,赚的是信誉。其次,要坚定信心,敢于面对饲养和市场双重风险,不能市场价高就做,市场价跌就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