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中美味
神仙叶凉粉
文/图 记者 吕丽霞 王涛
文章字数:3629






    
     
    炎炎盛夏,酷热难耐,人们总是想尽办法消暑。在州城的小巷里,一辆小三轮,一张小桌子,几把小板凳,食客围坐于桌前,看摊主从车里的水盆中捞出一块块颤悠悠的凉粉,用刀轻轻划拉几下放进碗中,浇上香醋、蒜汁,舀上半勺青椒末,一碗酸溜溜、辣丝丝的山野凉粉便上桌了。这就是商洛人颇为喜欢的消暑佳品——神仙叶凉粉。
    商洛山中有““嘉木嘉木”
    春天万物生发,秦岭山中的神仙叶也慢慢长大了。这种学名叫做二翅六道木的灌木,主要生长在海拔600米到1800米的山上,细细的枝茎,身高1至2米,阳坡上的神仙叶开的是蓝紫色花,叶子椭圆;阴坡上的则开白色花,叶子略尖。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叶子,却是商洛人眼中的仙物。
    清明一过,村民们就纷纷到山上去,摘下鲜嫩的叶子,随手卖给在村里收叶子的小贩,换来的钱补贴细水长流的日子。在山阳县,这种有着神仙叶之称的灌木非常多,尤其是板岩、宽坪、漫川、高坝等乡镇,都是神仙叶的主产区。从清明到端午这段时间是采摘神仙叶的最佳时期,当地群众将漫山遍野的神仙叶当成一项产业,天天上山采摘,有的在外打工者每到此季,还专门请假回来摘叶子。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百元,一个多月下来,几乎家家都能挣几千元。
    据在山阳县城做神仙叶生意的一位商贩介绍,到了收购季,每天都有20多个商贩在村子里忙碌,一天下来都是成百上千斤的收购量。一个收购季下来,生意做的好的能收上万斤的叶子,可以挣七八万元,也有不少群众将采摘的叶子通过邮递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在他们看来,山阳县的神仙叶资源极为丰富,每年采摘的神仙叶占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大量的山野资源仍处在浪费中。
    不仅山阳县,我市镇安、柞水、商南以及商州部分地区,神仙树也大量存在。人们都知道这种叶子做出的凉粉是夏季解暑的佳品,偶尔也有人亲自上山采摘,拿回家自己做,和亲朋好友共享。
    据《本草求原》《中国药植蓝图》记载,神仙叶有消暑、清热、凉血、解毒、降血压、减肥、消除关节疼痛等作用。《山阳县志》里也有这样一段传说:明末年间,当地连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成群结伙往山外逃,途中遇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奶奶用拐杖挡住他们的去路,和善地说:“你们不必逃荒,鹃岭南北山上有一种树,叶子叫神仙叶,能做凉粉,度日不成问题。”然后就教给大家认叶子、制作凉粉的方法,说罢驾一朵祥云腾空而去,灾民因此获救。传说不可尽信,但从明代以来400多年间,神仙叶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一道民间美食,可消暑、可充饥。
    炎炎夏季,神仙叶凉粉,
    大众小吃美名扬
    连日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在山阳县城东关巷子口,一间小小的门面前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来吃神仙叶凉粉的人络绎不绝。
    这家店的主人叫赵立军,今年54岁,做了近20年的叶子凉粉生意。凭着家传手艺,夫妻俩养活了一家人,将两个儿子供出大学,还在县城盖起了一幢漂亮的楼房。近20年间,每到夏季,赵立军就格外忙碌:晚上8点开始泡叶子、清洗,用开水烫叶子,反复揉搓、过滤、定型,然后再将做好的凉粉放进冰箱里,全部工序完成都到零点以后了。最忙的时候,他一天早晚各做一次凉粉,有七八百斤之多,除了在自己家中的小摊上卖之外,还给县城中的30多家酒店、饭馆送货。“每天光在县城就能卖几百斤!”说起叶子凉粉,赵立军对他的这门生意十分自豪。而在山阳县城里,和他一样做神仙叶凉粉生意的还有好几家。
    当地人十分钟爱神仙叶凉粉,色河铺镇姑娘赵爱芳就是其中一位。“我从小就爱吃,以前在家自己做,后来嫌麻烦,隔三差五就到店里直接吃现成的,既解渴还治饿,价格也实惠。”她边说边吃,十分享受。
    在山阳县的天元饭庄,厨师施会东已经卖了十多年的神仙叶凉粉。他告诉记者,只要到了山阳县,叶子凉粉成了食客必点的菜,几乎家家饭店都有准备。他们平均一天要卖四五十斤,不光当地人喜欢,就是从西安等外地来的客人,神仙叶凉粉也是首选菜。
    一辆小三轮车、一盆神仙叶凉粉,南江军父子已经在商州区商城做了十多年的凉粉生意。每到炎热的中午,很多市民都会找到这里,请父子俩调一碗又酸又辣的凉粉,一碗下肚,通体舒泰,燥热尽消。据南江军介绍,一到夏天,他们父子俩早上9点多就开始守在这儿,直到晚上七八点卖完为止,每天销售上百碗的凉粉。很多市民目前,都成了他们的老顾客,十多年来从不间断。
    镇安县青铜关镇的老冯家,每年端午节,趁着儿女们都回家的时刻,女主人就会拿出储藏好的神仙叶,给孩子们做凉粉吃。在儿女们的记忆中,这是每年端午他们家特有的味道;在商南县赵川镇,每到最热的时候,村民们总是会起个大早,上山采一把叶子,到了中午,一盆凉粉端上饭桌,一家人慢慢地品尝着,苦中带甜,其乐融融。在他们看来,神仙叶凉粉就是上天赐于人间的美食。
    不仅在商洛,神仙叶凉粉早已美名远扬。山阳县天竺山开园时,著名小品演员冯巩就点名要吃神仙叶凉粉,尝了一碗赵立军送上的凉粉后,冯巩赞不绝口:“这种凉粉我从来没尝过,味道很独特,也很天然!”
