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学生返乡种参闯出致富路
文/图记者 余婷
文章字数:2016


   
  
  “亚莉你去哪里,咋还不回去吃饭呢?”4月12日11点多,张亚莉在西洋参地里干完活,大伙都回去吃饭了,自己到新种的几个大棚里查看西洋参出苗情况,看见参床上冒出新鲜娇嫩的绿芽,张亚莉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从3月初种植西洋参开始,张亚莉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带着二三十个工人到西洋参地里干活。她一会儿在这块地里搭把手,一会儿在那块地里安排活儿,动作利索得男人都赶不上。
  1
  洛南县洛源镇龙潭村山清水秀,素有绿色天然药材宝库之称。靠山吃山,当地群众一直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西洋参在这里被试种成功后,张亚莉的父辈坚持几十年,尝试大面积种植、加工产品、寻找销路,所产西洋参经国家药监部门检验,药用成分可与进口参相媲美。
  小时候,父亲种植西洋参,张亚莉经常帮忙,所以对西洋参并不陌生。但在之前,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把它当成今后的事业。2008年,张亚莉大学毕业后,在西安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朝九晚五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后来,在家人的撮合下,她和同村的丈夫恋爱结婚。丈夫家种植西洋参20多年,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再次接触到西洋参的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下找到前进的方向。经过进一步了解,她认为西洋参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是一项朝阳产业。2011年结婚后,张亚莉下定决心,放弃西安优越的工作,回到家乡,要把西洋参种植事业做大。
  2
  刚回归土地,繁重的农活让张亚莉的身体吃不消,她硬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从春播到秋种,她每天早早起床,带着工人到地里干活,几天下来,腰酸背痛,一双手脱皮流血,皮肤晒得黝黑粗糙,双腿疼得挪不开步子,脚上磨出好几个血泡。大家都劝她歇几天,“不敢歇,歇了会耽误活不说,再下地身体还会不舒服,只能慢慢适应。”张亚莉忍着疼痛,依然坚持下地干活。“找人帮忙干活,除了给他们安排活,还要跟着他们一样好好干。”张亚莉说,春播时节,她带着工人背着30多斤重的喷雾器给菌床灭菌,喷着喷着感觉两个肩膀越来越疼,没过一会儿就失去知觉,她不顾疼痛继续喷药。晚上回家一看,两边肩膀上两道深深的血印热辣辣地疼,手都不敢摸。“地里活就是苦、累、脏,但我看好这项产业,要趁年轻去尝试。”一直爱美的她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公公和婆婆心疼得看不过眼,多次要托人帮她找份轻松的工作,她毫不犹豫地回绝,硬着头皮挺了过来。
  “西洋参特别娇贵,种植技术要求高,其周期长,至少需要四五年,又特别怕水。”张亚莉告诉记者,以前种西洋参,地里的土都要过筛子,现在技术比较成熟了,种的面积也大了,选好地块后,最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管理。
  干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农业产业,很多时候是靠天吃饭。2016年夏季的一天,早上6点左右,张亚莉接到邻居的电话:“快回来看看,你地里的参被水冲完了。”原来,前一天晚上下了场大暴雨,在县城照顾孩子的张亚莉原打算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回地里看看,却不料一大早邻居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挂掉电话,顾不上送孩子上学,她叫上丈夫,带着孩子就往参地赶。到了地头,她傻眼了。3亩多地的参苗和施在地里的羊粪,全都被雨水冲到路面、村民院子、水渠里,参地里全是积水和淤泥,排水渠也被淤泥填满。张亚莉赶紧找人,请他们一起清理积水和淤泥。当时,天还在下小雨,大家都劝她等天晴了再收拾,就连母亲也让她放弃。“你们都回去吧,我一个人来。”张亚莉忍着眼泪说道。大家都走了,就剩下她和丈夫。两人拿铁锨一下一下把积水和淤泥往出铲,足足干了两天,才把药地清理干净,又把原来的排水渠深挖。这次大雨,让张亚莉损失了1000多公斤鲜参,按照当时每公斤240元的价格,直接经济损失24万元。从此以后,每次整地的时候,她都会让人把地块周围的排水渠修整深挖。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张亚莉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成长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种参专家,熟练掌握选地、疫病防治、产品加工等技术。目前,她种植西洋参近30亩,年产鲜参10吨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260万元,产品主要有洋参饮片、西洋参粉、西洋参袋泡茶和西洋参酒等,基本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3
  45岁的贫困户张爱香是龙潭村7组村民,她已在张亚莉的西洋参地里务工6年。以前,家里经济收入主要靠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自己则在家照看孩子,种地的收入有时都包不住成本。近几年,她将4亩多地流转给张亚莉,年租金近3000元,一有时间就在张亚莉的西洋参地里打零工,一年下来能领2000多元的工钱。“在家门口干活,家也照看了,钱也挣了,生活越过越好。”张爱香说道。与张爱香一样,70多岁的王井门也经常在参地里务工,有时间还上山采些野生药材,经济上宽裕了许多。
  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张亚莉通过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带动本村贫困户36户100多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同时,在全县范围内为参农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参农自愿的情况下,以高于市场同等价位10%的价格上门收购,帮参农降低了种植风险。
  她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她带领周边群众发展西洋参的行为,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参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