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马炉奏出幸福曲
文章字数:4882




  本报记者 谢非
  商洛的四月,春意正浓。春风和煦的清晨,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马炉村迎来第一缕阳光,河对岸山坡上整齐的梯田里,盛开的油菜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抢眼,田间农夫赶着黄牛的草编工艺品在油菜花的衬托下,质朴却又格外生动。平坦的柏油路把我们一路带到了村委会门口,正好遇上市科协的驻村第一书记张丹东,一边听他介绍村里的基本情况,一边走进这个有着光辉历史,如今又重新焕发光彩的脱贫村。
  借势打造旅游业
  说起马炉村,就不得不提到马炉人刘西有,这位曾经的马炉大队书记,中共第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上世纪50至70年代,刘西有带领村民修梯田、平土地、建水库、引进推广山茱萸,让这个穷山沟成了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模范村。“炉岔沟,麻石头,十料庄稼九不收,天一旱连根烂,天一涝水冲掉。”曾经的马炉村就是这样的一个穷山沟,刘西有成立了8个人的变工队,自己挖矿打铁,制造生产工具。
  他负责修建的梯田,被现在的专家鉴定后都赞叹,称其建造标准远远高于现在的梯田。当年,这些梯田更是战胜了4次暴雨和洪水灾害,夺得了粮食产量大丰收,首次解决了马炉人的吃粮问题,使人老几辈没吃上麦面的康沟人开始有麦面吃。
  195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各行各业“群英会”,刘西有代表马炉大队光荣地出席了会议,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为马炉大队签发了国务院的奖状,从此刘西有便成了闻名遐迩的劳动模范,“十二把镢头闹革命”是他带领乡亲艰苦创业的高度概括。
  如今,刘西有这种努力奋斗、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精神已经成为马炉人脱贫致富道路上的一面旗帜。“扶贫先扶志”,在刘西有精神的带动下,现在的马炉村早已一改过去的旧面貌,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马炉村里一处场院里,立着一尊刘西有的半身雕像,后面则是刘西有事迹展馆。展馆里陈列着刘西有生前各种荣誉奖状奖章、珍贵照片、使用过的物品、书信和他参加全国各种大会的证件等等。展厅中央的一大组泥塑,更是形象的向游客展现出当年刘西有带领村民艰苦奋斗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自2017年开始,马炉村大力发掘刘西有精神,借助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让刘西有精神成为马炉村发展红色旅游的一张名片。
  截至目前,马炉村已经投入了800多万元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后期将继续扩大红色旅游的范围。目前,这里已经成为“丹凤县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丹凤县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从春节到4月初已经组织参观学习培训26次,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红色旅游带来的不仅是游客,还有外出打工的本村年轻人。村支书杨阳介绍说,“今年已经有五六个年轻人找他咨询办农家乐的政策。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年轻的力量,我们尽力做好基础建设,为他们提供好的创业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回来建设家乡。”
  依策改换新形象
  在村里随意行走,临街的房子都是青瓦土墙的古朴建筑,青石板铺就的院落,有着年代感的彩色墙绘,房檐下金灿灿的苞谷穗,房前屋后的动物雕塑……到处一派美丽安宁新农村的和谐景象。
  以前的马炉村完全是另一副模样。村文书李石头介绍,马炉村位于丹凤县城南部,距离城区有18公里,2006年之前,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下雨之后满是泥浆,由于不通班车,全村群众出行都要走路去8公里外的丹竹路边等车;村里连一栋像样的楼房都难找,手机信号也是到2011年才覆盖;大量的年轻人只能远走他乡去打工,村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2016年,马炉村借着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首先,村里加宽了通村道路,将路面由原来的3米加宽到了4.5米,一并修好的还有村里的大部分通组路。其次,为了让全村人吃上自来水,近几年马炉村累计铺设自来水管道达2万米以上,修建蓄水池8处,目前全村实现了自来水百分之百覆盖。另外,过去村里的老旧电线也制约了马炉村的发展,几年间实施的农网改造工程给村里增加了配电室,更换了8公里的线路,升级改造线路5公里。2017年,马炉村对106户民居进行了改造,美丽乡村的雏形初步形成。
