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年晒晒我们的幸福
余婷 刘媛
文章字数:4150





   
  幸福属于情感世界,是一种感觉,即人的一种满足感。不同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但是内心收获的满足感是一致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过去的一年,你努力奋斗了吗?你收获幸福了吗?幸福就是住上新房
  能有一个舒服安稳的住处,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贫困户们的梦想。如今,易地扶贫搬迁让许多人梦想成真,对王灶娃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实现了半辈子的梦想,2018年,他搬进了新家。
  1月28日,在商州区杨峪河镇吴庄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王灶娃的亲家屈忠善老两口来新家串门,老伴张淑琴拿出自己晒的柿饼,不时地塞到两个亲家手里让他们吃。4个老人围坐在干净敞亮的客厅烤着电暖器,一边看电视一边拉家常。
  今年65岁的王灶娃是吴庄村5组芍沟人,家中3口人,儿子会水电工手艺,常年在城里打零工。他和老伴年事已高,就在家里种点药材。因地处偏僻,住的房子是3间土坯房,儿子没有讨到媳妇。吴庄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成交钥匙后,王灶娃领到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子,便立即着手装修。约莫用了3个月时间就把房子装修好了,沙发、茶几等家具全部换新,还买了一台50英寸的大彩电装在客厅。去年农历10月30日,他们搬进了新家。
  王灶娃的老宅子位于距集中安置点两公里以外的山沟里,进沟不到1米宽的土路坑洼不平,架子车从上面经过一不留神就会翻车,而王灶娃住的地方,连自行车都到不了,平时买卖东西,除了手搬肩扛就是背篓背,手机也没有信号,电视节目通过卫星锅仅接收三四个频道。家里的几分地,每年都被野猪糟蹋,年年歉收。
  看着左邻右舍挣钱致富,王灶娃也想找点挣钱的营生,可是年纪大了,许多事情力不从心,外出打工也没人要。看到村里有不少农户种木耳,收成都还不错,王灶娃了解情况后也想试试。2018年4月,他投资了600多元买了菌种,种了50根香菇。再过一两个月就到了采摘木耳的时节,近一年的辛苦将见成效。去年灶娃收了4000多斤菊芋,森弗公司以每斤6毛钱的价格到家门口收购,仅此一项就收入2000多元,入股光伏扶贫分红3000元,再加上一些其他收入,王灶娃光荣地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过去的一年,对于王灶娃来说是收获颇多的一年。他搬出了山沟沟,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摘掉了贫困户的穷帽子,现在出入坐车方便,家对面就是诊所,有个头疼脑热的,看病方便多了,安置点还建了幼儿园,以后有了孙子,上幼儿园也很方便。
  幸福就是超越自己
  2018年,对于残疾人肖青成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被评为商洛市第六届自强励志道德模范,对他来说是无上的荣誉,是幸福的收获。
  1991年的一天,在河南某矿山打工的肖青成参与炸鱼时发生事故,失去了右手,万念俱灰的他回到了柞水县杏坪镇肖台村老家。村上人听说后,不但不同情,反而嘲笑他“谁让你好吃,才会炸鱼炸没了手。”“哎哟,年轻轻的小伙子只有一只手,以后可咋生活呢。”那段时间,他几乎不出门,也不和人交流,生怕他们再来讽刺自己。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无能为力。因为不只是他,他的家人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砌匠父亲肖盛元40岁时不慎摔下楼,大腿致残;二哥肖青虎上山砍柴摔坏了大脑;他收养的女儿肖华婷4岁时在街上被车撵成脚部残疾,现在,连肖青成也失去了右手,这下日子怎么过?
  “看你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如死了算了,我虽然残疾了,也没像你一样!”肖青成的父亲看到儿子一蹶不振的样子,故意说些狠话刺激他,希望他能打起精神。在父亲的含泪劝说下,他开始尝试着用颤颤巍巍的左手吃饭、练字,还学会了烧火劈柴,擀面蒸馍,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心情也平复了许多。
  为了不给家人增添负担,1999年肖青成偷偷到云南打工,屡次碰壁后,一个好心的老板收留他看仓库,但他想铺混凝土能多赚钱,老板半信半疑,让他先试几天。别人两只手六七个小时就能干完的活,他要耗费十几个小时,虽然速度比不上别人,但总能高质量完成任务。不到两天,受伤手臂全都蹭破了皮,血痕累累,他裹了纱布接着干。这种钻心的疼,他一扛就是两个月,很多工友看不下去要帮忙,他说:“要生存,必须自己做。”老板和工友都钦佩他的坚韧毅力,从没有人因为他是残疾人瞧不起他,从此,他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2011年,肖青成经人介绍认识了妻子代荣芝,婚后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个人打工挣钱,既要照顾残疾的父亲和患有冠心病的母亲,还要养育4个孩子。面对这么多压力,他从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强,抓住产业扶贫的机遇,积极主动发展养殖业,现在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2015年,他看到办养猪场的老表孔强耀生意不错,便一口气买了10只猪仔,每天起早贪黑,精心养殖,给猪喂的都是沉淀后的山泉水,夏天怕把猪仔晒坏,往猪圈外面挂上塑料纸遮阴。第二年,肖青成想扩大养殖规模,在信用社贷了5万元扶贫款,准备大干一场。除了养猪,夫妻二人还养了一些鸡和兔子。哪里能挣钱,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虽然忙碌辛苦,但一大家人的吃喝不愁了。村干部看到他这股拼劲都夸奖:“你这小伙子行,一只手还挺能干的!”就连信用社的主任也说:“把钱贷给他,我们放心。”现在,肖青成把日子越过越好,成为了邻里乡亲的榜样。谁家有事肖青成都主动帮忙,挑水、担柴、搬玉米……随叫随到,他把猪粪拉到地里施肥,不光上自己的地,还给左邻右舍送,收庄稼时,开着车到处帮大家运,大伙要给油钱,他从来不收。
