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在大山深处撒播希望
——记2016年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徐立锋
文章字数:5011
徐立锋给学生们讲解科普知识
徐立锋正在上课
     
    文/图 记者 刘婷 贾书章
    “人生不要拔的太高,也不要太低,要务实,在有限的生命里用无限的爱心去播种希望,投身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这是商州区闫村镇南宽坪小学校长徐立锋的心声。近日,2016年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名单揭晓,徐立锋名列其中。十月的一个清晨,我们驱车赶往闫村镇南宽坪小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来到了流岭深处这座充满卡通建筑风格的学校里,采访最美乡村教师徐立锋,听他讲述从教20余年的点点滴滴。
   热血从教
    1996年,年仅18岁的徐立锋从丹凤师范学校毕业,来到商州最偏远的上官坊乡中学教书。在黑山区教育组报到的时候,工作人员对他说:“上官坊中学路途遥远,你要有思想准备。今天肯定赶不过去了,最好住一晚上,明天联系一名学校的同事,坐个蹦蹦车一同去,要不然你自己走路去不了。”徐立锋赶紧跑到附近的村民家中打听,随便找了一个老乡家,掏十元钱将就着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下着大雨,徐立锋和同事一起坐着蹦蹦车行走在山路上,从黑山到上官坊,路越走越长,怎么也不见尽头,徐立锋暗暗猜测,学校是不是砖房呀?周围有没有商店呀?
    在蹦蹦车上冒雨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徐立锋终于来到了上官坊中学。但眼前的一切超出了他的想象,学校是土房子,木门木窗,教室的窗子上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操场上唯一的体育器材是一处少了几个角的乒乓球案子。来到宿舍的时候,外面下着大雨,房子里下着小雨,初来的徐立锋到处找瓶瓶罐罐在地上接雨水,从小在国道边长大的他,虽然很不适应眼前的环境,但是一想到自己是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年轻人就应该多吃苦,在基层多磨练,就毅然留下来,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
    刚来,徐立锋就任班主任,代初二年级的语文、生物、政治等课程,由于文化课底子扎实,业务上很快就上手了。但生活上的问题接踵而至,做饭的蜂窝煤得从几十里外的镇上雇车拉到学校,实在不方便,于是换成煤油炉子,煤油炉子的火太慢,做饭得好长时间,徐立锋没办法,专门找人焊接了个柴炉子,放学后跑到山上去捡拾柴火做饭。刚开始他不会做饭,不管味道如何,只要做熟了就行。冬天结冰的时候,去河里洗衣服,双手冻得通红,日子虽然清苦,但是徐立锋默默地给自己立下志向,他要教好这些山里的娃娃,让他们靠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不再重复父辈的老路。
    点燃希望
    上官坊位于流岭深处,这里山大沟深,民风淳朴。徐立锋通过和学生深入接触,发现山里的孩子善良、淳朴,但是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个别学生有厌学情绪。对此,徐立锋每周都做出具体的教学安排,定期开展劳动、朗诵、表演、演讲等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还大胆把农村娶新娘引入学校趣味活动中,让山里孩子在欢笑声中树立了自信。
    每年新学期开始,徐立锋发现第一个月几乎开不了课,正常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原因是孩子们经常凑不齐报名费,今天几个学生报名了,明天几个学生凑齐钱了才来报名。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徐立锋和其他同事商量,要求所有学生每学期按时报到上课,如果学费凑不齐,随后再交。这以后,每学期都能按时开课了,学生流失率也下降了。每天晚上自习结束后,他还要给几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补课,反复讲解知识点,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学生们大多数离家远,食宿在校,学生有头痛脑热,徐立锋就带孩子去看病,经常给他们垫付医药费。遇到学生生病打针错过了吃饭时间,他就做好饭给学生送到宿舍。学生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条河,徐立锋不放心,每天都坚持接送学生。夏天的一次,一位学生推着自行车走到河中央,自行车堵在淤泥里推不动,河水越涨越高,非常危险。徐立锋赶紧跳下河,帮忙推出自行车,将学生拉上岸,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为了让这些山里孩子和城里娃一样成长,他坚持做好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关爱学生。对那些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更是格外关注。初二年级的刘军宏学习刻苦认真,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徐立锋抽出空闲时间给他补课,看到他手上的冻疮严重,红肿流脓,赶紧去卫生院买来消毒药水涂擦,经常多做点饭,留他一起吃。