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周年
工程战略作用日益显现
文章字数:3041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2014年建成通水,如期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分别批示,要求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使南水北调工程造福人民。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工程安全平稳运行,输水水质全线达标,在保障受水区居民生活用水,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库区和沿线治污环保,应急抗旱排涝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

  供水保障有力

  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后,南水北调受水区覆盖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33个地级市,为受水区开辟了新的水源,改变了供水格局,提高了供水保证率。

  东线一期工程自通水以来,累计调入山东境内水量约11亿立方米,年均增幅近100%,受益人口超过4000万人,大大缓解了山东水资源短缺矛盾。山东省平原区地下水位较2015年同期上升0.19米。东线工程完善了江苏省原有江水北调工程体系,增强了受水区的供水保障能力,提高了扬州、淮安、徐州等7市50个区县共计45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保证率。

  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使得沿线受水区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新乡、保定等18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截至12日,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干渠62.5亿立方米,累计分水量59.8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达4700万人。最近完成的2015~2016调水年度,中线工程分别向北京、天津两市的供水量已经达到规划设计的调水规模。

  北京市属于资源性缺水的特大城市。工程通水以来,南水北调水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近七成,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由原来的100立方米提升至150立方米,供水范围基本覆盖城六区及大兴、门头沟、通州等地区。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不仅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也为城市副中心、首都新机场等关系到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提供了水资源保障,极大提升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南水北调通水前,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天津城市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引滦单一水源,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要靠天吃饭,有很大的风险性。南水北调通水后,天津在引滦工程的基础上,又拥有了一个充足、稳定的外调水源,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发展核心区实现了引江、引滦双水源保障,形成了引江、引滦相互连接、联合调度、互为补充、统筹运用的城市供水体系,为天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水质大幅改善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东线一期工程在加强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经过江苏、山东两省地方政府十几年不懈努力,在水利、环保、城建、交通等多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提前实现了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的庄严承诺,并稳定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沿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中线水源区及沿线地区采取强有力的治污环保措施,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之后,水质保持稳定。特别是丹江口水库,水质一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在受水区,水质改善则更为明显。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监测显示,使用南水北调水后自来水硬度由原来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130毫克每升。

  河北省供水逐步切换为南水北调水源,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市黑龙港地区即将彻底告别祖祖辈辈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随着水厂的建成,更多的县市将逐步实现水源切换,预计到2020年将有3000多万人喝上优质的南水北调水。

  生态效益显现

  水是维系经济社会发展和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命脉,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态安全离不开水资源的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北京、天津等受水区6省市加快了南水北调水对当地地下水水源的置换,已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78亿立方米。北京市、河南省许昌市城区以及山东省平原地区等超采区的地下水位已经开始回升。

  东线工程不仅为城市、工业供水,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城市和工业用水可回收重复利用,用于回灌地下水,恢复地下水位,增强地下水循环的可再生性。近三年来,山东省地下水开采得到有效遏制,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减缓。

  江苏省通过东线工程向骆马湖补水,运行期间骆马湖水位由21.87米上升至23.10米,为保障地区生产生活、航运和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来以脏乱差闻名的“煤都”徐州,也以碧湖、绿地、清水打造成为宜人居住的绿色之城。

  北京市利用南水北调水每天向城市河湖补水17~26万立方米,增加水面面积约550公顷,城市河湖水质明显改善。2016年10月,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25.46米,同比上升0.53米。湖北省兴隆水利枢纽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省内绝迹多年的中华秋沙鸭、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先后出现在兴隆水域。

  防汛抗旱兼顾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干旱缺水已经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保障包括特大城市在内的居民生活用水,保证农业生产用水,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南水北调工程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的重要体现。

  2014年,山东省利用东线工程向潍坊应急供水1566万立方米。江苏省境内刘山站、解台站、金湖站、淮安三站、淮安四站投入抗旱排涝运行,累计抽水5.8亿立方米,为缓解淮北地区旱情和宝应湖周边排涝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年,河南省遭遇63年来最严重夏旱,特别是平顶山市百万市区人口面临用水危机。针对严重旱情,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向平顶山市应急调水5011万立方米,为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缓解两个多月的“水荒”。平顶山也因此成为河南段首个受益城市。

  引江济汉工程在湖北省防汛抗旱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累计向长湖、东荆河补水约5.3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东荆河区域灌溉及80万人饮水水源问题。2016年7月,为应对湖北强降雨,引江济汉工程开启高石碑出水闸撇洪,撇洪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长湖防汛压力。今年“7·19”特大暴雨后,中线工程紧急向河北石家庄、邯郸市区调水,保证了城市的用水紧急需求。南水北调工程还向河北衡水紧急调水5000万立方米,减轻了衡水市的旱情。

  经济效益初显

  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由于沿线省市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直接给城市及人口供水,并兼顾重点区域的工农业供水。经测算,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后,一方面,使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的制约,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受水区节水工作的开展,在受水区带动发展高效节水行业,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各地大力推广工农业节水技术,逐步限制、淘汰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此前在建设期间,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源区和沿线地区加大治污环保力度,投资数百亿元进行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沿线地区在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关停并转了数千家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环境准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生态环保产业。

  在东线山东省,通过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治污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投巨资加快清洁生产,700多家企业最后只剩下10家,到2010年造纸行业COD排放量比2002年减少了62%,而产业规模却是原来的3.5倍,利税是原来的4倍,实现了经济与环保双赢。在中线水源区,对矿物采选和冶炼、黄姜皂素生产、汽车电镀等重点水污染行业加大治理力度,坚决关闭治理不达标企业,积极推进工业清洁生产,同时做强做大优势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中药材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

  南水北调工程之水,既是促进发展之水,又是促进改革之水。全社会正在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每一滴水的高效节约利用,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