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醉心翰墨写春秋
文/图 本报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1396
   
  他醉心翰墨,几十年来精研中国书法和诗词,在艺术世界里耳濡目染,养浩然之气。在工作与生活中,他洞明世事,性情练达,心无城府,坦荡做人,其为文与为人在商洛文化圈广为称颂。他就是书法家、作家张承武。
  戊戌年春,春和景明。在闲云堂书室,张承武先生邀三五文友,品茶、谈诗、小酌,兴之所至,又移至书案,展纸泼墨,纤毫之下,行云流水,恣意汪洋,透出一股潇洒之气,令文友们赞叹不已。
  张承武,笔名成吾,斋号“闲云堂”,商州人,1947年11月出生,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供职于商洛市直企业、市委、市政府机关和市人民银行。系陕西作家协会会员、省书协会员、省诗词学会第四届理事,出版有《闲云堂诗文》《闲云堂散记》等。
  张承武出身于中医世家,爷爷是位老中医,写得一手好字,用毛笔给人开药单子,字正方圆,又洒脱灵动。受爷爷影响,张承武自幼学习书法,中规中矩。他先是临帖,跟着父亲学写春联,后自己练习不辍。1977年恢复高考,张承武参加高考时带着毛笔答完所有考卷,成绩名列全地区第三名,在当年成为一段高考佳话。参加工作后,他写文件也用毛笔书写。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和松柏之气。张承武爱好书法,只要一有空闲,就手不释卷,在研读中感悟书法家的家国情怀和凌云之志,也感受书法家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每当有空闲时间,张承武必把文案收拾得干干净净,展纸研墨,平心静气,一丝不苟临摹王羲之《圣教序》《十七帖》手札,尤其是《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这些都是习书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张承武潜心研习其章法、技法,化其形其神于心,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悟。后又临摹明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深悟其中之法意。
  书法是一个人个性修炼的体现,表达了个人的情怀。张承武性情练达,处事豁达,为人不拘泥。个性使然,他还喜欢上了怀仁和尚的书法,对怀仁的作品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状态,不惜花24年时间学其帖法。为了节约用纸,他先练习小字,用淡墨,后练习大字,用浓墨,直到把一张白纸反反复复写成黑纸才算罢手。
  为了学习书法,他经常走出去学习他人之长,参加书法展,到街道上看人写字,看人家怎样运笔、提案,自己默默潜记于心。他还进入书画圈,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交流切磋,逐步有了自己的面目。书评家张源昌评价张承武的书法“如行云流水,连绵劲健,柔中有刚,刚柔兼济,清新舒朗”。
  张承武喜欢书法,不为功利,凡喜欢他书法的文朋诗友,他都乐意为之,乐于奉送,从不要润笔。
  他积极参与文化部门组织的义写春联活动,参与书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凡有组织邀请,欣然前往,不惜自己搭上笔墨纸砚。退休后,他更加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参加过亮宝楼书画展、关——天经济区老年书画展。
  在写作方面,张承武坚持做平凡人,写平凡事,先后出版了3部文集,召开了3次研讨会。他自豪地说:“我的文章反映社会主流,反映真善美,虽写的都是凡人小事,但以小见大,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感情真挚,引导读者健康向上,满满的全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