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家在洛河
文/图 刘剑锋
文章字数:3704



     
    从我们身边流过的洛河,赋予了一条河流所能赋予的一切:诗意的山水,美丽的家园,还有清澈的名字。在她走过的地方,她和她的儿女坐不改名,站不改姓。她的儿女们血脉的颜色就是这条河流的颜色,她的儿女们的性格就是洛河的性格。所有的人都会记住自己是洛河人,自己的家在洛河。
    因洛河而得名
    作为河流,洛河连通了三秦与中原,她在467公里的行程里孕育并滋养了摇曳多姿、斑斓多彩的山水风光、地理风情;作为母亲,洛河儿女成行。她的儿女们有着同样颜色的血脉,同样的性格,同样的家园,同样的名姓。
    作为一个从未老去过、美丽深邃又满腹诗书的母亲,洛河替我们梳理并保存着世事更迭、兴衰成败的沉沉浮浮、跌跌宕宕。
    洛河给了我们家园,也赋予我们一个个与她的生命和灵魂紧紧连在一起的名字。
    在中国文化里,地名不仅仅是一种代表地理实体的符号,它是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打通自然与人和社会的纽带,从一开始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洛河沿岸,因洛河而得的地名林林总总。
    居于洛河源头的洛南,是洛河赋予的最醒目的名字。
    洛南县置于隋开皇五年(586年),取洛水之南为名。明避光宗(朱常洛)讳改为雒南,公元1964年复改洛南县。
    而就在洛河诞生的洛南县西部这个地方,再也没有比这个名字更为合适的了——洛源镇。这是千里洛河的第一镇。这个地方的千沟万壑蕴藏着洛河这个生命体的所有秘籍。它是洛河之源,是一个母亲的生命之源。虽然,这个名字隐没于大秦岭南麓的万山丛中,但是,对于洛河来说,再也没有一个名字比她更为醒目。
    商洛是因洛河而得的另一个醒目的名字。
    在今丹凤县,在与商镇遥遥相对的丹江南岸,有一座高高耸立的大山,形似一个巨大的“商”字。人们以为这个“商”便是今天商洛名称的源头之一。
    虽然此说法仅为口口传说,其穿凿之意显而易见,亦无史料佐证,但是以山水来命名地域城池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我们情愿相信商洛之“商”来自于一座秀美的青山。
    假若商洛之“商”来自于一座山,那么或许仅仅以山来命名处于山水之间的这个秦楚交融之地是不够的,她有山的伟岸俊秀也应该有水的清莹灵秀。山是她的体,水是她的灵。
    那么,水在哪里?在洛南。她,就是洛河。
    商洛之“商”的源头众说纷纭,但是商洛之“洛”的源头却是清晰无比,不可置疑。
    她源于洛河。
    上洛,商洛之古称。专家依据发现的上洛县治在秦朝的“上洛”泥封以及其他史料和遗迹,得出了战国时期魏国上洛县治已存在的结论。
    “上洛”之名源于洛河。
    《商洛市志》《商州市志》《商洛概况》《商州概况》等在阐释商洛地名之源时,均有这样的文字:商洛“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
    在漫漫岁月里,虽然属地、建制更迭,名称多变,但是,“商”和“洛”这个作为一山一水的名字,却已经深深渗进了这个秦楚交汇之地的血脉之中,没有过片刻分离。
    因此,我们更愿意说:一座山与一条河流,成就了“商洛”这片土地的名字。
    或许再也没有比洛河的灵魂在这里渗透得这么深,这么沉。这个地方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洛阳。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年代最长的著名古都,这里曾经上演过无数历史大戏,狼烟滚滚,旌旗猎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先后有夏、商、西周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累计长达1500多年,翻卷着中国无数兴衰成败的历史云烟。洛阳的兴衰可以看作是中国封建王朝兴衰的一个缩影。而见证这个缩影的,是汤汤洛水。
    战国时,这里就开始有雒阳之名。因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此名既为地理区域名亦为城名,一直沿用。
    再没有比洛阳这个名字更能够让洛河、让洛河边的人们骄傲和自豪的了。这是一个令时间所瞩目的名字,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之厚重、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位置之重要、在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中作用之重大,在中原的城市中似乎鲜有匹敌。
    在洛阳,还有一个名字和洛河连在一起。进入21世纪,洛阳市洛河南岸的城市新区建设拉开了气势磅礴的帷幕。据说,洛阳最初曾经把洛河南岸这个新建的现代国际大都市新区称作“洛南区”,但是因为在洛河上游有个洛南县而报请国务院时没有获得批准,或许因为这个新区恰好处于洛河与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之间,取“洛”与“龙”,现在,洛阳这个新的行政区域被称为“洛龙区”。
