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群众盼什么?村上缺什么?包扶干什么?山阳县民政局脱贫攻坚施策精准——
脱贫列车 人人有座
文章字数:2016
  本报记者 赵有良 通讯员 张宏
  洪河寺,山阳县中村镇一个边远山村。
  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村子,农民种些粮食,养些猪鸡。全村5个小组285户105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4户281人,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这个村基础条件差,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缺产业,就是有少量农产品也变不成钱。”提起过去的生活,村支部书记谢榜绪一言难尽。
  站在宽阔的水泥路上,谢榜绪指着一户户亮白的民居:“你看,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民政局包扶我们村以来,村子美了,产业多了,人变富了,就连贫困户的日子也滋润起来!”
  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脱贫攻坚集结号吹响后,山阳县民政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江忠庭为队长,一名副局长和2名干部为成员的驻村工作队,深入村组与群众促膝相谈,进行了十多次摸底调研,得出了一个结论:群众对加强基础设施的愿望很迫切。
 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是基础设施落后,解决脱贫致富问题,首先要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贫困地区“缺血”现象严重,怎么办?为此,民政局抢抓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机遇,整合一切资源,加大对贫困村扶持力度,提升改造通村水泥路3公里,新建桥梁2座,通组路1公里,修复河堤土地2600米120亩,新建4G通讯基站1座,实施饮水工程4处。同时,采取“群众筹、国家补、自己建”方式,硬化入户道路32条1.8公里,场院硬化260户1.3万平方米,修建休闲凉亭1个。  村上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而群众的居住环境仍停留在脏、乱、差状态,村级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等成为民政局亟待帮助解决的问题。他们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70万元,新建了2层18间65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和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累计发放水泥880余吨,改圈50个,改厕50个,清理“五堆”35处;新修花墙、挡墙800延米,花坛15个;实施白墙化260户5.6万平方米;新建垃圾池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栽种绿化树苗2600株。
  “我们盼望了多年,终于盼来了国家好政策,盼来了村上的大变化。”二组贫困户谢存后脱贫后语重心长。
  兴产业,增强群众“造血”功能
  精准扶贫的误区是盲目“输血”,搞“一刀切”,一旦“断奶”,贫困户就会出现重新返贫现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应先启智,后施策。”江忠庭说,“贫困户缺什么,就扶持什么,要把政策宣传、资金、技术、信息等打包成‘组合套餐’,提供给贫困户。”
  根据该村人均耕地少、荒山面积大、养殖有传统、劳务有基础的实际,民政局与镇政府确立了“牧药果劳”四大产业,为贫困户优选了长、中、短结合项目。产业扶持加速贫困户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四大产业补齐增收“短板”:投资6万多元为27户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免费发放内江黑猪51头。流转本村一组土地6亩,新建一个万只林下土鸡养殖场,成立了柒坪生态养殖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扶持带动5户贫困户20人实现脱贫;与天士力公司签订订单药业500亩,成立了洪河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依托药业扶持60户贫困户160人实现脱贫;帮助贫困户发展良种核桃500亩,板栗300亩,山萸200亩,天南星100亩,养蜂100箱;积极开展技能培训4次,多渠道提供劳务信息,支持和鼓励10户贫困户劳务输出。
  一组贫困户张根田去年领养了民政局免费发放的5头黑猪,自己又筹资买了2头白猪,春节前,膘肥健壮的黑猪以毛猪每斤10元价钱被预订。他算了一笔账:养猪政府直补资金+2亩丹参+核桃板栗+打短工+7头猪,一年收入4万不成问题。张根田喜形于色:“政府扶上马,路子自己走。”
  解民忧,按照需求因户施策
  对于大多数贫困户来说,他们认为帮扶干部来了,精神上有了“靠山”。然而,包扶干部到村干什么?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群众脱贫意愿,帮助寻求脱贫途径,引领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鼓足贫困户致富信心。
  二组71岁的贫困户谢绪盈,老伴身患残疾。他出门打工没人要,搞规模产业缺资金又不懂技术,两口之家日子实在不好熬。帮扶干部掌握实际情况后,制定了居家简单的脱贫措施:养猪。去年,民政局免费给谢绪盈发放了2头黑猪,加上他自己养的能繁母猪,年底仅出售4头猪就实现了脱贫。
  谢绪盈当着镇村干部盘算着:“母猪两年能下5窝猪仔,每窝都是十几个,去年下了2窝,到今年就是3窝,保守估计今年卖猪娃就能收入两万多元。”他说,“如果加上种植的丹参、山萸等经济作物,一年收入3万元呢。”
  针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民政局一户也不落下。本村程文良老伴常年患病,无钱医治提出享受低保要求,工作队入户调查后,确认为因病返贫贫困户,民政局很快为程文良家调整了低保,并在政策范围内,为其解决了部分医疗费。
  大风吹倒树木砸坏彭凤莲老人房子屋顶,李智娃老人房屋下雨漏水,谢三娃家瓷砖脱落……驻村包扶干部就地取材,想方设法将群众的困难一一解决。就连该镇长期驻村的第一书记徐旭都赞叹:民政局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据了解,民政局共筹资26万元,对13户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翻修,组织干部职工捐款6万多元,为42户贫困户购买了电视机、沙发、床、电饭煲等,为101户贫困户发放家具、家电、被褥、床单等生活用品。对因病返贫的20户发放救助金7.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