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老油坊的木榨油
戴协军
文章字数:2928

老油坊原址


碾油料情形(资料图片)


油锏形状(资料图片)

  “天门开啊,
  油出来啊,
  嗨着啊!
  闻油香啊,
  长力气啊,
  嗨着啊……”
  这首劳动号子,来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山阳县王阎镇的椴树坪。这个当时地不到五里人不足百口的小山村之所以远近闻名,除了其地处山郧咽喉(山阳到湖北郧西县)外,这儿的老油坊更是功不可没。
  老油坊是椴树坪老一辈乡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这个油坊最早由当地戴氏家族于二十世纪初所建,1955年实行“初级社”时,曾当过游击队员、也是油坊坊主的老油匠戴炳政无偿将它交给生产队经营,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油坊由一大一小两间组成,大间放置产油的核心设备“闸股子”,小间用于炒油籽,总面积约120平方米。闸股子由8根细腻耐腐的梁子木和核桃木组成,其中4根为支撑腿,4根组成放置油饼的地方。闸股子每根直径约50公分,长约6米,重250多公斤,当时由16个人运到油坊安装,整个闸股子重达两吨。4根闸股子中间形成的圆桶状仓室是放榨油原料油饼的地方,一般放油饼12块,边缘长约一米空处用当地产的铁匠树做成的十余个“油锏”和“方楔”填实。
  这些看似简单的油锏、方楔,却是很有创意的物件。油锏长一到两米,厚约15—20公分,分大小两种,大锏约23厘米宽,小锏约13—16厘米宽,头部均用铁箍加固。方楔长约一米,宽约26厘米。造型上,有些油锏头部宽尾部窄,有些则是头部窄尾部宽,方楔也是这样。油锏和方楔装入闸股子时分上下两排,每一排都会装入不同种类的油锏和方楔,当宽头部分全部撞入而油饼又需持续加压时,再将其中一排里尾部宽的油锏或方楔向里撞入,就可轻松地将窄一点的油锏取出,添加合适宽度的油锏,继续撞击,给油饼加压。加压到一定程度,将另一排油锏再作调整,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将油饼中的油榨尽。一槽油打好,最后取油锏也用此法。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邻乡一个从未见过打油的人去油房换油,看到那些被撞击得嘎嘎响的油锏,就问油匠:“打的那么紧,最后得多少人才能把它拔出来?”你还别说,如果没看到换油锏的过程,真会为如何取出油锏费神。说到这里,你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朴素智慧。
  撞杆是木榨油的另一个重要部件,位于闸股子正面,由一根直径二十多厘米、长约6米的铁匠木制成,悬于油房横梁上,离地一米多高,打有铁箍的撞头距闸股子也是一米左右。油闸下面是一个贮油槽,由一整块圆木雕琢而成,可贮油60多公斤。老油坊的油就是由撞杆撞击油锏挤压油饼榨出的,全部操作都是人工。由于这种榨油方式的主要设备均是木质,所以叫木榨油。
  老油坊最能体现“老”字的内涵。据史料记载,原始木榨油源于唐代,盛于明清,传承至今。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凡取油,榨法而外,有两镬煮取法,以治蓖麻与苏麻。北京有磨法,朝鲜有舂法,以治胡麻,其余皆从榨出也。凡榨木巨者围而合抱,而中空之,其樟木为上而檀杞次之。”可以说老油坊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可惜就是在当今最有田园味的乡村也是难得一见了。