    还有一个县份因洛河而得名,那就是河南省洛宁县。这个居于洛河中游的豫西明珠,有他们引为骄傲的河洛文化标志“河图洛书”的洛书之源——“洛出书处”,汉文字之源“仓颉造字”以及乐津之源黄帝乐师伶伦取竹为管之溪谷、大禹劈山导洛之龙头山、禹门河等。除此之外,因洛河而得名的地方还有无数。洛河与黄河的汇合处有河洛镇、南河渡镇;洛河源头的洛源镇与千里之外的河洛镇、南河渡,分别镇守着洛河的头和尾。
    “伊洛河”之谬
    从草链岭向东北方向直线距离约40公里处,是西岳华山。华山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的最高峰,同时也是五岳的最高峰。
    洛河的高度超出了华山最高峰。她出生的地方——草链岭,海拔2645.8米。
    因此,站在草链岭看华山,是要俯视的,因为,这是一个母亲的高度。
    当一缕缕清流从大片的森林,从开花的草丛,从亿万年的石海,从蓝天白云亲吻着、风霜雨雪抚摸着的草链岭轻轻巧巧、伶伶俐俐流淌而出,走过了近千里行程,于河南郑州的巩义市南河渡镇注入滔滔黄河,我们不知道而且永远不会知道这条河流之名的来历,但我们知道这条河流只有一个名字——洛河。
    是的,洛河只有一个名字。她就叫洛河。
    但不知何时起,一个奇怪的名字出现了,那就是“伊洛河”。
    而更为奇怪的是,作为洛河源头地区的洛南,居然有把洛河称为“伊洛河”的。
    这是想当然的误读,缺乏依据的谬称。
    伊河,《辞源》释:“水名,出河南卢氏县东南,东北流经嵩县、伊川、洛阳,至偃师,人洛河。”《禹贡》:“伊洛漉涧,既入洛河。”《汉书·地理志》:“伊水,出弘农卢氏熊耳东北,入洛。”
    伊河是洛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
    洛河在偃师总长42公里,伊河37公里。伊河在与洛河会合后在偃师的行程只有4公里。伊、洛河交汇处距洛河入黄河处的巩义市南河渡镇全长35公里。
    在历史上,伊、洛交汇之处因为河水暴涨而多次易地。在今天的偃师市岳滩镇岳滩村东约1公里处,伊河在南,洛河在北,两河交汇。
    称“伊洛河”者,或许因为许多史料有“伊洛河”的文字记载。但是,它指的是两条河的称谓,即伊河、洛河而非“伊洛河”。这犹如“河洛文明”“河洛文化”“河洛地区”等所说的“河洛”并非指一条河,而是指黄河、洛河两条河。
    事实上,“伊洛河”作为一条河流的名称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也就是说,自古以来洛河就是洛河,她没有第二个名字。即便是伊河在与洛河汇合之后,直到昂首走进波涛汹涌的黄河,依然叫洛河。
    如果说真有“伊洛河”这个称谓的话,它也与历史无关。“伊洛河”只是水利工作者给伊、洛河交会之后的一个水文站所取的一个称谓。
    据资料记载,上个世纪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科整编水文资料时,把位于洛河、伊河交汇之后的河段上的一个水文站的名字称作“伊洛河黑石关水文站”。也就是说,即便有“伊洛河”这样的称谓,也仅仅限于伊、洛河交汇到入黄河的35公里河段,与历史无关,与一条河流无关。
    关于此,将在之后的《两河传奇》章节里予以详述。
    把汤汤千里洛河想当然地称作“伊洛河”者,可以休矣。
    面对母亲河,作为洛河儿女,我们唯一拥有的只是尊重、感恩和敬畏。我们无权想当然地改掉母亲的名姓。
    洛河从我们身边走过
    从海拔2645.8米的草链岭出发,穿越茫茫秦岭,流经峡谷险滩,漫过丘陵川塬,然后在一望无际的中原大平原上悠然信步,在绵延近千里的征程中,洛河几乎经历了一条河流所经历的所有的地形和地貌。她在秦豫大地上留下的467公里的足印,宛若一棵树的生长与蓬勃。那些沟壑沃野、阡陌人家,那些不断生长的城市、不断美丽的乡村,还有那些灵动的庄稼、茂密的森林、或忙碌或悠闲的人群,以及那些充斥于天地间的千姿百态、生动充盈的日子,是这棵大树永远青绿永远鲜嫩的叶子,是天天都在长大、都在催发新芽的树枝。
    她是镶嵌在沟谷沃野、阡陌人家、城市乡村中的一条清澈而灵动的印记,在她走过的地方,所有的人都会记住自己是洛河人,自己的家在洛河。
    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洛河给了我们家园,也给了我们一本厚厚的、常读常新的书。这本书从海拔2645.8米秦岭之巅的草链岭开始书写,跳跃的文字跨越了豫陕两省7个县市,包括陕西省的洛南县,河南省三门峡市所属的卢氏县,洛阳市以及洛阳市所辖的洛宁县、宜阳县、偃师市,郑州市所辖的巩义市,全长467公里,其中洛南境内129公里,河南境内338公里,流域面积18881平方公里,其中陕西境内3159平方公里,河南境内15722平方公里;在这18881平方公里的城市乡村,共有931万人生活于洛河流域,共饮洛河水,同枕洛河浪,从春到夏,从秋到冬。
    洛河最后的行程定格于郑州市巩义市南河渡镇神北村的黄河岸边。万古奔腾、浊浪滔天的黄河横亘于辽阔的中原大平原,在天苍苍、野茫茫之间,清澈的洛河悄然而至,融入黄河,然后,激浪扬波,汤汤东去,划一道黄色的彩虹,隆起在华夏广袤的原野,让这本书写完最后一个文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秦岭开始,阅读这本书,读她的源头,她的性格,她的足迹,她所养育的沃野、乡村、城市,她所创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