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种真诚本质的写作
文章字数:1457
  李育善是我的乡党,家乡离我家也只有不到10里路,我小时候就在他的家乡修水库。李育善特别能吃苦,特别厚道,对于文学也特别挚爱,他不属于才子型作家,但是他很朴素,为人真诚,他的写作不偏执、不矫情、不故弄玄虚也不哗众取宠,基本上可以说很质朴。李育善为人真诚,我举个例子,大家仰头望夜空中的明月时,别人都在描述月亮是银盘、女人的脸等形容词,到李育善这里他就会说这月亮真亮,这月亮真好,他说得非常简单朴实,但我觉得特别本真,或许说得有些笨拙,但是他能说到事情的本质上去,说到本来的一面,这一点也是让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我也同意李敬泽给他写的评论里的一个观点,就是李育善的视野是从乡村到县城再到省城再到中国,不是从中国到省城到县城再到一个村庄,他提供的是另一种打开中国之门的真实、准确的途径。
  一个作家肯定要写他熟悉的这个时代,或者说作品一定要有这个时代的特点,有作家对时代的感应。《惊蛰之后》这部作品的大部分篇章都写的是作者在工作中遇到和经历的事。比如说里面写到扶贫,扶贫是这个时代很重要的主题,李育善也参与其中,他不从宣传角度去写,而是把自己融入一个村庄的真切感受写出来,这样的写作不是无病呻吟。他的感情是真诚的,但同时又是个人的。我跟很多人都谈起过,李育善的文风既不属于才华横溢、特别潇洒的那种,也不属于特别偏执、调侃的那种,他就是老老实实写一些东西,你从他那极其朴素的语言之中能看到这个人的真诚,他对社会生活的真诚和对文学的真诚。
  据我所知,他下一部作品准备写丹江,这是我们故乡特别重要的一条河。每到周末,李育善就从源头进入到汉江这一段,一个镇子一个镇子往下走,了解一些情况,他的下一部作品一定非常有价值,这使我想起当年第一次到商洛采访的时候,基本上也是这样走的,但是当年没有他走得这么细。他特别认真,沿着河流不停地走,我特别感兴趣,也特别受感动,现在像这样写东西的人特别少了。
  李育善的作品一方面是写当下中国农村,有时代的记录,有地方生活的记录,也是他个人心灵的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写作的意义支撑他写下去。读他的作品我常想到一个问题,中国的乡土文学中,大量的作家都是在书斋生活,不管他原来什么出身,在写到一定程度时都回到书斋生活中去,这对于当下乡土写作是不太好的,会使生活的土壤板结。李育善的创作在这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我小时候看过陕西省作协主席、评论家胡采写的一本评论集叫作《从生活到艺术》,其中谈到了王汶石、柳青的创作意义和价值,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好的文学作品实际上靠的是观照现实,靠的是真诚写作,靠的是一种真实感,读者看了以后确实相信作者,好的作品会透出一种清正本质的东西,这其实也是最有力量的东西。我原来看柳青的作品,柳青写的多是长篇小说,但柳青的一些散文没有太多修饰,看起来也写得很笨,但是特别实在。而现在大量阅读到的一些散文,行文优美,你可以在里面摘录很多句子。但李育善的散文很不一样,看完一篇文章不会从里面摘录很多优美的或惊人的、让人忘不了的句子,但是看完后会有一种很实在的东西打动你。我想起这样一个问题,有些散文属于亲人型的散文,就像自己家里人的一种散文;有一种散文是朋友式的散文,交朋友大家都喜欢交有趣的人,有的人文章写得优美、有趣,但那毕竟是好朋友的,真正和家里人相处可能就没有那么优美、幽默的东西,但这些却是最实在的。这个比喻不知道准不准,这是我对李育善作品的感觉,也是应该肯定的,这对目前乡土写作中的“土壤板结”的现象也是有所启示的。
  (本文系作者在李育善散文集《惊蛰之后》北京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