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阳板岩镇安门口村脱贫攻坚现场见闻
陕西日报记者 段彬
文章字数:1668
    5月17日中午,记者来到精准扶贫驻村蹲点调研采访地——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放下行囊,稍事休息后,就急忙向村里走去。正午炽热的阳光照耀在满目葱茏的山坡上,坐落在马滩河畔、群山环抱的安门口村显得明媚而祥和。下午2:10,在村部二楼办公室里,记者见到桌上放着一份打印好的《致安门口村村民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民主评议、识别和数据清洗对象公示榜已经出来了,有的困难户进入了公示名单,有个别家庭条件较好的村民没有进入名单,有的宁愿“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有的不认爹娘,却想方设法争当贫困户,把孝老责任推给政府,岂不知好日子是靠勤劳的双手干出来的,努力实干,才能真脱贫?”
  “精神上的贫穷比物质上的贫穷更可怕,写这封信的初衷就是想告诉村民一个浅显的道理,人穷志不穷,丢掉等靠要思想,勤劳才能致富。”包村干部崔文告诉记者,“我们通过QQ、微信将信转发给部分村民,对居住分散、没有手机信号的村民,采取张贴公布、挨家挨户送信的方式,把精准脱贫的政策原原本本告知给村民,让他们心中有数。”  在村部公示栏前,三五个村民一边在阅读
  《致村民的一封信》,一边窃窃私语,记者上前询问一位腿脚不便、名叫任志林的村民:“你是贫困户吧?”“嗯,小组评议时我的名字还在贫困户名单里,我得过小儿麻痹,是残疾人,上有80岁的老娘,儿子在外打工,还没成家呢,可到村里评议和公示后,名单上没我了,原因是有人说我儿子过年回来时,开着小车,那车是儿子借别人的,不是买的。”任志林说。
  “按照精准识别九条规定,家庭成员中有小轿车的就不能进入贫困户序列,要剔除出去。但考虑到他家实际情况,以及车究竟是买的还是借的,我们正在调查核实中。”村主任任富松说,“我们村要进行两次民主评议,先是小组评议,然后公示7天,无异议后再把贫困户名单报到村里,村上再评议公示后,将名单上报镇上进行审核,然后报到县上审批,这样做的好处是比较公平、公正。”  下午3:25,记者在安门口村白土寨组走访,
  巧遇商洛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岗岭正带着干部在村里明查暗访,于是记者跟随张岗岭一行,先后走访了任和斌、曹远和、李振来等贫困户。在贫困户任和斌家,一进门只见墙上张贴着“干部包扶贫困户明白卡”和“脱贫攻坚干部包户承诺表”,上面清楚写着户主姓名、家庭人口、致贫原因,包扶干部姓名、照片、联系电话,脱贫路径等等。落坐后,张岗岭亲切地对任和斌说:“你认识驻村第一书记吗,他叫啥名字?常来你家吗?“我认得,他叫洋彪嘛,一周至少来看我两次,最近他没在,去外地培训了。”据包村干部介绍,以前他家破旧昏暗的房屋墙面现在已经粉刷得白白的,显得宽敞明亮。任和斌告诉记者:“俺养了15头猪儿,长成后拿到市场,每头可以纯挣600多块钱。此外,还种了4亩黄姜,照这样下去收入应该不成问题喽。”
  家住龙王庙组的贫困户李振来说:“包村干部扶持我发展养殖业,我先养了4000只鸡。开始还可以,后来受市场价格影响,鸡蛋和肉鸡价钱都下跌了,但是包村干部都在想办法帮助我,帮我申请5万元的扶贫贷款,我现在又养了3头猪,有信心把养殖业搞好!”
  下午4:38,记者来到安门口村,向西不远处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红色大字“集体经济示范基地”葡萄园,举目远望,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这是市纪委包村干部给我们村争取来的28万元资金,建起的50亩优质葡萄园,并请来西农大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带动了周围11户贫困户发展葡萄产业。”村支部书记李振和介绍说,目前村上探索实施“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产业模式,形成养殖、种植、加工循环生态产业链,带动了125户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下午5:50,板岩镇党委会议室。由驻村工作队、包扶干部、村支部书记等参加的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工作座谈会正在举行,镇长蔡民说:“统计数据一定要准确,贫困人口识别要严格、要精准,不能有丝毫马虎,这可是头号民生工程呀。”话音刚落,镇党委书记樊擎天就接过话茬,“村上要尽快把脱贫攻坚党支部组建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领导。”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室外,夕阳西下已黄昏;室内,灯光通明热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