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真帮出实效 真情暖民心
——省人社厅在丹凤县武关镇阳阴村帮扶纪实
文章字数:3536




                                  本报记者方由朝
  从2014年开始,省人社厅117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结队包扶丹凤县武关镇阳阴村,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群众致富产业、扶智扶志等方面投入300多万元,协调各类资金3200万元,累计为阳阴村协调投入3500多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阳阴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民的脱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群众精神面貌
  1以村为家 扶贫干部的好样板
  阳阴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527户1741人,总面积36平方公里,曾是丹凤县基础条件最差的深度贫困村之一。8月3日,记者来到阳阴村,行走在花阳路、碾阳路、楼阳路和二房至李庄4条不同方向出入村的公路上,只见沿途果园、香菇产业园里,村民们在忙碌地除草或采摘,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还是几年前人们出入村只能骑摩托车翻山越岭、群众用的灯泡发红、基础条件薄弱的阳阴村吗?
  看到记者满脸的惊讶,村支书李敏介绍道,从2014年省人社厅包扶以来,虽然人社厅主要领导换了几任,驻村工作队员也换了几批,但他们真心帮扶的劲头一点也没减弱,他们在带领群众改变村容村貌、帮助群众发展增收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李敏说,上个月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明在村上住了20多天,妻子三番五次打来电话说身体不适,让他回西安陪着做检查。刘明为村上跑通组路项目资金,在西安、商洛和丹凤县有关部门来回跑,按说只要他挤出一两天时间,就能给妻子检查身体,可他一直忙着争取项目资金,到西安也没时间回家,直到项目资金到位,才带妻子去检查。军人出身的吴鹏,2017年5月被派来驻村扶贫,按人社厅的规定,驻村工作队人员一年一换,吴鹏如今驻村已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他克服各种困难,没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80后的申旗被派来驻村时,开始对这里吃饭少菜、住宿蚊虫多,夜间山里寂寞很不习惯。可他看到刘明、吴鹏都安心驻村,很快调整好心态,遇到跑腿的事总是跑在前面,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打发寂寞,如今申旗驻村已12个月,平均每月驻村超过24天。
  记者在几本工作队驻村日志里看到,去年第四季度,他们为完善扶贫资料、争取产业发展资金等,43天没休息,其中吴鹏连续驻村50天。
  李敏还给我们讲了两件暖心的故事。2016年,驻村队员王小虎父亲去世了,留下70多岁多病且悲伤的母亲。是驻村还是照顾母亲?王小虎左右为难,他没有向组织反映自己的困难,最终与母亲商量,把母亲接到村里住了半年,直到他扶贫期满才离开。在那半年中,母亲理解了他的工作,还主动为驻村扶贫工作队义务做了半年的饭。
  厅里派王进斌驻村时,他高龄多病的父亲需要照顾,上小学的孩子需要人接送,夫妻俩每天既要上班又要照看家里,忙得不可开交。但扶贫工作是大事,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安排,王进斌和妻子商量,让妻子请长假在家照顾老人小孩。
  说起省人社厅在阳阴村的真扶贫、扶真贫的事迹,武关镇党委书记王锋深有感触地说,阳阴村能在短短几年间实现路通、电明、村貌大变,核桃、药材、食用菌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村民收入由2014年的3100元增长到2017年的5460元,3年人均收入年增长800元,这对阳阴村这样的深度贫困村来说是相当的不易。这与人社厅把扶贫工作当作第一政治任务,驻村人员以村为家,把村上的事、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有着莫大的关系。
  2兴修道路 基础设施大改善
  8月3日是今年伏天中天气较热的一天,正午时的阳阴村室外温度38度以上。记者在村委会看到,村主任代华成从办公室出来一会儿,浑身就被汗湿透了。代主任告诉记者,本届省驻村工作队已完成驻村任务,听说最近就要换一批新人,队长刘明带着队员走访贫困户去了,他们要了解贫困户还有什么需求,要把群众的诉求连同扶贫后续工作交给下一届来驻村扶贫的同事。
  代华成告诉记者,阳阴村距县城61公里,距镇上40多公里。以往村民到镇上或县上多用摩托车,往返一次要3到4个小时,交通特别不方便。2017年7月,刘明他们进驻阳阴村,短短的一年间已完成花阳路、碾阳路建设,同时完成桐油沟便民桥及配套设施建设和17.5公里的通组路立项批复。他们驻村这一年,协调到2305万元的项目资金,其中用于公路的资金约占项目资金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为村民打水井28眼,建蓄水池32个,完成了3个村民小组线路改造,为236户村民硬化庭院、粉刷墙面,新建2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修建惠民广场,安装路灯,改造了党员活动室。这些便民工程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村上的公共服务能力,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大便利。
