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爱为残缺儿童延续
文章字数:1453
     记者 肖云 通讯员 王维
   在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儿子出生后,程景坤的生命轨迹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辞去教师工作,几经辗转,变身为一名农村淘宝店的“村小二”,如此选择,是因为他觉得这样更接近自己的公益梦想。
    年近不惑的程景坤,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时,他在柞水县下梁职中代课,衣食无忧,唯一的期盼就是妻子平安生下二胎。然而,天不遂人愿,第二个孩子出生没多久,就被儿童医院确诊为唐氏综合征。通过网上查资料,程景坤得知,这种病影响最大的是语言和智力方面,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缺陷会逐渐明显。带着这样一个孩子,程景坤和妻子历经了冷嘲热讽,背地里经常以泪洗面。
    2012年,程景坤不得不辞去教师工作,专注于孩子的康复治疗。在带孩子四处寻医问药的过程中,他看到社会上还有许多和他一样遭遇的父母,他们为了给孩子看病,寻找愿意接收的学校,花了很多冤枉钱,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因病致贫,把好好的一个家弄得四分五裂、家徒四壁。这些父母的痛苦,程景坤感同身受。转眼间,他的孩子也到了入学的年龄,却没有学校愿意接收。想到孩子长大以后生活无法自理,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他就心如刀绞。
    每年,县残联都会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一次残疾人的审核统计工作,只要有时间,程景坤都会跟随工作人员一起,调查当地唐氏人群的数量、现状。“据我估算,本地脑瘫儿童有一二百名,他们的父母多数在外面打工,主要由爷爷奶奶照看。”程景坤说,这些孩子基本都在农村,处于放养状态,家人不太管,身边的人或多或少有歧视心理,于是,这些孩子逐渐成了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这个现状让程景坤心疼不已,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在当地办一所公益性的启智学校,让这些残缺的孩子有一个康复治疗的场所,甚至学到一技之长,以此来对抗残酷的现实。
    经过努力,程景坤找好了校址、老师,但却因资金和资质的问题,学校最终没有开办起来。尽管如此,程景坤却从未放弃过对公益梦想的追寻。他在网上加了一个群,只要有大型的培训、讲座,他都会去。每年,他至少往返深圳三四趟。“那里针对唐氏儿童的康复机构多,做得相对专业些,我参加的多数活动都是社区组织的,完全是公益性质。工作人员会从走路、吃饭、穿衣等最基本的方面对患儿进行矫正,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每次外出,程景坤都乘坐最便宜的火车硬座,住三四十块钱的小旅舍,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苦。别人有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寒酸,都说“你一个农民,把娃养大就好了,去学那些没用的东西干啥”,程景坤从不解释,每次回来,他都要把新学到的知识讲给其他唐氏儿童的家人,不嫌麻烦地纠正群众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作法。
    2016年,程景坤组织4位同学成立了唐氏梦想基金,约定每年每人集资1000元,用来购买相关的康复资料和器材,由当地的唐氏患儿共享。年底,程景坤通过考试,成为下梁镇沙坪社区的一名农村淘宝店主。“别人的梦想是在村淘赚钱,我的梦想是借助阿里公益文化来帮助那些无助的人。”8年时间让程景坤认识到自己的梦想很大,但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对他来说,村淘服务于农村,面向广大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今年3月份,程景坤参加了2017农村淘宝最美乡村人的评选,最终从300多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全国30强。程景坤说,自己参加这个活动的初衷,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残缺儿童,让更多人为爱传递,让爱延续。
    程景坤说:“我还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公益的启智学校。另外,希望能组建一些有爱心的志愿者,定期为本地的唐氏儿童做康复训练,或者通过游戏等形式开启他们在语言、行动上的潜力,为他们以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