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熊耳山上老铁匠
本报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1589

  熊耳山位于商州区金陵寺镇,在这海拔1400多米的熊耳山上,一对年逾古稀的老人忙完农活之后,点起铁匠炉子,将厚厚的铁板烧红,夫妻二人抡起铁锤,此起彼伏,铁锤锤击铁板的声音沉实厚重,成为熊耳山上一曲铿锵有力的奏鸣曲。演奏这奏鸣曲的“艺人”就是西窑村四组村民、老铁匠寇汉灵和任淑娥夫妇。
  暮春时节,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我们沿着铁沟口通往熊耳山的盘山路而上。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连翘花笑意盈盈,似在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是商州乃至商洛有名的工业重镇,盛产燃煤、水泥、白石灰、陶瓷等,家家户户都有营生可干,经济发达,为商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走了约40多分钟,我们来到了寇汉灵老人的家。
  寇老的家是6间楼房,抬头可见熊耳山主峰。铁匠炉子就在房子西侧,炉身生满铁锈,看起来有点简陋但很实用。
  见到寇老时,他正和老伴打铁。老夫妻俩手握铁锤,你一下,我一下,富有节奏地打在烧得通红的铁板上,只见寇老左手用火钳夹住烧得红彤彤的铁板,根据需要挪动着铁板的位置,老伴任淑娥手持大铁锤,他右手握着小铁锤,交替着打铁,打铁的铮铮声富有节奏,打破了山谷的宁静。随着老两口反复的锻打,一只镢头已现出雏形。
  任淑娥老人一边配合默契地打着铁,一边笑着说:“我老两口打了50多年铁了,也没出息,还在受这罪哩!”接着又笑着说:“要是在晚上就好了,晚上打铁,火花四溅,就跟耍铁花一样,好看得很!”老人热心肠的说道把我们都逗笑了。
  寇汉灵生于1951年,从小是听着打铁声长大的。小时候就看着爷爷和父亲打铁,他爱上了打铁这个手艺活。据他的爷爷讲,他们家有祖传8代的打铁技艺。他18岁时结了婚,便跟着父亲学习打铁,通过3年学习,他系统掌握了打铁技术,打出的镢头、锄头、铁锨等农具不仅卖相好,而且经久耐用,一到集市上就被人抢着买完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了谋生,寇汉灵和村里两个打铁的小伙合作,背着砧木、铁锤、火钳等走村串户打铁,熊耳山周围的管坪、天山、三岔河等地他们都跑遍了。在外打一天铁,回来给生产队交一块五的工分钱,有了工分,生产队才给家里分粮食。那时候,寇汉灵20多岁,正是身强力壮的好年华,他每次出门都要背着45公斤重的砧木,一天要走几十里路,到了地方干的又是力气活,干完一天活儿,累得他一躺到炕上就睡到大天明,那种苦和累至今也让他记忆犹新。
  后来,寇汉灵夫妇除了到生产队上工,几乎天天都在打铁。他们家的铁匠炉子从来没停过火。活儿多了就要请帮工,他和两个帮工一天要打四五把镢头。那时候,打一把新镢头挣1.4元的工钱,靠着自己的铁匠技艺和苦累,寇汉灵换来了一家人温饱的日子。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夫妻俩先后生养了6个儿女。大儿子中学毕业后跟着父母打铁20多年,后来觉得打铁太苦太累,就跟着村里年轻人到西安打工去了。儿子不打铁了,但寇汉灵老两口一直坚持打铁不断,为当地群众服务。
  夫妻俩打了50多年铁,成了熊耳山上唯一的打铁人。2018年寇汉灵老人因患上脑梗、腰椎病致贫,被评为贫困户。寇老和老伴觉得很羞愧,便种植菊芋等中药材,2019年顺利脱贫。寇汉灵老人说:“咱老了还当了贫困户,当贫困户是丢人哩!都是我这病把人害了,只要能动弹,打铁的活儿不能停。”2019年11月,寇汉灵跌跤致小腿骨折,现已基本痊愈,可以打铁了,但还是不能出大力气。为了增加收入,夫妻俩种了3亩菊芋,去冬今春收获菊芋4000多公斤,收入4800多元。看到村里年轻人把地荒了外出打工,老夫妻俩征得人家同意,把村里离他家近点的地全种了中药材。
  寇汉灵夫妻俩的勤劳吃苦在当地出了名,他们家位于熊耳山最高处,距离通村水泥路三四百米的土路是老两口自己修通的。任淑娥老人说:“要是国家能给把出路硬化了,咱出门方便,群众来取打好的铁活也好走了。”寇汉灵老人说:“现在啥都好,遗憾的是没有人学习打铁这个手艺了!”
  告别寇汉灵夫妇,我们下了山,山上又传来铿锵有力的打铁声。那声音,跌落在山坳,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