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侯向锋 张红翠
文章字数:1148
  
  在镇安县青铜关一带,沿着乾佑河,两边都是东西走向的大山。这山像人的膝盖骨,里面都是石头,外部一层薄土层,上面长不了大树,都是一些小灌木,到了夏天倒也郁郁葱葱。
  进入东坪村茨沟,山沟更显狭窄,沿着茨沟河南岸一条4米宽公路,几乎将能用的地方占尽。进沟五六里路,茨沟河北岸有一块稍微大一点的平整地,这里就是唐忠顺的养猪场。脱下蓝色工作服,唐忠顺露出真容——40多岁,个子不高,头发像是刚刚理过,蓝裤子格子衬衣,收拾的清清爽爽,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干练机灵劲。说起养猪场,他“掩”不住自豪。
  “2017年,我当时只有2000元,拉扯借了十几万元。猪场盖起来后,当年养了一百多头,谁知道猪瘟来了,生猪一斤4块多钱,眼看着这十几万元要全赔进去,当时我死的心都有了。”唐忠顺回忆到,“撑到2019年后半年,生猪价呼的一下涨了起来,当年就卖了近10万元钱。今年截至8月底,卖了壮猪27头,小猪仔50多头,总共近14万元。”
  在谈话过程中,唐忠顺一直保持笑容。就这样一个善谈自信的人,谁能想到2017年前,他的日子真是快“烂包”了。妻子因家贫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孩子,大的5岁,小的2岁,两个老人年迈,一大家子人挤在土房子里,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不为过。但如今,通过发展产业,特别是在养猪产业的带动下,他对过上好日子充满信心。
  为了帮助唐忠顺发展养猪产业,包扶单位镇安县发改局和青铜关镇政府也是花了一番心思。2017年,镇政府在唐忠顺最困难的时候,拿出两万块钱帮他购买饲料、改善养殖条件;镇安县发改局驻村工作队为他出谋划策、打气鼓劲,并邀请技术员给他教授养猪和防疫技术,帮他购买保险,尽力为他解决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与唐忠顺同村的赵宗云,家住半山腰,尽管她是远近闻名的勤快人,但多年来日子始终不见起色,婆婆体弱多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年年是入不敷出。2017年,在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鼓励下,赵宗云在家里养起了猪,2018年和2019年依靠养猪,她家年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
  东坪村六组组长刘醇金,是村里养殖户眼中的“能人”。在“苏陕协作”项目的扶持下,他办起养猪场,并收贩生猪,年均贩运生猪600多头,依靠“贩养结合”,家庭年均收入已经达到10万元以上,盖起“小洋楼”,买了小轿车,过上“小康”生活。
  “村里人都说,是养猪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我们心里记着哩,这都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不然苦日子还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呢!”尽管他们三户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话里话外充满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据统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青铜关镇“千方百计”鼓励贫困户发展养猪产业,仅2020年为每头小猪仔补助800元,支出养猪产业帮扶资金93万元。先后培养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户2户,100以上的养猪户8户,50头以上的养猪户13户,带动周边贫困户100多户发展养殖业(年均出栏20头左右),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让群众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