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洛的国家宝藏(十二)
洛南篇
文章字数:1123
  文/图 董楠 方方
  洛南县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馆址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洛南文庙院内。洛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占地面积3115平方米,为陕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其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戟门和大成殿。
  洛南县博物馆现有各类文物藏品4476件,其中二、三级文物129组173件。文物类别涵盖青铜器、铁器、陶瓷器、石器石刻、字画古籍、钱币、杂品以及近现代文物等。截至目前已发现旧石器遗址数量超过300处。2013年3月5日,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30年,洛南县博物馆已经发展成富有特色、主题陈列以及科研成果为一体,集市民观光休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博物馆。

△夔龙纹带盖鼎战国,三级文物。1996年10月21日洛南县进校出土。腹径24厘米,高21厘米,重2675克。该器因受压变形呈椭圆形。盖顶隆起,有三个半环形立纽。子母口,直唇,双附耳,深腹,圜底,三蹄足。盖顶中心以及环形内外区饰形态各异的夔龙纹,纽顶部附一凸起的小圆饼。腹中部有一周凸棱纹,上下饰一周相同的夔龙纹,附耳内外饰单体弯曲成“S”形的夔龙纹,耳侧饰陶素纹。鼎身纹饰间填漆脱平,使得器表格外醒目华丽。填漆脱落近半,其余保存尚好。此鼎是战国时期常见的器形之一,形制、花纹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漆耳杯战国,三级文物。1988年9月12日东风砖厂战国墓出土。杯长15厘米,高4.2厘米,足长8厘米,宽5.5厘米,重55克。饮酒器,木胎,椭圆形,浅腹,平底,矮圈足,圈足中部断开。口沿两侧有对称半月形板耳,通体黑亮,光亮如故,玲珑别致,保存完整。该器对研究战国时期漆器制作工艺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钧窑青釉瓷碟金,二级文物,2005年4月从洛南县石门粮站出土。直径11厘米,高2.2厘米,底径4厘米。平口,浅腹,圈足,底部露褐胎,饰青釉,釉中有淡红色窑变,表面有细碎裂片,圈足露胎,胎呈灰褐色。圈足外周围有垂釉痕,釉层较厚,胎体较薄。器物制作规整,保存完好,是同时期瓷碟中难得的珍品。

△“主字号监统”铜印金,二级文物,1959年9月由卫迪誉先生从洛南城关供销社收购。通高4.3厘米,柄高2.6厘米,边宽5.6厘米,重0.47千克。印呈方形,印面有实心边框,背面有梯形立纽。印面阳纹隶书“主字号监统印”六字,字体方正有力,清晰流畅。背面楷书,右上角为一“上”字,左上角为“监统印”三字,左侧面有楷书“东部造”字样。

△环耳代盖铜鼎战国,二级文物,1982年10月在洛南西寺冀塬墓葬发掘出土,出土时鼎内还保存有动物骨骼。器物通高21.5厘米,口径20.4厘米,重4.2千克。弧形盖较高,与器身相和呈扁球状,敛口,深鼓腹,圜底,三蹄形足较粗矮,口沿下两侧有铺首衔环耳。盖顶中央置一环形纽,纽上衔环。腹部中央饰有凸起的弦纹一周。器物范铸成型,制作精美,保存完整,是研究战国时期生活器皿中的珍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