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延坪特色产业成富民强镇的引擎
文章字数:3195
 

  曾 亮 海 霞 刘明易
  近年来,山阳县延坪镇始终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大力发展“茶、药、畜、果”等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茶园、核桃、畜禽养殖、中药材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
  延坪镇位于山阳县东南68公里,面积181.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12685人,辖区11个村均为贫困村,其中白龙、西河、西泉、枫树和青坪5村为深度贫困村。
  延坪镇把镇、村干部的绩效考核与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紧密结合,把实绩考核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增强了干部干事创业、敢于创新、担当作为的工作积极性,在全镇形成了人心思变、人心思干的大好局面。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添后劲
  延坪镇紧扣中、省、市、县有关要求,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因地制宜,狠抓产业促增收,依托村合作社、专业大户带动,加强产业管理,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目前,枫树村(延坪绿茶)被评定为全国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马家店村络亿公司中药材加工厂建成投产,宏康公司杜仲茶研制开发成功,西泉村万只蛋鸽养殖场顺利启动建设。全镇现有茶园1万亩、杜仲等中药材1万亩,优质核桃5000亩、板栗2350亩,5个规模养猪场养猪8000多头,11家蛋鸡、散养土鸡养殖场养鸡6万只,中华蜂2680箱,食用菌106万袋,3个鲟鱼养殖基地养鱼100万尾。同时,兼顾渔、光伏产业发展,带动1253户贫困户产业增收,户均产业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落实扶持政策,全镇完成贫困户自主创业一年以上的有26户,有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就业2210人,户均增收1.2万元。2018年脱贫户通过产业就业增收人均收入4200元以上。
  铁炉子村的贫困户夏兴奎,家里5口人,他手和眼都有残疾,在镇村的指导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他先后种植连翘、丹参30多亩,去年仅中药材就收入2万多元,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因缺少技术而成为贫困户的同村村民金孝林,积极发展中蜂养殖,目前已发展中蜂130箱,去年仅养蜂收入就达10万多元。家有5口人的舒秀义,去年种植香菇8万袋,当年收入就超过10万元。枫树村的残疾人李永安,因家里人口多,前几年是村里最贫困的户,几年来,他靠养羊和养生态猪,去年收入超过8万元,轻松走出贫困户行列。目前,全镇像上述这样因病因缺技术致贫的贫困户有300多户,他们各自结合实际发展茶叶、中药材、香菇等特色产业脱了贫。
  延坪镇党委书记陈德军介绍说:“延坪镇积极培育壮大产业,加大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序,建成百万尾鲟鱼养殖基地、百万袋食用菌、万亩连片生态有机茶园、万亩中药材基地、5000亩优质核桃园、5000头生态黑猪场等产业链,有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2210人,创劳务收入2560万元,产业就业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导渠道,为实现户脱贫、村出列、镇摘帽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镇也初步形成了镇有主导产业,村有致富项目,户有增收渠道的产业发展格局。”“三变”改革激活“三农”新活力
  目前,延坪镇在产业发展初步形成规模的基础上,狠抓省市“三变”改革示范村这个机遇,先后在西河村建起100万尾鲟鱼养殖基地、枫树村万亩有机绿色茶园、西泉村日光温棚等,采取“党支部+‘三变’改革+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精准脱贫模式,已有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5万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1个和各类产业合作社70多个,1200余户3800多人嵌入利益链条、参与分红,达到农户稳定增收,企业稳定盈利,村集体收入有保障的三赢格局。
  西河村是深度贫困村也是省级“三变”改革示范村,在致富能人赵永奎的带领下,成立了山阳清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水产养殖,该养殖场占地50亩,其中标准化鲟鱼池85个30亩,年生产成品鲟鱼50万斤,年产值640万元,年利润260万元,带动55户224名贫困户。其中9户贫困户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折股资金5.9万元;46户贫困户采取资金入股的形式,每户入股5万元,每户年分红资金4000元。
  与西河村相似,在“三变”改革中起示范作用的,还有枫树村和西泉村,他们也先后获得市级“三变”改革示范村殊荣。
  依托山阳县络亿农业科技公司,集中发展特色果品产业,按照每亩每年300元价格流转西河口组、西河湾组、中厂组土地439亩进行入股,在收益前期按流转土地面积支付土地租赁费。目前通过土地流转带动贫困户63户,3年后按照亩产山楂平均收益6000元计算,贫困户每亩分红3600元,加快了贫困户的脱贫步伐。
  今年,延坪镇将继续扩大清泉种养殖合作社的规模,拉长产业链,将全村176户贫困户和有发展意愿的非贫困户全部纳入产业链上。再投资300万元扩建40个养殖池和20个育苗池,引进虹鳟、金鳟等新品种,将现有规模扩大一倍,年产量达到100万斤,产值1200万元。投资500万元,建设鱼产品初加工厂,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降低风险,实现稳定持续增收,使入股农户户均增收达到1万元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山楂种植,在山楂林中套种草本中药材,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达到户均3亩以上,户均增收1万元的目标。党建引领脱贫之路更宽广
  延坪镇始终把党建工作与全镇经济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镇上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参加1个村“主题党日”活动,全年深入村督促落实“三会一课”等日常工作制度40余次,向党员干部发送党建知识3526条,重点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坚持责任到支部、学习抓日常,让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统筹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村三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延坪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实施堡垒强基、头雁培育、先锋引领、聚力攻坚“四大行动”,即堡垒强基:全镇辖15个党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11个,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零”突破,对照“6+X”部室要求,两岔河、西河等5个村党建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头雁培育:顺利完成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共配备干部48名,其中高中专以上学历占村干部总职数的73.6%,择优推荐了8名优秀带富致富能人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目前,60%以上的村书记及村委会主任已经被培养成为带头脱贫致富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双带”型干部;先锋引领:突出“党员争先”,通过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开展党员争先积分及“三问三亮”承诺践诺活动,全年开展党员教育培训13场次,将农村党员培养成为带头脱贫致富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双带”型党员63人,新发展党员9人,不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当先锋、作表率;聚力攻坚:突出“扶贫争先”,镇村每年春季表彰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激发广大贫困户率先脱贫的动力和积极性,镇村表彰脱贫致富能手44名,优秀企业3家,中、省、市、县、镇帮扶干部共给群众办实事2358件,统筹整合社会帮扶力量,开展送医、送教育、送文化、送技术等活动15场次,夯实“四支队伍”教育管理监督机制,印发《延坪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日常管理办法》《延坪镇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工作职责及考核方案》《延坪镇村级“四支队伍”奖励激励办法》等文件,涌现出了吴博、郭文辉、阮佳英等一批优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先进典型脱贫攻坚事迹,充分发挥人才助推作用,凝聚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全面开展“扶贫脱贫互讲互评”活动,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织密建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体系,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领导作用,广泛凝聚各领域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力量,持续深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通过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按照“33456”党建工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对“村霸”等黑恶势力进行查处和整治,确保辖区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是核心,将分散的资金聚起来,让闲置的资源活起来。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户参与度。群众参与是活力,进一步盘活土地、林坡、资产、劳动力,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贫困户的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