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信合职工自学成才 小泥塑捏出大情怀
罗档云
文章字数:1489





 
     
  泥塑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之一。今年50岁的洛南县信用联社谢湾分社职工李海平,从未学习过美术和泥塑,就因为小时候喜欢,通过网络和培训学习相关的泥塑技巧,如今他的泥塑做得有模有样,成为洛南县名闻遐迩的泥塑艺人。
  2013年,当时在洛南县信用联社石门镇黄龙信用分社当信贷员的李海平,在一次下乡收贷款途中,偶然看到路边一堆没有杂质的黄土,立即勾起儿时经常玩泥巴的美好回忆。李海平回忆说:“我马上萌生想法,用土做个什么东西,就去邻家要了两个塑料袋,揽了两塑料袋的土,回去之后迫不及待地用木棒锤碎、晒干之后,在盆子里加水,静置一晚上,再弄一些棉花搅拌在一起揉一揉,搅拌好以后,感觉这土啥都好。”
  第二天晚上,李海平在电脑上搜了很多泥塑作品,反复学习琢磨后,花了4个多小时,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件泥塑作品《姐妹学习》。作品栩栩如生,人物活灵活现,引来周围许多人的啧啧称赞,更加坚定了他对泥塑那份炙热的情怀。
  憨厚朴实的李海平笑着说:“做泥塑,要运用雕、塑、捏、刻等技法,经过修改、磨光、晾干、上底粉、涂彩、绘画、上光、描金等几十道工序,最后才能完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此后,凡是工作之余,李海平就从网上搜罗泥塑图片模仿着做。他的泥塑作品“开始都是模仿,模仿到一定程度才进行自己的创作”。
  李海平说:“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即便我在走路上,都在看过往的老汉、老婆脸上的表情,衣服的衣褶、装饰,但你看久了,会把人看怪的,有时不好意思再看,就赶紧掏出手机拍上几张,回来仔细对照,然后开始捏。”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泥塑水平,2017年4月,李海平参加了由文化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泥塑艺术培训班。历时一个月,他系统学习了陕西泥塑特点、面塑的前世与今生、颜色搭配、艺术设计等内容,掌握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我买了一个内存很大的U盘,留给泥塑班同学,在我上班不能来的时候,让他们帮我把课件拷到U盘里,我回来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把遗漏的东西补起来,就这样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技艺各方面提升了很多,感觉以前做的百十件作品很差,连自己都看不上。”李海平说。
  在制作泥塑过程中,李海平发现洛南当地八里等地方的泥土是非常好的制作材料,他就经常到那里提取土料,把几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拿回来反复试验,尝试着用自然色彩的泥土制作农村的人物和场景。
  李海平凭借执着和坚守,先后创作了《洛南静板书》《鞑子梁石板房》《仓颉造字》等题材丰富、创意奇特的百余件作品。这些作品活灵活现,形神兼备。
  李海平说:“做泥塑是考验作者的绘画、空间想象等能力。如果要捏历史人物,我会查阅很多历史书籍,了解所塑人物的背景和经历,掌握其思想感情,然后再刻画人物,凸显泥塑。
  在他不断地学习下,《陕西八大怪》《童子煮茶》等作品既有动感又配着前卫的音乐,人物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连衣服的褶皱都翔实显现。作品《丝绸之路》《西藏妇女》和《童趣》3件作品还准备参加今年在山东济南举办的全国非遗作品比赛。
  李海平满怀信心地说:“泥塑是匠活,做个匠人,还要修匠心。我想用自己这双手捏泥塑,把洛南县很多古朴的文化元素,通过泥塑这门古老的手艺延续传承下去。比如油坊、水磨、过去人居住的民俗院落,给娃过满月、结婚的场景,和全国任何地方都不一样,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我想通过泥塑把这些东西很好地挖掘出来,表现出来,让后人通过我的泥塑作品了解老一辈人过去是怎么生活的。”
  一抔黄泥,一把木刻刀,生活中的人物就被再现了;一间陋室,数千个日夜的光阴,一件件泥塑不仅有了“血肉”,更有了灵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并欣赏李海平的泥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