在徐老师的开导和教育下,刘军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积极努力,学习进步很快,中学毕业后,自主创业,有了自己的事业。他对亲友们讲,没有徐老师的关心爱护,就没有他今天的新生活。初二年级的寇志勇因为琐事和其他老师起了争执,徐立锋知道后,和寇志勇谈心,了解事情的原因,讲道理,劝说寇志勇不要因为琐事影响情绪,耽误学习。寇志勇向老师承认错误,打开了心结,全身心投入学习,之后成绩直线上升,考上了商洛中学,后考入陕师大,现在西安工作。学生杨晓红初三时不想上学了,想外出打工。徐立锋找到他谈心,对他说:“人生的起点不一样,将来你到社会上所从事的工作就不一样,人生的地位就不一样。因此,要走好人生第一步。”杨晓红在徐老师的开导下坚持上完了初中,后上了职业学校,毕业后几经打拼,现在大城市有了房子和车。学生王治良初二时父亲去世,为了照看母亲,他打算辍学。徐老师耐心开导他要克服一时困难,完成学业。王治良中学毕业后当了小老板,生活的不错。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徐立锋说:“山里孩子更需要关爱,因为他们家庭生活条件差,孩子普遍缺乏自信,对人生很迷茫。对他们多一份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甚至比教给知识更重要。点燃孩子们的希望,让他们有信心走入社会,很好的融入社会,并成为有用之人。”
   肩负重任
   由于表现突出,2003年9月,徐立锋被调往闫村镇南宽坪小学任校长。与他教书的上官坊初中相比,南宽坪小学的教学条件更差,教室的窗户全是用塑料纸糊的,教师宿舍的土墙是用报纸糊的,全校230多名学生,只有6名教师。徐立锋一来就代六年级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学任务繁重,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也使徐立锋一度陷入迷茫。这时候,省委办公厅包扶南宽坪村的孙宝贵处长来调研,见到他萎靡不振,开导道:“小伙子,一个人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朝前看,绝对不应该失去奋斗的信心和勇气。如果把平凡的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它就有干头了。你要带领大家制定一个目标,只要朝着目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可以将你的信念、力量传递给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一番话令徐立锋豁然开朗。他在日记中写到:“一个人在封闭的环境中往往就像夜行人会迷失了自己,没有前瞻的思想,没有进取的精神,但是遇到一丁点的火星就会燃烧。我一定要内心藏着一把火,释放激情和能量。”他不断的告诫自己,这里需要我,一定要干一番事业!
    徐立锋发现学校没有举行过升旗仪式,就马上去山阳买红旗和竹竿,从学校到山阳要赶时间点坐村上的蹦蹦车,天不亮,徐立锋就等车,来回颠簸40多里路买回了红旗和竹竿,给孩子们上爱国教育课,让孩子们感受升国旗时的庄严,并且规定每周一定时升旗,每天六点半上早操。
    徐立锋在走访中发现,学校外道路上垃圾比较多,没有人打扫。他以身作责,每周带领学生打扫学校周围的卫生,附近的村民纷纷伸出了大拇指,说学校和以前相比,有了新气象。在教学上,徐立锋制定各种奖惩制度,用倒逼的方法激励教师抓学生的综合成绩。同时,着重推广素质教育,开展六一、元旦晚会,每周班会,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开设文明礼仪课,给孩子们讲解各种待人接物方法。定期组织学生看电视新闻、收看少儿、科技频道节目,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初春,他带领孩子们去小河边感受春天;盛夏,带领孩子们去山上野炊;秋天,邀请科技大篷车来学校普及科学知识;冬天,带领孩子们参加爱心活动……徐立锋还广泛联系,从2005年至今,每年暑假都有大学生来学校支教,教给孩子们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通过各种关系,长期寻找资助贫困学生的爱心人士,五年级的辛晓梅从小失去母爱,家里只有父亲和哥哥,家庭非常贫困,打算辍学的辛晓梅非常沮丧。
    2005年5月30日,徐立锋特意带着她和其他几位学生应邀去省上参加六一汇演,辛晓梅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现场就有爱心人士为她捐款1100元,并和辛晓梅结对子长期资助。
    辛晓梅坚持读完初中去西安上了卫校,现留在一家省级医院当护士,彻底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2011年,徐立锋和中华小记者站联系,大胆举办夏令营,邀请西安的学生和家长来南宽坪小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开展篝火晚会,到小河里抓螃蟹、捞鱼,到农家干农活体验生活等活动,促使西安学生和当地孩子结对子,互相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三年,受到参与者的好评。