  虽然生活给了肖青成和家里人很多苦难,但他从不屈服,用单手撑起了整个家。2018年,他在家门口的肖台木耳菌包厂找了一份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始终相信,虽然命运不公,但只要努力奋斗,一样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幸福就是不断地奋斗
  谈起幸福,张帆告诉我们,对于他来讲,幸福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生活变成自己心中最想要的样子。
  1月27日,天马上就要黑下来了,张帆拎着大包小包,领着妻子和1岁半的女儿终于踏上了回家的通村水泥路,绕过前面一道弯,他就能看见自家的房子,就能看见久别的父母,他心里不由得一阵狂喜一阵激动。这是他在成都工作8年间,第一次回家过春节。
  1987年出生的张帆,是土生土长的商洛人,目前在四川成都经营一家网络公司。早在一个多月前,他就在网上各方关注成都至西安的高铁车票,并做了一些抢票攻略。“我宽慰家人说自己是搞网络的,抢票肯定没问题。”张帆说,家里老人一早就催促他们早点回家过年,自己既想把要紧的工作做完,又想早点回家多陪几天老人。所以,心里还是担忧抢不到27号的车票。当抢到票的那一个刻,悬在心里几天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2010年,张帆从西安的一所大学毕业,上了半年班后不满足于当时的那份工作,想换个地方谋得更好的发展。他的三舅在成都开火锅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打算到成都去发展,有三舅在那里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2011年的一天,他带着忐忑的心情离开西安,踏上了开创人生新天地的征程。初到成都,他找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主要从事一些互联网外包相关工作。起初,他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自小他就喜欢上网,大学选择了计算机相关专业,一有时间就钻研网络开发、编程,大学期间他还曾在外面接了许多活,既赚了学费也练出了过硬的技术。在公司上班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在公司给别人打工,好多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升技术。于是,便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在别人公司上班期间,他对成都互联网外包行业有了相应的了解,也积累了一点人脉。2014年的一天,他和公司的一位同事从公司辞职后,两人合作开办自己的互联网公司。自己创业开公司,由于没有经营方面的经验,再加上资金有限,公司规模小,没有多请员工,从接业务到做编程,总是亲力亲为。在创业初期,他经历过没业务可做,经历过上当受骗,经历过干完活收不回钱等等困难。他作为一个外乡人,只有三舅和表哥两个可依靠的人,中途多次想过要放弃,最终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到了2015年,公司终于开始盈利了,他和同事看到了希望,也更有了拼搏的信心。目前,他们的公司早已步入正轨,发展为有十五六个员工的小公司。张帆告诉我们,在外拼搏这些年,让他收获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年轻要勇于尝试,敢拼敢干,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条件不好,见识有限,更应该握好每一个机会,才能收获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我已经有几个春节没有回过老家了,非常想念家乡的年味,这个春节我要好好陪陪家人,弥补一下多年来对他们的亏欠。”张帆说道。
  贫困户幸福我就幸福
  看到不少贫困户在自己的帮助下过上了好日子,这对乡镇干部张宁来说就是幸福的事。
  1月31日,冒着刺骨的寒风,柞水县杏坪镇干部张宁早早地来到了贫困户唐文华家中,帮他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唐文华乐呵呵地说:“我的儿子在外打工还没回来,张宁这个娃娃真好,快过年了,一大早就来帮我打扫卫生,挂灯笼,还问我屋里有啥需要的。”2018年4月,由于张宁表现突出,被委派到该县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杏坪镇工作。
  初到村里,张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扶贫“四支队伍”,对全村的所有贫困户逐户走访,摸清贫困底数。走访中,他发现部分贫困户的获得感不强,并且对扶贫干部的满意度不高,他认为要想让贫困群众有获得感,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还得实实在在地抓产业,把所有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
  通过与上级帮扶部门对接,由村支部发起成立了柞水县昊冉光伏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发动党员带头出资,贫困户农户贷入股,苏陕协作项目扶持共整合资金1000万元,建起的1兆瓦光伏发电站已并网发电,年发电量130万度,直接收益43万元,为贫困户分红28万元。同时,为了有效节约光伏板下的土地,村上经过去南阳市考察,决定种植艾蒿发展艾产业,艾叶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得周边群众也自发种植起了艾蒿,随着艾蒿的大量种植,村上整合产业扶贫资金及闲置的办公用房,通过“支部+‘三变’改革”的模式,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艾产品加工车间,购置艾产品加工机器20多台,吸纳60多人参与务工,其中贫困户31人,月平均工资2000元,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贫困户的收益也越来越多,工资和分红直接打到贫困户的一卡通上。
  由于工作忙,张宁很少回家,提起3岁的女儿,他眼眶泛红地说:“谢谢家人理解与支持,才能让我安下心来为乡亲们多做些事情。”可对于张宁来说,看到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他打心眼里开心。如今,杏坪镇的乡亲们唱着山歌割着艾蒿,坐在缝针机前哼着小曲干着活,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张宁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