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走在梅关古道
杨建平
文章字数:940
  旅行至广东省韶关市,以这里的山的颜色命名的地质奇观“丹霞地貌”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还有禅宗六祖慧能弘法之地,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的南华寺也是要拜一拜的。还有自唐以来,中原人士大批南迁,在此形成聚散之地的“珠玑古巷”,也是要去走一走的。但在这隆冬之际的腊月天里,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梅关古道。
  从韶关所辖南雄市向北20余公里,粤赣两省交界处,有一条保存完整的古驿道——梅关古道。它是唐开元四年(716年)由时任左拾遗张九龄奉诏开凿的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最近的陆上通道。道宽两米有余,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卵石,从山脚到岭头,驿道两旁的白梅、红梅、黄梅竞相绽放、斗雪盛开,花海一片,暗香浮动。梅关古道之名也由此而来。
  沿山脚向上,边观赏边拍照,约莫一个多时辰,估计也走出了四五里山路。抬头向上望去,一座砖石结构关楼雄踞梅岭之巅,两峰夹峙,一门洞开,门额署“岭南第一关”五个字。游客纷纷在此落脚留影。疾行数步,穿越门洞,已然来在江西境内。啊,一门连两省,双脚踏粤赣。蓦然回首,却见关门这面门额上也署有“南粤雄关”四字,门楼右侧竖一石碑,高约2米有余,楷书大红“梅岭”二字,刚劲有力,苍劲雄浑。极目山下,山川形胜,更为开阔。驿道上和山路旁却是与南雄上来道路截然不同的黑色石头,上山台阶直接在山石上开凿而出,比之鹅卵石铺路似乎更为艰辛。不仅感慨,这短短数十里的古驿道,在那没有机械的年月,也是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完成的伟大工程啊。
  盘桓数十分钟,沿原路返回。下到山之半腰,却有新的发现,路旁竖有一块石碑,上面赫然刻着陈毅元帅的诗作《梅岭三章》。
  原来当年陈毅元帅在坚持南方的游击战争中负伤而藏身,几乎弹尽粮绝差点牺牲的地方就在这里啊。想起当年在部队时就熟读过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再看到眼前的:
  “绝命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死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廿年革命即为家,血风腥雨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革命花。”
  这三首“绝命诗”,忽然就想:在当年那么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环境中,一个共产党员,能写出这么激情澎湃,气壮山河的诗词,不就是因为那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吗!这不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