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洛南配套产业圆了移民搬迁户的致富梦
文章字数:3979





  为了确保全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有序开展,加快推进移民(脱贫)搬迁对象脱贫致富步伐,洛南县结合全县实际,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大全县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产业发展力度,让配套产业圆了全县移民(脱贫)搬迁户的致富梦。
  保障措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洛南县及时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移民搬迁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财政、扶贫、教育、人社、发改、人行、农村信用联社、农业、林业、经贸、旅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洛南县易地移民(脱贫)搬迁户帮扶脱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移民办,由移民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易地扶贫搬迁户帮扶脱贫产业配套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夯实部门责任。进一步明确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帮扶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镇办工作主体责任,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支持,搞好服务,使全县形成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工作氛围,合力推动全县移民安置点配套产业项目顺利实施。
  注重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组织培训、发送短信、宣传车巡回宣讲、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户帮扶脱贫工作的重大意义、配套产业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相关规定和推进措施,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配套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知晓率,做到搬迁户家喻户晓,充分调动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增收致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强化督导考核。洛南县将易地扶贫搬迁户帮扶脱贫工作纳入镇办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县纪委、两办督查室不断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查督办和明察暗访,对该项工作实现季度通报制度,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得力、进展缓慢的予以通报批评;对没有完成年度任务,或工作进展迟缓、推进不力的,将严格按有关规定问责镇办主要领导。
  洛南县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坚持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为核心,按照“以产定搬、以搬促城、产城融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北部片区发展旅游脱贫三产和商贸服务,西部片区依托洛河源旅游开发、洛保一体化建设,培育新型产业链,东部片区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成集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玫瑰小镇示范区,中部片区着力培育休闲美食和文化产业”整体规划,将移民社区与“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社和特色产业园区,有效提升易地搬迁对象的经济收入,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为洛南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规划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洛南县围绕全县“十三五”期间7571户28797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任务,充分结合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统筹安排的方式,在灵口、古城、景村、石门等500户以下的移民点,按照户均0.5-1亩的标准,大力发展食用菌、万寿菊、水杂果基地建设,为移民群众配建农业产业园;在洛源、高耀、柏峪寺、巡检等旅游重点镇,按照全域旅游总体思路,加快旅游风景开发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精品景区,做好旅游景区内农家乐集群的包装打造和农家宾舍、特色产品、自助游乐等旅游项目;在三要、保安等1000户以上安置点,发展特色手工灯笼制作、草编加工,配建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和光伏发电产业园;在鑫泰园、阳光庭院等移民安置点,依托鑫泰商贸城商业综合体、洛河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配建中小型企业,彻底解决易地扶贫移民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实现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确保易地扶贫移民群众致富有保障、增收有支撑。
  合理布局助推特色配套产业发展
  结合全县实际,分东、西、北三路,采取点上突破、面上提高、整体推进的方法,通过发展保安草编、三要纸灯笼、洛源豆腐干、东路观光农业集群等特色产业和壮大烤烟、核桃、畜牧、中药材、食用菌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实施金融扶贫贴息贷款、合作社带动、园区带动等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门路等问题。力争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劳务输出拉动、旅游三产推动”模式,使易地扶贫搬迁户有1个稳定帮扶脱贫产业,片区、镇、村有1-2个帮扶脱贫主导产业,县镇形成布局合理、产业明晰的特色产业项目,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主导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洛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助推全县易地搬迁户稳步增收致富,实现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在北部片区,主要围绕洛南县全域旅游总体布局要求,按照旅游开发农家乐集群区、自驾游营地、避暑营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建设,在石门、石坡、巡检等镇的公路沿线,积极发展核桃、丹参、猪苓、天麻等中药材种植传统产业,引导易地扶贫搬迁户大力发展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等传统产业和油菜种植、土蜂养殖、油葵种植等新兴优势产业,带动麻坪、寺耳等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发展产业,使北部片区2000人稳定脱贫。
