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州城女剃头匠
文/图记者 肖云
文章字数:1325

    71岁的田淑盈,从事理发已经有43个年头了。要说年龄,市区里恐怕很难找到比她年龄更大的理发师了,在一众二三十岁的年轻同行里,田淑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看着白发苍苍的她熟练地为客人洗头、剃头、修面,恍然间像穿越到了上个世纪,那时候,她们这行被称为剃头匠。
    从东街往里走百十米远,就能寻到田淑盈的理发店。这是一间老式的门板房,没有挂牌子,倒是和老街的气氛相互映衬,有厚重的历史感。店面不到10平方米,朱漆剥落的的椅子,并不明亮的镜子,和一些简陋陈旧的工具,就是全部的家当。记者注意到,店里还挂了一张纸板,上面醒目地写着:理发7元。看到有人进来,正和街坊聊天的田淑盈马上起身招呼,虽然已是71岁的年龄了,但她面色红润,笑容可掬,唯一的就是听力不太好。田淑盈告诉记者,老伴原先也是剃头的,前几年因脑梗发作,腿脚不灵便了,店就交给了她。起初,儿女们都劝她不要干,安心回家养老,但不剃头她就会心焦,无奈之下只得依了她。
    田淑盈28岁时开始学习理发。“那时候,主要工具是手推剃刀和推子,用起来很费劲,一会儿虎口就会磨得很疼。而且,转不过来的话,很容易把头、脸刮伤。”田淑盈说。尽管手艺难学,田淑盈还是坚持了下来,半年之后,恰逢一家国营理发店招人,田淑盈幸运地通过了考试,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田淑盈回忆称,最初,城区只有5家理发店,店少人多,天天都有人排队理发,一到腊月更是忙得不行,每天她都是早晨5点起床到井里担水,回来后再烧炭煨热水,等候顾客光临,然后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结束。“那时,店里全是清一色的男顾客,因为那时候人的思想很保守,女人都不兴打扮,要是偶尔来一个女顾客,还觉得很稀罕。”
    田淑盈清楚地记得,1984年,她所在的国营理发店就解散了,随后,她自己办了一家理发店,和丈夫轮换理发,令人欣慰的是,店里的生意一直很好,只要开门,活就做不完。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流行和时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在剃头、剪发、修面的基础上,田淑盈又加了染发、烫发的项目,不过那时设备相当落后,烫波浪卷是用火筷子烧红烫成的。在聊天的当儿,一位60多岁的大爷走了进来,“来啦!又剃吧?”得到肯定答复后,田淑盈手脚麻利地倒水、洗头,拿着老式剃刀三下五除二就给大爷剃了一个光头,接着又用毛刷蘸上肥皂液涂在他的脸上,在帆布带上荡了两下剃刀后便开始刮脸,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
    在闲聊时,田淑盈神秘地笑着告诉我:“其实,我的店是有名字的,叫紫罗兰,只不过前几天被风刮下来,还没挂上去呢。”这么多年来,她的店依然还保留着以前的老三样:剪发、剃头、修面,因为年纪大了,她的皮肤过敏,把染发这个项目取消了,即便如此,她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现在,主要给月子娃和老人剃头。”田淑盈知足地说,来她这里的都是老主顾,还有在这儿理了40多年的老顾客。坐在一旁的老邻居,81岁的王淑娥告诉记者,前一阵子,田淑盈为了照看生病住院的老伴,关了几天门,结果一些来理发的人找不着田淑盈,就跟他们打听店为啥关门,什么时候开门,非要等田淑盈回来再理发。
    曾经一度,田淑盈在州城的同行里小有名气,很多年轻人都想跟她学手艺。忆起这些,田淑盈感慨不已,她把大半辈子的时间都献给了钟爱的理发行业,也亲历了近半个世纪商州城理发行业发展和转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