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腰山人的怀念
文章字数:1090
  在棣花镇腰山一带,常听到许多老年人感叹说:“要是现在的干部都像王全有那样,该多好……”
  王全有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县上派到我们村的驻队干部。他当时三十多岁,长得黑脸大个子,说话高喉咙大嗓子,经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脚上是家人做的布鞋,朴实得像个农民,以至于县上或公社来了干部找他,在地里或场上的人群中瞅半天也没认出来,闹了许多笑话。
  那个年代的人都记得,王全有特别能劳动。春上,队里的劳力往村后的冒尖岭上送粪,好劳力才担百十斤,而王全有一对大笼子装得满满的,回回一称都是一百二三十斤。夏天,无论是碾麦扬场,还是提犁撒种,他都干得干脆利洒,不拖泥带水,让队里的老农们竖起了大拇指。秋里,队里的劳力到丹江北岸的河滩地里运稻子,王全有竟然担了180斤,引得队里的人都说他是个“拽家子”。
  民以食为天,王全有驻队期间,始终把群众的吃饭问题放在心上,拿在手中。他和村干部组织劳力,修通了天条沟河到棣花塬长达十多里的水渠,把清湛湛的河水引到了旱塬上,使300亩旱地变成了水浇田,也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并组织人力拓宽了312国道至村前的拖拉机路,使腰山人有了拖拉机和架子车。代替了沉重的背笼扁担。他还发动男女老少广种油桐和草苜蓿,使原先光秃秃的帽子岭和雪岭几年间变成了油桐基地,每年打下的油桐籽交给国家换回了硬铮铮的票子,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全村6个队一千多亩地坎上种植的苜蓿,一到夏天就开满了紫红色的小花,在当时的腰山成为美丽的一景,也解决了当时肥料缺乏的问题。在困难的1963年春天,他和村队干部到河南内乡县考察,回来推广“红薯下蛋”新技术,使腰山的红薯产量翻了一番。在那到处缺吃的年月里,腰山人靠红薯馍,饟皮子,红薯面饸饹,凉粉渡过了灾荒,全村人没有一个外出逃荒要饭,没有向上级申请救济粮款……
  那时候的干部,脑子里装的是群众,心里想的是工作。一年到头,很少休息,白天和社员一同下地劳动,晚上还要开会,学习,研究工作。王全有吃派饭,从不搞特殊,群众吃啥他吃啥,吃了还要按规定付粮票和钱,从不马虎。饭前饭后,他还常和老人拉家常,剥苞谷,有时还教小学生识字写字,耐心的像个乡村老师。他还调解了许多婆媳矛盾,化解了邻里纠纷,使多年积怨的百岁、百正弟兄俩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也许王全有已经作古,也许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但腰山的群众没有忘记他,盼望他回到腰山来,看看山村的变化,分享村民们的喜悦,也希望上级多派像王全有那样的干部到村上来,组织和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甘共苦,把腰山建设成为山是花果山,地是米粮川,村是聚宝盆的美丽乡村,让富裕,文明之花在山村越开越多,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