  代华成说,为修通阳阴村连接外界的公路,从几任厅领导到几届驻村工作队员,他们都竭尽全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村民们至今还念念不忘,上一届驻村工作队队长陈涛,开着自家的越野车在村民平常只是摩托车通行、临时修建的花阳路毛路上来回跑了多半年,待花阳路修好时,陈涛的车换了变速箱和4个轮胎,自己修车花了好几千元。正是他的这种精神,加上人社厅先行自筹了100万元启动资金,这条通往村外最便捷的路在很短时间建成。
  2016年5月19日,阳阴——丹凤班车正式运营,阳阴村人迈上致富快车道。
  3扶持产业 打造致富的金钥匙
  在帮助阳阴村修路的同时,工作队按照厅领导“积极发展产业,助力阳阴村脱贫”的要求,他们一面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一面积极组建以果树为主的国圆合作社,以中药材为主的秦鹿合作社和以香菇、生猪等为主的鑫盛阳合作社。
  李敏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人社厅驻村工作队员为村上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想尽办法。仅今年就协调发展茶叶、核桃和香菇等大批资金,利用引智项目新发展核桃450亩;发展茶园400亩、油牡丹300亩,带动贫困户143户;新发展香菇150万袋,预计可增收450万元。
  村民陈胜存想办养羊场,驻村工作队队长马乔开车把他送到养殖大户处现场取经,如今陈胜存的羊场有存栏羊100多只,成了村里养羊大户;驻村工作队得知几位村民创业缺少资金时,及时协调到8万元的创业贷款,使他们很快在村里办起了规模化、现代化的散养鸡场。黄方贵是村上的香菇种植大户,前几年他种植香菇最多5000袋,用摩托一车车地带出去卖,费工费时,省人社厅帮他们修通公路后,他现在种了1.1万多袋香菇,收入成倍增长。张正海是村里的能人,他前两年争取到5万元免息贷款,如今种有1万多袋香菇,养起了母猪,卖香菇和仔猪的收入让他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富裕户。
  2016年,驻村工作队为了加快村里的产业发展步伐,建起了“阳阴新村致富群”,目前100多名致富能人、大学生成为群里的活跃分子,他们随时向村民传播产业发展信息。
  此外,驻村工作队先后为发展种植和养殖业的村民和贫困户提供525万元贴息贷款;为54户贫困户发放26万元香菇补贴;协调20万元资金用于村上油牡丹种植和电商的运行等。几年来,在扶持村上产业这一块,驻村工作队协调资金近千万元,目前全村发展核桃产业园1100亩、茶园400亩、油牡丹150亩、食用菌150万袋、中药材350亩、农村电商服务站1个,已初步培育出核桃产业园、茶园、油牡丹和食用菌、中药材、养殖业的“三长三短”产业发展体系,增强了脱贫攻坚后劲。
  4“三带”联动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今年阳阴村拟脱贫116户427人。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驻村工作队深化“三变”改革,依托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支部带领,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为抓手,努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在支部带领上,他们从建强班子入手,将一名养鸡大户和一名香菇大户选配进村委会班子,使新班子充满活力。同时,驻村工作队同村委会坚持每周一召开例会,对上周工作进行量化点评,明确本周工作任务,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增强了班子的战斗力,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长。
  在党员带头上,将村上党员按种植、养殖和其他方面所长,分成不同的小组,形成以李思成、李文涛为首的物流药品销售组,以张广金、解玉平为首的食用菌小组,分别带动了86户群众增收,其中收入最高的贫困户年增收上万元,最低的增收2000元。
  在能人带动上,丹凤县969建筑装饰材料公司总经理李德俊成立了核桃产业园合作社,聘用村里劳动力到园区务工,按每人每天100元,平均用工规模20人计算,2016年20户村民已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涉及土地流转的19户村民每亩地每年流转费350元;他还利用自己的建筑装饰公司和家政公司,为有意向的村民提供建筑装饰技术和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优先签订长期用工合同;园区建设获得收益后,合作社成员再按一定比例分红,每年能让100多户群众从中受益。村里能人李平成立合作社,带动70多户群众稳定增收。何万财、李雨民、李福彬等人发展建筑业、餐饮业,带动30多名群众增加了收入。
  同时,开展扶智扶志活动,引导村民正确认识国家扶贫政策,树立“自力更生拔穷根”的观念,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此外还在村委会开设“红榜”和“黑榜”宣传栏,对道德模范和脱贫标兵进行表扬奖励,对村级环境卫生、村风评比中落后者利用“黑榜”批评,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自此,全村争当脱贫先进,争当致富模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先后涌现出了35名脱贫标兵和两名道德模范,提升了脱贫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