    这些年,随着神仙叶凉粉的知名度不断扩大,赵立军和他的同行也将神仙叶凉粉推送到全国各地。赵立军介绍,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爱吃神仙叶子凉粉,为此不少外地人上门求教做法,而他也带出了好几个徒弟,有咸阳的,有西安的,还有河南的。他们还通过在外的山阳人,将神仙叶凉粉送到天津、北京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神仙叶凉粉是““黑户黑户”
    神仙叶凉粉在商洛当地可谓家喻户晓,在外界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遗憾的是它却没有正式的身份,不能正大光明地列入国家认定的食品行列,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过国家食品安全认证,不能确定其是否有毒副作用。
    作为一名当地人,赵立军靠神仙叶凉粉发家致富了,但他希望能更好地开发这种资源,将此作为一项产业推出去,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致富。而他的这个想法,和一直在新疆做生意的郭虎升不谋而合。2012年夏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段旭昌在山阳县考察时无意间品尝了一碗神仙叶凉粉,对此很感兴趣。几个月后,赵立军和郭虎昌带着几斤神仙叶赶到杨凌,现场给段教授演示了神仙叶凉粉的制作方法,并由郭虎升拿出5000元,委托西北大学对神仙叶凉粉进行检测,发现其富含特殊的植物果胶、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
    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多年来,神仙叶作为药食一直在使用,但国家的药食同源目录里却没有它,又因为没有国家关于二翅六道木作为食品原料使用的批示,无法成为商品饮食进行工业化生产,更不能贴着商标进行销售。
    为此,赵立军和郭虎升也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努力为神仙叶子“验明正身”。在他们的努力下,2012年1月5日,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在对神仙叶凉粉进行检验后认可为合格;市卫生局2012年2月29日向陕西省卫生厅提交了商政卫字(2012.17号文件)“关于神仙叶凉粉备案的请示”。请示中,对神叶叶凉粉的历史起源、地域分布、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希望能将神仙叶凉粉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并准予备案;同年3月19日,省卫生厅向国家卫生部提交了“关于二翅六道木是否可以作为食品原料使用的请示”,希望国家卫生部能将其列为新资源食品进行备案。
    虽然社会各界都做了积极的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国家卫生部要求,要做二翅六道木的急慢性毒性试验,这个实验的周期是3年,需要资金30万元,而且必须是专业机构完成。眼看着一项好的产业就这么不被认可,郭虎升和赵立军心里特别失望。近几年,他们在开发神仙叶凉粉上做了诸多努力,也为国家卫生部审批后扩大规模生产做了准备。他们自己探索研究,在传统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专门制作神仙叶凉粉的设备,已获得专利。在郭虎升看来,不管神仙叶凉粉是食物还是药物,在民间已经食用了400多年,没有听说过安全问题,但一切结论都来自民间,而不是官方的科学检测结果。在日益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他们希望有专业的机构能作出最详细的检测结果,让生产销售者有信心,也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给神仙叶““验明正身验明正身””是发展之需
    一方面神仙叶子资源十分丰富,市场销量好,一方面本地政府和企业家也跃跃欲试,想把此作为一项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而其尴尬的身份却成了最大的难题。
    作为神仙叶凉粉营养成份分析的主要承担者,段旭昌教授的心情颇为沉重,他说,我们将二翅六道木的成份做出来了,这个成果全社会都可以免费使用,但如果能把其急慢性毒物试验做出来,这将是全社会的福利,而这个工作靠个人出资完成是不现实的,毕竟个人在人力、财力、技术方面无法和资本集团竞争。而我们这些搞科研的,往往是拿到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后放进抽屉,这也是一种悲哀。
    目前,神仙叶凉粉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为我市和山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赵立军也被确定为神仙叶凉粉传承人,一切的努力都在向好的方向前进。赵立军和郭虎升也想借助山阳县建立工业园,实现经济大飞跃的契机发展该项产业,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在,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人能帮助解决神仙叶凉粉食品身份的难题,为他们打通将神仙叶凉粉推往全国各地、光明正大地送上餐桌的绿色通道,这样,他们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