  今年66岁的炉岔组贫困户王书民家离村委会不远,村里的民居改造工程解决了他多年的住房问题。20多年前,王书民在山上帮人采石头,不幸左脚被石头砸中,随后做了截肢手术。老两口平日里靠种点庄稼维持生活,有时生病了连药都买不起,以前的老房子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三间瓦房破旧不堪。自从村里实施民居改造后,给房子重新铺了屋顶,室内的地面也贴上了瓷砖,外墙粉饰一新。去年,村里还扶持他600元养猪,村里发展旅游业后,又给他安排了公益岗位,让他每个月增加了600元的收入。每次村干部去他家,王书民都分外热情,“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住上了新房子,还给我安排了工作,日子没啥愁的了。”
  兴技提升老产业
  自上世纪70年代,刘西有将山茱萸引进到马炉村,经过这么多年的推广,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有山茱萸树,少则几十、多则几百棵,山茱萸现在已经成为村民们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但是村民过去一直用的粗放的方式管理山茱萸,山茱萸品质较之以前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在市场销售难,还曾发生过运送给药厂的山茱萸因为农药残留过多,被全部退回的事情。
  2014年,市科协包扶工作队的到来,为村民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马炉村这项传统产业得到再生。工作队先对部分山茱萸进行试验性科管,用生物的办法防虫杀虫,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增加有机肥比例,见到成效后逐年扩大科管面积,经过几年的尝试,今年已经实现科管的山茱萸达到600亩,病虫害减少了2/3,平均产量提高了30%—40%,产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提升。
  噇沟组的村民刘志英是村里的山茱萸种植大户,家里有近千株山茱萸树。但是由于居住地偏远,回家的路至今不能通车,所有的物资都需要靠人力背回去。刘志英的女儿和女婿在外打工,孙子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给孙子治病就花去了十几万元。过去,刘志英的山茱萸每斤只卖到七八元左右,科管后的山茱萸品质明显提高,每斤能卖到了20元左右。去年,刘志英因家里房子破旧,符合移民搬迁政策,家里分到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让他十分感动。2017年顺利脱贫的他感慨道:“现在国家的政策真好啊,孙子治病给报销后,家里总共花了两三万块钱,还分到了新房,终于不用再被称作贫困户了!”
  同组的贾丹锋和母亲二人住在30多年前建起的老房子里,平时主要靠采摘山茱萸维持生活。他家里有400多棵山茱萸树,平日疏于管理,经济效益一般。经过科协的扶贫人员传授科管方法后,山茱萸产量提高了不少,平均每年收入在两万元左右。现在贾丹锋不仅管理自家的山茱萸,还是村里科管小分队的带头人,谁家有科管上的难题,他都会带着队员去处理,并教会村民先进的管理办法。
  现在,马炉村共有山茱萸2000亩,为加大科管力度,村里专门成立起科管服务队,让队员学会最新的管理技术,再由他们去田间地头进行管理,同时把技术传授给村民。村里还成立了山茱萸产业协会,统一收购山茱萸,帮村民打通销路,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山茱萸平均每斤能多卖2—3元,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据村干部介绍,马炉村今年科管的山茱萸面积将增加到800亩,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为实现全村整体脱贫提供了保障。
  引企解决就业难
  在马炉村有一栋高高的建筑,它与周围的民房有着明显差异,本色木板做成的外墙显得格外特别,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马炉村于2016年引进的一家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申农农林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草编工艺品、木雕、食用油以及各类粗、杂粮,仅此一家企业便带动了村里4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
  走进公司操作间,围墙一周的架子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惟妙惟肖的木雕作品,有古代仕女,也有现代人物;架子另一边则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草编制品,有花瓶、大筐、小笼……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操作间一头的桌子旁,有几位妇女正忙着制作手里的草编。草编的原材料很简单,是农村随处可见的麦秆和苞谷穗的外皮,其制作过程概括起来就是:麦秆做骨,苞谷叶做皮,用苞谷叶缠绕麦秆,然后编出不同的造型,做出一件件工艺品。若在以前,村民会把这些废料焚烧或者做肥料,而现在,经过妇女们的巧手加工,这些不起眼的废料变成了可以卖出高价的手工艺品,不但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废物利用,还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炉岔组的贫困户周会锋,正在编制着一个花瓶的底部。