  东部片区依托“玫瑰小镇”“农业示范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在景村、古城、灵口等镇,积极发展核桃、食用菌、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和猕猴桃、黄桃、万寿菊种植、加工,提高农业产业增加值和附加值,辐射带动柏峪寺、三要、高耀等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发展产业,使东部片区1500人稳定脱贫。
  在西部片区依托洛河源旅游开发、洛保一体化建设,在保安、洛源等镇,大力发展核桃、马铃薯、豆制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导易地扶贫搬迁户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肉兔养殖、旅游农家乐等优势产业;在城西安置区配建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解决城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业,辐射带动永丰、四皓、城关等镇、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发展产业,使西部片区2000人稳定脱贫。
  千方百计帮助搬迁户寻脱贫路径
  产业发展带动搬迁户脱贫。洛南县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在移民集中安置点上做文章,加大资金扶持,抓好产业发展培育,推动产城融合,重点扶持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旅游服务、农家乐、观光农业发展等产业,在1000户以上移民安置新区配套建设移民产业园区,培育发展烤烟、核桃、畜牧、中药材、食用菌等传统特色优势项目,形成移民安置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提高移民安置产业科技含量,加快提升移民安置产业集约化程度,引导贫困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全面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目标。产业发展扶持带动搬迁户比例达到65%以上。
  园区承载助推搬迁户脱贫。依托洛南县区域良好资源优势,按照“一点一策、一户一法、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移民规划区周边同步规划建设两个以上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移民(脱贫)搬迁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园区,重点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向搬迁区靠近,基础设施向搬迁区倾斜,培育安置区(点)农民合作社,实现搬迁区、城镇化区、产业园区“三区合一”,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社会保障等后续发展扶持政策,通过易地扶贫移民产业发展,助推易地扶贫搬迁户向城镇居民、市民转化。使易地扶贫搬迁户由园区承载带动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搬迁户脱贫。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带动作用,积极采取“基金+贴息”保障、“公司+职工”担保、“服务+技术”支撑等多种运作模式,建立“企业+基地+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合作社+易地扶贫搬迁户”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链接机制,按照“企业+基地+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合作社+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模式,在龙头企业、合作社与易地扶贫搬迁户之间逐步建立起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风险共担、互利双赢和贷款效益的最大化,在全县培育发展93个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保证每个安置区(点)有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使易地扶贫搬迁户由龙头企业带动辐射和加入合作社的比例达到35%以上。
  金融扶贫支持搬迁户脱贫。按照《洛南县精准扶贫财政贴息贷款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促增收致富工作实施方案》,彻底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贷款难、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对全县易地搬迁对象中有生产经营能力的搬迁户提供贷款起点1万元、最高额度为5万元,贷款期限最长期限不超过两年的扶贫贴息贷款,主要用于易地扶贫搬迁户发展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经营,包括:从事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流通等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从事运输、多种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链带动下的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金融支持辐射带动易地扶贫搬迁户比例达到25%以上。
  民生兜底保障搬迁户脱贫。对因灾、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和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通过民政医疗救助、精准脱贫医疗救助、临时救助、高龄补贴、卫生补助、残疾补助、社保补助及各项救助补贴,及时纳入社保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保障低保、五保、交钥匙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脱贫。全县民生兜底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基本实现全覆盖。
  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加快搬迁户脱贫。加大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充分发挥农民技校、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采取校企(合作社)联手,政企合作的模式,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易地扶贫搬迁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实施东西部劳务协作对接,全面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使易地扶贫搬迁户至少掌握1-2门致富技能、每户至少有一项以上致富产业,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实现技能培训劳务输出1.2万人。古城镇牌楼村陈志军,家里有4口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去年9月在该镇御龙新城分得一套87平方米的漂亮新房后,又参加县上组织的烹饪技术培训,在熟练掌握烹饪技术后,在离他居住的安置小区不远处的街道上开办了一个餐饮饭馆,月收入2000多元。他逢人就夸党的移民(脱贫)搬迁政策好。
  (洛南县移民办花鹏 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