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精神文化树志气
——“脱贫攻坚这一年”系列报道之七
文章字数:1509
  本报记者肖云
  2017年7月,丹凤县拍摄了一部方言碎戏《小高书记》,讲述了一名好高骛远、无所事事的贫困青年,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感化和扶持下,找回自信,自主创业,在精神、物质上逐渐摆脱贫困的故事。这部视频小剧,正是我市在《精神文化脱贫行动实施方案》的指导下,进一步扩大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模式,帮助贫困户从思想、精神上挖“穷根”、送真经的真实写照。
  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授人以渔”,而“精神脱贫”正是解开物质贫困的一个密码,从“思想、志气、信心、心灵、智力”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精准破解“不想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不望脱贫”“不会脱贫”五大难题,为精准扶贫凝心聚力。
  2017年初,我市出台了《精神文化脱贫行动实施方案》,指出以全市贫困户精神文化脱贫为目的,以“扶贫先扶志”为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文明村创建和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文明创建、文化惠民、民风建设等方式,树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政策宣讲促突破。市、县区、镇办三级联动,深入开展“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活动。各县区均成立了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宣讲团、道德模范事迹报告团、文艺宣传团4支宣传队伍,将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教育扶贫等理论政策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讲给群众听,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不等不靠、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思想,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截至目前,4支宣传队伍开展活动达3000余场次。除此之外,各县区还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发放口袋书、展映展播等方式,让脱贫攻坚的政策深入人心,举办展览1500余场次,发放口袋书等宣传资料20余万份,丹凤县还策划制作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漫解脱贫攻坚》连环画册,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喜爱。
  道德引领树榜样。通过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公婆”“道德模范”“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向模范人物看齐,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同时,协调中省市主流媒体集中组织开展了驻村脱贫好干部李长庆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李长庆同志被省委追授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在全省树立了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
  文化惠民来“造血”。2017年10月11日,全市“话新貌·谢党恩喜迎党的十九大”汇报演出在市剧院举行,10月12日至16日,市群艺馆举办“喜迎十九大话新貌谢党恩群众文化演出周”活动,连演5场,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隆重、热烈、喜庆氛围。由市委宣传部策划的歌曲《感谢共产党》真实再现了脱贫攻坚前后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创作小戏、小品、花鼓等作品500余部,开展演出2000多场次。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如春风细雨,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乡风文明,形成了崇尚勤俭、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舆论引导造氛围。市上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级媒体统一开设了“勠力精准脱贫·决胜全面小康”主题宣传专题专栏,全市及各县区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醒目位置,长时段、大板块、多频次集中刊播优秀公益广告,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制作脱贫攻坚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册、宣传片,向贫困群众和镇办、村组干部、扶贫干部免费发放,在本地广播、网站展映展播。充分利用辖区固定宣传牌、专栏橱窗等宣传工具在主要路段、村级文化广场、人口密集场地等广泛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宣传的覆盖面。同时,市委宣传部还创办了《商洛脱贫攻坚宣传》,每周一期,及时传播脱贫攻坚宣传工作信息,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宣传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