她家中有7口人,孩子们都在上学,全家的花销都要靠丈夫一人外出务工来维持,周会锋则专门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去年5月,村干部告诉她,村里来了新公司,可以学习草编技艺,以后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公司还专门从洛南县请来了两位草编师傅,专门教大家草编技巧,没有外出务工的妇女都可以去学。周会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听了一节课,没想到她还学的还挺快,洛南的师傅在村里待了两个月,周会锋很快就学会了基本技巧,而后经过几次培训,参加的妇女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这个事靠谱。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的村民可以将原材料带回家中加工,家离公司近的可以每天来公司制作。今年3月,周会锋正式在公司上班,因为刚开始所有人都不熟练,每个月只有保底工资900元,后期按照每月计件发工资,预计每人会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因为当时外地师傅只通过编大筐子来教给我们编织技巧,其余的都没教,现在架子上这些工艺品都是我们自己想象、摸索着编出来的。最难的就是让作品的形状固定住,做出的成品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为此,周会锋经过不断尝试,有时花费半天时间编出的东西,发现样子走形了,就又全部拆了,再重新来过。就在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反复中,周会锋的手法越来越熟练,编制一个大筐只需要五六天时间。周会锋很珍惜这份工作,因为她既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补贴了家里的生活费,同时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孩子,不用出远门,这一切让她感到很安心。就在去年9月,通过贫困户移民搬迁政策,周会锋家里交了一万元钱,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想到以后孩子就可以去县城上学,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来年全家人可以在新房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她的喜悦溢于言表。
  和周会锋一起做草编的还有贫困户周秋芳,去年她家也通过移民搬迁分得了一套60平方米的新房,最近儿子正在忙着装修。“如今住房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心里这块石头也算落地了,在这里打工做点零活,还能和大伙聊聊天,日子过得舒心着呢。”周秋芳说。
  除了引进外面的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移民搬迁也是马炉村脱贫措施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周会锋、周秋芳这样通过移民搬迁脱贫的贫困户,2017年马炉村共有79户306人,危房改造两处,让因住房问题致贫的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
  翻天覆地新马炉
  驻村第一书记张丹东回忆这几年的驻村经历,他表示用翻天覆地这个词来形容马炉村的变化一点都不为过。2014年他在马炉村驻扎下来,这里给他的印象是贫穷落后,有时候一整天都见不到一辆车经过,整个村子毫无生气。村委会是5间破旧的瓦房,办公、住宿条件差一些,张丹东还可以接受,让他难受的是,自己向村民讲解脱贫政策时,开始遇到的不是欢迎的笑脸,而是冷硬的抵触。很多村民并不相信张丹东所说的这些政策,他们担心会跟以前一样,一阵风似的刮过后,再也没有动静了。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种科普培训搞起来了,以前靠天吃饭的山茱萸品质逐渐提升,产量提高,村民看到了村容村貌的变化,慢慢地村民观念开始转变了。马炉除了山茱萸,也有大面积的核桃树,这些核桃树以前无人问津,市科协的扶贫干部开始鼓励村民嫁接新的核桃品种的时候,也得不到支持。“在我们的不断宣传下,群众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今年我们要给村里嫁接2000株核桃新品种,这些核桃在3年后就能见到效益。”张丹东信心满满。
  “以前,因为贫穷,马炉村的村民在外面总会觉得低人一头,现在马炉村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名气渐渐大起来了,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多起来了,通村公路上来往的车也多起来了,很多年轻人积极参与到村里的建设项目中。目前,村里新引进3万尾冷水鱼养殖项目正在施工中,预计3个月后将会投入生产。另外,县供销社在马炉村考察后,计划建立一家山茱萸深加工企业,增加山茱萸的附加值,让马炉村的山茱萸销的更远。
  去年,马炉村顺利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初步胜利。我们相信,新一代的年轻人在先辈刘西有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开拓创新,勤劳致富建设幸福家园,马炉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