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红星”在脱贫攻坚中闪光
——记洛南县寺耳镇红星党员、创业大户刘喜奎
文章字数:2055
    特约记者 程刚 通讯员 黄龙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但位于秦岭腹地的洛南县寺耳镇伍仙村早已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在该村的帮扶队伍中,有一位中年汉子特别显眼,他整天忙碌着为全村的扶贫工作出谋划策,出力流汗。他就是寺耳镇伍仙村红星党员、创业大户刘喜奎。
    10多年来,这位土生土长的山里农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创业路上当先锋
    刘喜奎的家位于秦岭山脚下的寺耳镇伍仙村,这里自然立地条件差,群众生活十分艰苦。1979年,从寺耳中学毕业的他暗暗下决心,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当时,寺耳兴起了木材贩运热,后来又出现了金矿开采潮,他发挥头脑活、肯吃苦的优点,先后办过代销店、搞过骡帮运输、开过拖拉机跑贩运,经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一点一滴的积累了不少资金,同时重新修建了住房,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成了村民们羡慕的“富人”“能人”。200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然而,当看到自己的乡亲们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他就有了一种莫名的责任感,他决定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迈向致富大道。2002年,他拿出自己3年积攒的10余万元,办起了养猪场,带动周边20多户群众一起发展规模养殖业。每遇到饲养中的技术难题,他就三番五次去县上畜牧局请教,去邻村取经,自己学会后毫无保留的把经验分享给乡亲们,使这20多户养殖户逐步走向致富道路。
    2006年以后,生猪市场慢慢萧条起来,他又抢抓时机,另谋出路。当他看到县城到处都在搞建设,他敏锐地感觉到成立工程队搞建筑一定有很好的市场。于是,他抓住这个好商机,在村里挨家挨户上门找懂技术的泥瓦匠,并请技术人员传授施工技能,投资购买机械设备,组建成立了富民劳务工程队。
    为了管理好工程队,他常年奔波在外联系工程业务,在工地一呆就是个把月,帮助工友们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催要工程款项。经过近一年的辛苦劳累,乡亲们都拿到了数万元的收入,脸上乐开了花,也对这个质朴的汉子多了一份信任。
    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6年底,刘喜奎每年组织劳务输出60多人,年人均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从民房改建到河堤修复,以及水泥路硬化等工程,他的工队活跃在县镇各个项目上,一步步做稳做大,收入也不断攀升。
    脱贫一线献真情
    2016年,洛南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寺耳镇的精准扶贫也开展的如火如荼。他带领当地的农民工,每天忙碌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寺耳镇梁坪村230多户群众实施入户路和院落水泥硬化工程,改善村容村貌。通过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顺利实现了梁坪村的脱贫摘帽目标。
    当时,在梁坪村实施水泥硬化工程中,镇上统一为每户群众硬化了一条长50米宽2米的入户水泥路,由于村民居住条件等原因,如果按照协议施工,就会出现断头路。但他却说:“既然是给群众办实事,村民这剩下部分也就不能空着,镇上资金有限,我出钱给大家修。”于是他个人出资1万余元,对超计划部分进行了硬化,为梁坪村村民出行带来了便利,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刘喜奎的家乡伍仙村也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他立即投身于伍仙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带领30多户贫困户,前去潼关县学习交流黄花菜栽植技术。在充分了解行情,分析形势后,他在伍仙村流转土地260多亩,投资40万元购买黄花菜种苗,无偿分发给贫困户,建立黄花菜产业扶贫基地,远去西安请来专家深入田地进行技术指导,通过黄花菜产业给乡亲们带来收益,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为了积极响应镇上环境治理的号召,他还义务出动机械清理伍仙河道垃圾,美化了村间人居环境。
    情系邻里传大爱
    刘喜奎身上有着山里农民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只要乡亲们谁家有困难,他都会慷慨解囊、倾力相助。
    今年1月29日,梁坪村郑娟2岁的儿子因为玩耍时不慎摔倒,钢筋扎入脑部,生命垂危,而郑娟一家又是梁坪村的贫困户,生活非常拮据,高昂的医疗费让一家人一筹莫展,得知情况后刘喜奎和村支书、村主任商量组织村民积极捐款,他主动带头捐款。
   2月28日,伍仙村村民张飞在寺巡公路上出了严重车祸,抢救3天仍处于昏迷状态,而他的家里就靠这个主要劳力支撑家庭。车祸发生后,家中东拼西凑治疗费用仍然差一大截,刘喜奎闻讯后,毫不犹豫从自己的工程款中拿出5000元送到医院,为张飞支付了医疗费用,帮助他渡过难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喜奎积极响应县镇“党员包户”的扶贫政策,他包扶伍仙村的李锁身患残疾,且身体健康差。刘喜奎时刻关注李锁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在逢年过节前夕,都要看望关心李锁生活起居,为他带些米面油盐等用品,让他过上一个温馨的节日。
    “他在村里是个‘能人’,也是个热心人,我家去年盖房他忙前忙后帮忙和灰、拉砖、上梁,大大小小事他都帮衬着。”他的邻居蓝芳说。
    “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村里大大小小只要能帮上忙就绝不推辞,从不嫌麻烦,总是竭尽所能帮助那些孤寡老人,资助穷苦人。”伍仙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华这样评价。
    刘喜奎一家是伍仙村的“文明家庭”,多次受到各级的表彰奖励。2011年被洛南县人民政府评为“劳务能人”,2015年和2016年分别被寺耳镇党委、政府评为“红星党员”“致富带头能人”,成为当地党员村民们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