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永不凋谢的商山红莲
文章字数:1881
 

  文/图记者 董楠
  “从10间破瓦房,万元资产起步,22年间,在一片河滩地上建起了一座敬老院,她立志为天下儿女尽孝,为世上父母解难,被誉为老人心中的“活菩萨”,她就是“商山红莲”——徐升莲。这是2013年“CCTV慈善之夜”组委会写给徐升莲的颁奖词。
  “白手起家”筹办敬老院
  1961年,出生贫寒的徐升莲嫁到丹凤县商镇保定村,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村媳妇。和所有的人一样,为了生计她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脑子活,能吃苦,先后养过兔和良种鸡、榨过油、承包过葡萄园,一时成了县里有名的“致富女能手”。1984年,原丹凤县大峪乡党委决定派她去商山村原知青点留下的一院旧房里筹办敬老院,这就意味着她要放弃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在农村人眼里的“红火”日子。她犹豫过,纠结过,但是,仅仅几天后,她面对着亲人的不解和埋怨,咬咬牙,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搬进最初的商山敬老院。
  这是怎样的一所敬老院?10间破旧的土坯房子摇摇欲坠,院子里荒草丛生,门窗破旧不堪,就连最值钱的那口大铁锅也补了两个疤。她瞒着丈夫把家里的榨油机折本卖掉,又拿出自己的4000元私房钱来购置老人们的生活用品,还把家中养的兔、鸡以及家具搬到敬老院里。从此,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开始了长达30年无怨无悔的坚守。万事开头难,徐升莲克服了养老院创办初期的种种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为孤寡老人的生活和敬老院的发展,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停地运转。如今,整整32个年头过去了,敬老院由10间破瓦房、资产不到1万元的烂摊子,发展到现在拥有资产1000余万元、老年公寓5栋、住宅楼1栋、床位355张和健身房、多功能厅、图书室、康复医院、洗浴室等多项功能设施齐全的一流敬老院。
  给老人安稳的依靠
  敬老院里有位大荆镇的王姓老人,在院内居住5年左右,开始儿女还按时交付老人的生活费用,后来子女都渺无踪影,电话无法联系,而这位王姓老人不仅是失能老人,生活随时都离不开他人照料,老人脾气还非常古怪,经常刁难护理人员,而徐院长从未因老人没有交费而怠慢他,要求服务人员一定要耐心细致的照料。还有位叫朱家宝的流浪人员,无家无底,没人知道他从那里来,常年在外靠游医混口饭吃,去年流浪到万平村,因突发疾病导致瘫痪,靠乞讨生活,有人把情况反映给徐升莲,她便派人把这位老人接到院里,当时老人浑身都是屎尿,徐升莲一点也不嫌弃,把老人推到淋浴房帮助老人清洗干净,让老人吃上了热乎的饭菜,住上了干净温暖的房子,老人感动得痛哭流涕,她的善举使老人有了一个安定详和的晚年。人们都说她是秦岭山中的活菩萨,可她却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那能和菩萨相比。”
  敬老院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残疾人,徐升莲把这些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1987年10月,徐升莲来到40里外的深山万坪村,一位老奶奶站在低矮的草房前听到她和村干部的谈话,就主动搭话说:“你是徐院长吧,大家都说你是大好人,菩萨心肠,我早就想见你了!”交谈中,徐升莲得知这位老人姓吕,63岁,是位双目失明的孤老,家中一贫如洗。老人恳请徐升莲把她带到敬老院,她看着老人家里冰冷的锅灶,灶台上还有家禽跑上去留下的粪便,二话不说便扶着老人出了家门。40多里山路,她硬是咬紧牙关一步一步背着老人走,回到敬老院,已是半夜时分,徐升莲烧了一锅热水,从头到脚给老人洗了一个澡,当晚就和她睡在一张床上,老人发自内心地说:“我都好多年没洗过澡了,你真比我女子还亲啊!”徐升莲深情地说:“老婶子,你放心,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就是你的亲人!”
  给小生命一个温暖的怀抱
  除了收养照顾老人,让她最牵挂的是收养的孤儿和弃婴。成长(化名)、花花(化名)兄妹俩父亲去世,母亲犯罪使他们成了孤儿。被送到这里后徐升莲害怕伤害娃的自尊而一直替兄妹俩保守着孤儿和家庭的秘密,她呵护、关爱、教育他们,他们享受着连徐升莲的孙子、孙女都不曾有过的爱。让徐升莲高兴的是,成长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每次学校开家长会徐升莲都以奶奶的身份参加,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徐升莲隔三岔五为他送钱送物,和学校老师交流情况。去年,孩子考上了大学,这让她感到十分欣慰。她鼓励孩子要继续努力,多学知识,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现在,成长兄妹俩不管走到哪里,时常想着养他长大的奶奶。
  从当初的山村闺女,到今天的古稀老人,她三十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无私地献给了敬老养老慈善事业。到2016年,由她亲手照护供养老人800多名,收养五保老人600多名、弃婴孤儿12名,收留流浪乞讨人员33名,为93名五保老人办理了丧事,让他们没有遗憾的走完人生最后旅程。她还在院附近征了一亩多林坡地作为公墓……用她的话说:“我是党的儿女,愿把毕生的爱献给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