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产业花开香万家
——柞水县产业脱贫工作侧记
文章字数:1884
  走进5月的柞水,田间地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村民们争相规划种植地栽木耳、香菇、再加上盖大棚、建圈舍……忙得不亦乐乎。在柞水这片热土上,扶贫开发项目如火如荼,每一寸希望的田野上都涌动着脱贫攻坚的滚滚热潮,踏响着致富奔小康的铿锵足音。
  近年以来,柞水县按照“123456”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和“村、户、人”三位一体脱贫理念,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使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顶层设计绘就蓝图
  脱贫且致富,培养产业是最重要的。没有产业带动,脱贫难以彻底;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这是柞水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刻认识,也是全县上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产业脱贫重要性的共识。
  为尽快让产业扶贫走上轨道,为群众脱贫致富增加“砝码”,柞水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要求每个镇办结合自身优势确定抓两个产业示范村,每村抓20户示范户,逐村逐户确定1-2个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亿余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万多个,覆盖79个村(社区)8900余户2.7万余人。新发展中药材1万亩,核桃建园0.6万亩,板栗建园0.5万亩,栽培袋料食用菌1200万袋,发展生猪养殖4万头、土鸡12万只、蜜蜂2000箱,养殖鱼类40万尾,组建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涉农经济组织207个,将80%的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形成了抱团取暖,越取越暖的喜人效果。
  “去年,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在包扶干部的动员下,我承包了两个大棚,种起了有机蔬菜,只用了半年,就挣了3万多元,今年这架势肯定比去年还多。”算起“增收账”的徐世汉内心止不住的喜悦。徐世汉是车家河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妻子因车祸造成手腕关节残疾,不能正常劳动,女儿正在读书,家里千斤重担都压在他的肩上。2016年,徐世汉开始种植设施蔬菜,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实现了蔬菜大棚收入稳定增收,2016底还为自己新建了一座三间两层新楼房,改善了住房条件,奔上了发展绿色农业的致富之路,同时也带动了同村其他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蔬菜大棚已成为了他们稳定长久的“提款机”。
  特色产业挑起大梁
  5月16日,在下梁镇西川产业园区,菇农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妇女们在用装袋机装菌棒,旁边的推车不时推来拌好的菌料,有的在用锅炉给菌棒高温灭菌,有的在大棚给菌棒接种,一派繁忙景象。
  “香菇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的优点,是符合柞水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说起种植香菇,下梁镇老庵寺村的种植能手陶秀文说。
  “自从村里创办香菇种植合作社后,我不仅入了股,并且在合作社务工,既能照顾家人,又可以挣钱分红,全家的生活有了根本的改变。”下梁镇老庵寺村的邹本全喜形于色的说道。去年他在合作社里入股了政府贴息贷款的五万元,到年底分红就有几千块钱,还有平时打工的钱,小日子现在过得是蒸蒸日上。
  在西川脱贫攻坚主战区,有8000多名像邹本喜一样的贫苦农民变成了股民,农村林山、土地等闲置资产转变为股权,吸纳群众入股资金5000余万元。大家齐心协力谱写了“挖穷根、摘穷帽”产业脱贫最动听的交响乐。
  柞水在继续发展壮大地方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以发展农业高效产业为切入点,聚焦脱贫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因地制宜选准致富主导产业。在种植业方面,确定重点发展食用菌、中药材、构树、红豆杉;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土鸡散养、生猪饲养及特色养殖;商贸业方面,重点发展农家乐集群、农副产品加工及电子商务。
  金融扶持撬动发展
  “今年镇政府帮我落实了金融贷款,有了贷款政策的帮助,我一定会摘掉贫困户帽子!”小岭镇岭丰村贫困户汪正奇在办理“农户贷”贷款资料时说。他告诉笔者,通过“农户贷”他贷了五万元,一年利息就能省下四五千块钱。
  柞水县创新推出“农户贷”“产业贷”等金融产品,由县财政出资3000万设立金融扶贫担保储备金,按照1:10放大投放,用于扶持贫困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因为政府贴息,“农户贷”和“产业贷”广受青睐。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贷款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100%给予贴息,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且产业项目必须有贫困户参与,最高额度可贷200万元。柞水还出台了政府统一向金融部门担保、向贫困户承诺保证其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费用、保证贫困户有稳定分红收益的“三保”金融扶贫政策,通过参股、入股方式与经济实体进行合作获得资本收益。
  “贷”出脱贫新天地,实现攻坚新作为。2016年度,该县为1956户贫困户和20家涉农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2亿。今年一季度,该县又新增“农户贷”2089万元、“产业贷”455万元,扶持360户贫困群众、12家涉农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同时,兑付852户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奖励资金734万元,激励全县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