    山区师资力量薄弱,徐立锋担心大山里留不住人才,他便经常与年轻教师谈心。2014年,一位年轻教师来后,看到学校周围荒凉的状况,第二天就带着被褥走了。看到别的年轻教师走了,学校的另一位女教师情绪波动极大,也想回城另谋职业。徐立锋知道后,马上苦口婆心的劝说:“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个生命历程,教育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获取成就感和幸福感,虽然这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华服美食,但是这里有需要你的人,你的付出改变了他们的人生,等你老了,回想起来,定然是无悔于自己的人生,无愧于走过的路。”女教师听了徐立锋的话感触颇深,认真思考后决定留下来。以后,徐立锋经常组织教师们晚上座谈,共同探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难题。他还专门做了一篇《尖毛草》的报告。其中写道:“尖毛草最初的半年里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其实它一直在长根部。
    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部长的超过了28米,无声无息的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当蓄积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后,尖毛草便会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一下子长成了草地之王。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像尖毛草一样,利用大山里的清净时光多读书、多研究,深扎根,有所收获、有所成就,那么我们定然也会脱颖而出。”徐立锋对同事非常照顾,李百锁老师的父亲患重病,徐立锋批了半个月的假,并告诉李白锁老师:“你安心在家伺候老人,学校的事情就不要操心了,你们班上所有课程我都给代了,放心回去吧!”之后半个月时间,徐立锋教两个年级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所有课程,每天高强度上课,嗓子都哑了。
   坚守深山
    徐立锋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母亲因病去世,第三年半身不遂的爷爷去世,他都没有陪在身边尽孝。现在家里还有身体孱弱的老父亲和患癌病晚期的奶奶,徐立锋只有每周末回家照顾。但他从不后悔自己从教的选择,他认为,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孩子们脆生生的“老师好!”对他就是莫大的安慰和满足。
    2005年4月,省委办公厅开始包扶南宽坪村。徐立锋带领南宽坪小学老师们配合扶贫组拍摄了教育专题片《大山深处的期盼—童眼看世界》,在西安卫视播出。同时,他带领学生到西安参加爱心演出宣传,争取建校资金。经过一年多的奔波,在扶贫组的牵头下,联系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搜狐网站为南宽坪小学争取到一笔建校资金。2006年11月,12间3层教学楼拔地而起,窗明几净,绿树掩映的校园中露出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孩子们“少年强则国强”的朗朗读书声响彻云霄。此后,学校面貌一年一个样,2005年搜狐社区网友捐赠课桌椅100套。2010年操场硬化。2011年,学校从10多里之外拉上了网线。2012年,学校又争取到资金,新建了老师宿舍、食堂楼,彻底解决了师生食宿、办公用房问题。同时,还建成了学校卫生室、留守儿童管护中心。
    为了开阔山里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他要求学校每年必须添置一定量的图书,在全校开展读书月活动,组织师生晨诵和读书比赛。现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成为许多师生的座右铭,在徐立锋的倡导下,展现学校师生风采的《商山松》校刊已经出了18期。
    徐立锋认为,教育就是理解、欣赏、鼓舞和激励,理解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环境造成的差异,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鼓舞每一个孩子不断地迎接困难和挫折,走出低谷,激励每一个孩子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精彩。他对于家庭困难、不爱说话的孩子特别关心,经常和他们谈心,找机会为他们搭建平台,促使他们完成学业。
    徐立锋说:“我们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从每天按时到校做起,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从认真批阅每本作业做起,从关爱每一个孩子做起,从搞好每一次打扫除做起,从写好一篇教案做起,积少成多,我们就是不平凡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徐立锋坚守在大山深处从教20余年,虽然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只是做了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但他觉得自己对得起良心。他特别喜欢乔夫的一段话:“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坚定不移的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自然会有妙手偶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