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感悟录(128)
若白
文章字数:2052
    逆境中的苏轼
    春节几天,重读了一次《苏轼年谱》,对于他面对困顿逆境而表现出的随遇而安,通脱旷达人生态度,感慨良多。
    苏轼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天才超群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仕宦近四十年,可谓风西兼程波澜起伏。既曾历任多个知州郡首,又曾是玉堂金马的朝廷翰林学士,礼部、兵部、吏部尚书,风光无限的“苏学士”。然而也曾跌入人生底谷,三次被贬谪蛮荒僻远的小州,而且都是“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所谓“本州安置”,就是流放管制,自由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所谓“不得签书公事”,就是剥夺工作权,不能过问政事。可想而知,这对于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以“社稷安危为使命”的有为之士,该是多么残酷地打击!
    苏轼晚年面对自己的画像题过一首小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既是他的自嘲,亦是实情,近千年之下读来也让人感到沉重。他提到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省的黄冈市;惠州就是今天广东省的惠州市,詹州就是今天海南省的詹州市。可是在北宋时代,这三个州都是最下等的小州,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尚属离政治中心开封僻远的蛮荒之地。苏轼在这三州先后度过了10年多时光。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苏轼44岁,是湖州知州,被奸人诬陷作诗“讪谤”朝政而被扑入狱,羁押140多日,他曾写了一首绝命诗,其中说:“梦绕云山心似梦,魂飞汤火命如鸡。”后经多位正义之士地论救,才免于灭顶之灾。元丰三年(公元1080)正月被贬谪黄州安置。宋代的贬官虽有俸禄,但是十分微薄,有时就只给一点实物抵俸银。苏轼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第二年在友人地帮助下,才在叫一个东坡的地方弄了一块荒地,自已布衣草鞋亲自耕作,又造了一所房子,当起农民,以缓解全家老小的衣食之忧。在黄州的东坡(后来他就以东坡居士为号)度过四年多艰难岁月。然而,政治上的压力,生活物资的困乏,因一时不服水土,多种疾病的困挠和折磨,并没有使苏轼悲观沉沦。元丰五年(公元1082)三月在一次出行中突然遇雨,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就写了一首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的名作。它既是眼前情景的生动描写,也是他对逆境的人生态度。多么从容潇洒!
    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苏轼51岁。宋神宗崩,宋哲宗即位。苏轼回朝复职。但是,到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朝廷发出重大人事变动,新党执政,奸臣章惇做了宰相。苏轼两次遭到排斥打击,是年六月苏轼被贬惠州“安置”。在惠州他曾“借田种菜,不以艰窘为意”。这时苏轼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为了改善一下生活,惠州每天只宰一只羊,他不能和官府人士争买,就只买些削去羊肉的羊脊骨,煮熟后用牙签挑着骨缝里的肉吃,而且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
    他曾写一篇《记游松风亭》,文曰:“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掛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什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篇不足百字的小品,却讲出了一番人生处事的大哲理,值得读者好好玩味。
    宗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苏轼62岁。据说他在惠州写的一首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政敌们觉得他过得太消闲舒适,就将他再贬海南。这次他只带着一个儿子苏过渡海儋州,在海南度过了他“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三年贬谪生活,清苦落漠之况自不必细数。
    他写了一篇《试笔自书》短文,叙述了自己思想变化的情景。
    “吾始自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四海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经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这是一则优美的寓言,也是化解苏轼困境中忧伤的良药,充满了智慧的思辨色彩。
    人生百年,道路歧曲,风霜雨雪总是难免。一帆顺风的幸运儿总是少数。苏轼于逆境中之所以始终旷达不屈,从容应对,首先在于他独特的秉性和人生观。他以儒修身,以道养生,以参佛观世,始终抱着圆融通达的人生态度。其次是他深厚的爱民亲民情怀。无论在黄州、惠州还是儋州,他都始终放下身段,把自己置于普通百姓之中,顷听他们的心声,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力尽所能地帮助他们。这样每到一处,都能获得群众的爱戴和关照。再是他渊博的学识和诚恳宽厚的为人,盈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曾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因此,他在黄州三任知州陈轼、徐大受、杨寀,在惠州两任知州詹范、方子容,在海南,昌化军军使张中,都对他十分关照和友好。逆境中的苏轼,给后人留下了多多启示。
    二O一七年正月初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