  木榨油的过程,基本分为炒籽、碾筛、蒸料、包饼、蒸饼、装闸、撞油、晾闸、收锏9道工序。炒籽是将油籽放在一个直径约一米的牛头锅里加热,用一个类似弓箭的特制木铲翻炒至九分熟。这道看似简单的工序,没有一定经验还拿不下来。据当地一个油匠讲,油籽炒嫩了,油的香味就不浓;炒太熟了,影响出油不说,还影响颜色,当时炒得好的也就三两个人。炒熟的油籽放在石碾盘上碾轧到一定程度过筛,筛出较粗的部分再碾,一直到全部过筛。筛好的油料,粗细近似今天做玉米粥的面粉。别看这是体力活,在过去可是真正的“香活儿”,因为碾筛的人身处香气扑鼻的油香中不说,不时还能听到碾子传来的“天籁之音”。第三步就是蒸料——将碾好的油料放入锅里熏蒸。蒸锅也是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大铁锅,内盛大半锅水,接近锅面的地方放一个竹笆,上面放一大块白布,油料放在布面上,再盖上过去农村蒸馒头用的那种笼盖,一般蒸20分钟左右。第四步是包饼,这可是有技巧的工作了,非师傅做不可。方法是先将两个直径三四十厘米的铁箍重叠放于地面,正中放一个如倒置的雨伞、由稻草或龙须草做成的包衣,将蒸好的油料倒入包衣中,用小木片初步拢至铁箍大小,再将包衣由下向上包住。这时,人要踩在油包上,边包边将两个铁箍逐渐上移,并不时用穿了干净草鞋的脚沿四周向内踩踏,最后用上面的一个铁箍将包衣外沿固定。包油饼的师傅其时要在油饼上不停转圈踩踏,其动作有点像今天的太空舞,只是比它更阳刚,也更有韵味。
  包好的油饼厚约10厘米,重约15公斤。油饼包好,就是蒸饼了。一次放两块,当笼内蒸气充满,就将放在下层的饼取出,上面再放一块待蒸的饼,如此反复,直到蒸够一闸油的饼。饼全部蒸好,就装闸——将油饼立起放进闸股子里的圆仓室,关键是“立正、对齐、压实”。油饼放好,一侧空余一米多的地方,再放进宽窄不等的油锏和方楔填满。到这个时候,最热闹的撞油场面开始了。撞油一般由三个人进行,油匠抱撞头,两个助手立于油匠后一米处的撞杆两侧,在油匠的劳动号子指挥下,三人步调一致大踏步进退,合力将撞杆向后拉起,又借着撞杆的惯性,合力将撞头撞向油锏。十数下之后,油闸下黄亮晶莹的油液伴随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如雨帘般落入油槽,溅起朵朵金花,这时撞油的号子也高亢起来——“加把力啊,接金花呀,嗨着啊,听油声啊,一身轻啊,嗨着啊……”此时,房梁上悬挂撞杆铁环的嘎嘎声,溅于油槽的油花声,与撞杆撞击油锏的铿锵声,伴随着高亢悠长的劳动号子,组成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常引得附近老少来看热闹。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打撞,油饼里的油大多都争先恐后入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晾闸——油闸的物件保持原位,晾一晚上,让那些“落后分子”再慢慢进入集体的怀抱,“留得清香在人间”。第二天早上收锏,将油锏逐个取下,将油饼取出,预备打第二槽油。
  老油房榨油在当地俗称打油。每次打油都由一个油匠主导,另有一个包饼师傅和烧火、炒籽、碾子杂工6人配合。每槽油大约用时半天,产油约三四十公斤。尽管是体力活,但每逢打油,油匠一声呟喝,队上的青壮劳力总是争先恐后前来参加,因为这是一个极具节奏、强调合作而又热闹的工作,尤其是第一代油匠戴炳政,新中国成立前就当过私塾先生和学长(相当于今天的校长),常常在打油间隙说“三国”讲“封神”,或者唠唠当初在共产党领导下打游击的惊险情节,使老油坊成了听“古经”的地方,往往油打好了,干活的和凑热闹的人还久久不愿散去。
  每逢油房开工,总会吸引一群半大的孩子打闹嬉戏,甚至还有孩子拿着饭碗来赶热闹,因为除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四溢的油香之外,还偶尔能品尝到香鲜可口的“油面儿”,或者油匠一时高兴赏赐的一小勺喷香扑鼻的鲜油。当时附近的两三个乡只有这一个油坊,每到冬腊月,周围三五十里地的乡民都带着油籽到此换油,并以油籽支付适当的报酬,由此加工出的多余的油,按“工分”多少分给各户。当时所产的油以大麻籽、小麻籽、漆油、荏子油为主(荏子即是《天工开物》中所称的苏麻),因为以天然方式加工,所产的油不含任何添加剂,清香可口,余味悠长,出油即可食,深受百姓青睐。每到打油季节,人来人往,满村飘香,颇有节日的气氛。由于有了这座油坊,这个小队家家户户年节都可以用上当时还较奇缺的清油。可惜随着榨油机械的逐步普及,这个油坊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消亡了,一些乡民谈起,无不深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