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宁江知发牛财
文章字数:1036
  2019年12月22日,笔者来到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四组阴坡山脚下,一座约14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的牛舍,坐南朝北安置在一农户住宅后。进入牛舍,映入眼帘的是两排能够饲养20多头肉牛的畜牧养殖区域,有大有小、有老有幼的牛并排拴在牛槽护栏上,有的正在吃草料,有的悠闲地静卧着,反刍着吃进的草料。这里,是树坪村四组脱贫户宁江知家的牛舍。
  宁江知今年50岁,他家共4口人,因妻子王凤娇视力残疾,两个孩子都在上学,2014年宁江知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宁江知深知,当贫困户不是啥光荣的事情。几年来,他硬是凭着一股不甘落后的拼劲,发展养牛产业改变了家庭境况,退出贫困户行列,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也被树为村里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
  最初认定为贫困户,宁江知心里很不舒服,在他看来,贫困户虽能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但名声不好听,自己并不乐意戴上贫困户的帽子。但是,怎样才能摆脱贫困,摘下这顶帽子呢?他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
  2016年,宁江知终于找到了一项致富产业——养牛。于是,经过多次商议,夫妻俩向亲戚借了5万元钱,又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从山东和陕北买回3头大奶牛和6头小牛,买农用车、粉碎机、旋耕机,建圈舍、建饲料氨化池等,在村里搞起了养殖业。初期,由于他不懂技术,没多长时间,两头小牛发病死了,没挣到钱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外债。一时间,伤心与困顿接踵而来,宁江知深受打击。不甘失败的他琢磨再三,还是下决心再搏一搏。但他的想法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旧债没还清,再添一屁股新债,可咋办啊?”妻子埋怨他,他就一个人偷偷地到外地养牛场请教,学习养牛技术,又买回一摞关于养牛的书籍,暗地里自学。
  妻子最终没能拗过他,宁江知的第二次养牛开始了。东奔西走,东拼西凑,宁江知又筹了5万元钱,买回了14头牛犊。有了上次的教训,宁江知心里明白,养殖一定要讲科学。“上次养牛出差错是牛得了血吸虫病,因为没有提前打疫苗。”宁江知向笔者解释道。
  之后,由于他注重科学养殖方法,每天按点打扫圈舍卫生,养殖之路较为顺畅。“大牛下小牛,小牛养大再下小牛,为了扩大规模,头两年大牛小牛都不敢卖。”宁江知说。靠着白天黑夜忙碌,宁江知的养牛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发展到19头,年底卖了9头牛,还清了5万元的贷款。女儿去年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家中经济状况好转。2018年底,宁江知主动向村委会写申请要求脱贫摘帽。
  现在,宁江知家的牛圈里还养着8头牛,他家的资产达10万元。村民们看到宁江知养牛发了家,纷纷效仿,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不断返村搞养殖。如今,树坪村养牛50多头,养羊超过了600只。(陈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