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竹林关的花灯艺人
宋雨萌 谢非
文章字数:1143

将竹子制成竹篾

制作骨架

 剪裁花灯用纸

裱糊花灯

  “要么耍一年,要么耍三年。”72岁的花灯艺人王玉兰告诉记者。对竹林关人来说,新年的记忆和耍花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丹凤县的竹林关因竹子多而得名。银花河畔、桃花谷间、村庄边缘,随处可见修长的翠竹。篾匠刘彩堂告诉记者:“龙灯的骨架是用竹子做成的,一般做一个龙头,需要50斤竹子。”刘彩堂今年55岁,做得一手好蔑活。只要村上做花灯,刘彩堂都会前去帮忙,单是竹子的挑选,就有很多讲究。斑竹不行,新鲜的、直径4厘米、竹节长的水竹才适合做骨架,这样的竹子破出来的竹篾韧性好,更易弯曲。做骨架时,刘彩堂用篾刀将竹子先劈成二分之一,再到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制成合适的竹篾。下一步,就可以制作骨架了。
  项书善今年72岁,家住竹林关村三组,是一名退休教师。据项老师回忆,他很小的时候,就对花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跟着大人学习花灯手艺,狮子头、龙灯、花灯他都绑过,村上人都知道他有这门手艺。说起花灯,项老师如数家珍:“花灯的种类可多啦,动物、植物、人物,只要脑海想到的都可以做出来,金鱼的头部和尾巴要能够摆动,羊的犄角要能够打架,蝴蝶的翅膀要能扇得动。如果是鼠年就要做老鼠,老鼠必须走在最前面……”从二十世纪80年代起,竹林关人就开始耍花灯,从大年初六到正月十五,把全镇跑个遍,最后集中在竹林关街道进行文艺汇演。“好久没做花灯了,上次做的狮子由于角度问题嘴巴张不开,后来大家商量着才做好。”对于制作花灯,项老师倾注了太多的感情。
  王玉兰从小时候起,就在父亲、兄弟的耳濡目染下学习做花灯,她心灵手巧,先用竹篾扎,再用纸糊,美丽的花灯就做出来了。王玉兰家住竹林关村一组,今年72岁,是一个十足的“潮人”,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美好时光。
  在制作花灯的团队里,王玉兰主要负责裱糊及装饰。对于扎花灯,王玉兰特别有经验:“以前花灯里用的是蜡,用枸树皮做的绵纸裱糊,裱一层,再裱一层。花灯要用很多种颜色,衬托得花红柳绿,格外喜庆。全架灯48对,半架灯24对,鸡、船、鱼、西瓜……心里想的都可以做出来。”王玉兰拿出自己拍的花灯视频,开心地讲述她与花灯的缘分。花灯的工序虽然算不上复杂,但也极需耐心,先是根据图案定好纸张的大小,再搭配好颜色,按照自己的想象将其糊上,糊起之后还要对花灯装点一番。
  花灯做好之后,玩灯爱好者踊跃报名。大家会先聚集在一起进行彩排,确保节目的预期效果。相较花灯而言,龙灯需要体力特别好的男子才能耍得动。正月十三,华灯初上,人头攒动,仪仗队、舞狮子、龙灯、莲船、花灯……成为竹林关镇一道温暖绚烂的夜景。
  为了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的春节,竹林关人不得不放下心爱的花灯,但他们相信,等我们齐心协力打赢了这场防疫大战,以后的每一个春节,花灯仍然是当地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