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闫吕两姓换村记
文章字数:1153
    元末战乱之后,北方出现大量的无主荒地。明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大力推行屯垦和移民政策。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鼓励、组织大批山西人向陕西迁徙。在洪洞县大槐树下,汾河岸边的闫姓与吕梁山上的吕姓人家相遇,互诉衷肠,依依不舍地与故土分离,过黄河、越秦岭,跋山涉水来到商州,翻过土地岭到上秦川后,看到这里川口较宽,土地肥沃,宜人居住,就结庐而居,吕姓在汝河北岸的史湾生活,闫姓就在丘陵地带的熊耳山东麓半山坡定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平淡而辛勤地生活着。
    闫姓人从小在汾河岸边长大,善耕水田,尤喜水稻种植;而吕姓人家在吕梁山上劳作,喜种旱地,农闲时节烧白灰以补贴生计。闫姓人家在丘陵坡地有诸多不便,山地不会耕作,生计困难,而吕姓人家在史湾也不能发挥其特长。人常说: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于是闫吕两姓人家决定互换村庄,闫姓人家从山上迁到史湾,改“史湾”为“闫村”;吕姓人家从史湾移到山坡上,先改为“吕村”,后因烧石灰出名而叫“石灰窑村”。从此,闫、吕两姓人各显其能,吕姓在吕村靠山吃山,种玉米、高粱、谷子,农闲时节从熊耳山挑煤,利用本地的石灰石烧石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闫姓人家在闫村寺河边的河滩上围田,栽种水稻,吃上了白生生的大米饭。闫村有吕姓祖坟,石灰窑村有闫姓祖坟,这就是佐证。父生子,子生孙,现闫村已有2000余人,分支崔巷、樵塬、郝庄。闫姓人家人才辈出,从事文化、教育、畜牧、医疗、供销、金融、公安、慈善工作,成了金陵寺乃至商州有名的文化村。比如文化名人闫仕英,这位旧社会的穷孩子,解放后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加入了商洛军分区文工队,参加了解放商县城战斗及剿匪战斗,为新中国负过伤,立过功,转业后在熊耳山煤矿工作,任工会主席,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959年,闫仕英创作的陕西快板《老俩口上阵》参加了商洛地区职工文艺汇演,获演出一等奖。1960年,闫仕英代表矿上参加陕西省首届职工文艺汇演,获演出一等奖。文化部授予该矿“全国厂矿企业职工文化活动红旗单位”光荣称号,并颁发了奖状和锦旗。不幸的是,他后来在清理阶级队伍中蒙冤,被开除公职、党籍,直到1975年才平反昭雪,到商县文化馆工作,又将很多文物捐献给了国家。前些年,商州籍鲁迅研究专家高信曾在《克昌先生》一文中,谈到闫仕英、刘静明1955年发表在《陕西文艺》上的一篇小说,深感“从正式刊物上看到乡亲的文章,当然特别亲切”。上世纪七十、八十、九十年代,石灰窑吕村将石灰石源源不断地运到水泥厂,加工成水泥销往商洛各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吕姓人家现已繁衍到500多人。改革开放后,石灰窑村很多人到新疆、关中落户。
    “史湾”改名为“闫村”,撤村建镇后并入杨口村。闫村先前的史姓人家,代代单传,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只剩下史兴民父女二人。2010年,史兴民去世后,其女嫁给杨姓人家。(李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