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余振西 文人书法的坚守者
记者贾书章
文章字数:2928




   
  余振西先生出身于教育家庭,长期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工余研习诗文书法,学养深厚而为人低调,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份儒雅与从容,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文化艺术全面恢复发展,出现了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时振西先生刚大学毕业。他在校期间对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极高的学习热情,著名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先生在讲古诗文时曾说:“中国传统经典诗文的深入意境,言语不能尽说,而中国传统书画可以表达,当然必须是丹青妙手。”他对此说始终记忆犹新,并开始了在中国画和书法艺术上的研习。后因工作繁忙,业余时间有限,逐渐把精力转移到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和研究上。
  从90年代开始,余振西学习书法时断时续,获益甚微。主要原因是工作紧张,业余时间不足。加之当时商洛的书画艺术等文艺事业刚刚复苏,当地可资请教、学习的老师不多,资料匮乏。从2000年开始,为了真正学好传统书法,他在反复学习中国书法史的同时,从魏晋到明清以至民国,在各个时代选取数位书法家,集中一两年时间钻研一两人,读其文章,学其书艺,直至学透,再另学一家。10多年来,重点研习历代书法家一二十人,涉及诸体,相当于沿着中国书法史的基本过程,亲身体验了一遍。其中对南派二王帖学、北派碑学等各个流派都有所把握并融合创新,其中对魏晋、宋、明诸家用工尤深,能够把握多种书体,来表现不同的书写内容,对书写内容进行艺术再创作,形成了融汇碑帖、清新宏穆、具有时代感的风格特色,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认可。近几年,由于一些学者和媒体的推介,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著名艺术教育家、复旦大学教授晏海林评价余振西近年的书法创作时说:“其书作涅而不缁,或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或怒猊挟石,渴骥奔泉。或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或清癯雅脱,古淡绝伦。或俊秀挺拔,鹰隼摩空。或朴素简洁,稚拙赤嫩,皆出法典。”肯定了振西先生的学习成果。中国著名文化学者金开成先生也这样评价余振西的书法:“重视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发挥想象力。其书法艺术的奥秘,回答了‘对传统文化回报了什么’这一命题。”
  早春,在振西先生充盈着翰墨香的书房里,案牍上几盆菖蒲,绿意里氤氲着淡淡馨香,春天的气息渐次弥漫开来。品着先生的绿茶,静心欣赏着先生恣意汪洋、挥洒自如的书法作品,令人顿有“荡胸生层云”的豪迈和沉静之感。余振西先生笑言,他的几盆菖蒲是托友人从福建购得,养在盆景的水石上。菖蒲乃古今文人雅物之一,性高洁,早上凝露,用手抚之,就会有香气扑鼻而来。其根可入药,古人熬夜之后用之洗眼睛,可祛除熬夜灯燻之痕。菖蒲乃真君子,不求多少,仅一盆清水足矣。为此,振西先生借物咏志,抒发自己对菖蒲品格的赞赏,其实更是对自己性情的抒发:“蒙茸数丛冬入家,龙根虎须皆堪夸。清风清水清岁月,淡景淡香淡生涯。玲珑剑叶生豪气,葳蕤丝根透石花。叶凝晨露洗双眼,闲踏野径看晚霞。”
  余振西先生言说:“世人品评草木性格,因人而岐。余独喜蒲,无牡丹之繁华易逝,无凌霄之攀附盛名,无霜菊之凋后伤情,无幽兰之隐而不遇,其碧叶长生,剪而愈茂,不蔓不枝,无花无果,不贵不荣,无辱无宠,远盛阳,避炎凉,择一清净处,悠然生长,暗香自藏。室有此友,如对故人。”由此观之,振西先生之文人情怀可见一斑。
  余振西先生说:“中国书法艺术是饱含人文精神的独特艺术,人文学养和人格修养是书法艺术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人的纯粹的艺术,真正艺术的终极表现只能是高尚的人文精神。中国有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核心,修、齐、治、平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西方有从文艺复兴开始提出的人性解放,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书法艺术者必须的精神追求,并要使其成为自己的人文精神取向和艺术价值取向。所以,书法家和其他艺术家一样,艺术的修炼必须也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识的学习涵养,才能深入书法艺术的殿堂而德艺双馨。”
  余振西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坚持艺术良知和社会责任,努力创作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振西先生说:“具有艺术良知和社会责任的艺术家,首先必须从精神、精力、物质、社会多个方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投入、调整、锤炼,坚持艺术标准,勇于付出心血,慎独自律,淡泊名利,才能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艺术品。”
  书法家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要自觉培养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自觉维护书法艺术的高雅品质。余振西先生的书法创作始终追求正大气象,正大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特征,经典书法艺术在延续和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当代,书法艺术必须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进取精神。同时,只有书法家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书法作品才能表现正大气象,才能不丑不怪,才能体现宏大的时代精神,最终得到社会认可。
  近年,余振西先生搜集研究历代歌咏商洛的经典诗词,并进行书法创作,2011年出版了《历代商洛山水诗·余振西翰墨集》,被省内外艺术团体、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各界收藏,促进了商洛历史文化的流传推广。
  退休后,余振西先生集中一年多时间,投入精力创作了70多幅商洛山水诗书法作品。2015年1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以及多家文化机构、企业在深圳市东湖美术馆联合主办“古道墨韵·余振西书法艺术展”,宣传商於古道文化,并在商洛市关工委的主持下,与深圳、中山、佛山等市的企业开展了文化艺术互动,其书法作品被当地社会各界广泛收藏,一周时间为商洛市贫困学子募集了30多万元的生活、学习用品。
  2015年秋季,余振西先生在商洛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出版书法集,书法集中收录的60多幅书法精品全部捐赠给市群艺馆。
  受深圳市罗湖区政府邀请,余振西先生还参加了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参展的50多幅作品全部被各界收藏。该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同时,他先后在山东、辽宁等地举办网络书法展,扩大了商洛文化艺术的影响。
  余振西先生向来不以书法家自称,但却对真心热爱书法艺术的人倾爱有加,不管索请其作品者再多,也绝不草率应酬,“无一字苟且”。先生不收学生,从不以老师自居,他在书房自题对联:“不拜师不收徒不断学习,莫泥古莫媚俗莫忘初心。”既是自勉,也是告诫求学者:传统经典才是真正的老师。同时,他也热心提携书法新人,工作室经常有极其随意的书法沙龙,对前来求学的本地和外地书法青年,他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引经据典,抛砖引玉,热情勉励青年学子要把根深深扎在传统文化丰沃的土壤里,汲取营养,先做人,再作书,终有获得。这些青年书法爱好者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进步很快。他和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相交甚笃,为平凹书画亲自操刀刻石为印,平凹先生欣然为他的书房题写“破壁轩”,传为佳话。
  目前,作为商洛市书协的发起人和创建人之一的余振西先生,已辞去了所有书协机构的职务,集中精力进行书法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自己的努力抵制各种“伪艺术”,弘扬传统书法文化,为商洛书法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