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宁商搭桥让贫困群众稳就业
本报记者 肖云
文章字数:2966

   
  南京和商洛,两座相隔960多公里的城市,因为国家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京市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给予商洛市积极帮助和支持。两市在深化劳务协作、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上创新举措,结出丰硕成果。
  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就业招聘系列活动,援建社区工厂,搭建宁商劳务对接平台,采取“点对点”“家门到厂门”一站式温情护送,解决商洛人在南京务工期间的困难……南京对商洛的就业帮扶,如同滴灌一般,由表及里、层层渗透,逐渐构建起一张从提供就业信息到保障就业权益的强大网络。
  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
  9月23日,在南京市溧水区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张永苍正专注地焊接车架。
  公司除了为张永苍交五险一金,他的月工资最高还能拿8000多元。张永苍说:“我以前在老家工地做电工,成天架子上爬上爬下,比较危险,工资也没啥保障。去年6月底,我参加了为期15天的苏陕协作电焊工技能培训班,不仅技术提升了,还在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现在的工作。”
  老家在商南的张永苍就是“定单式”“委托式”培训的受益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不少贫困劳动力来说,缺少一技之长是找工作的最大障碍,加强技能培训就可以大大提高就业率。
  近年来,南京市和商洛市人社部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由南京市选出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有特色的培训机构、技工院校,依托“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技能培训赋能工程”等,结合商洛就业特点,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针对性,扩大培训覆盖面,大力推广“定单式”“委托式”培训,南京市累计帮助商洛培训贫困劳动力207批次7650人次。
  南京市溧水区人社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溧水区是先进制造业试验区,对焊工等技工的需求量较大,由溧水选派高级技师去对口帮扶的商南县免费培训,并提供实习场地、就业机会等,即便学员不想去南京或外地,学会一门技术也能很好地在本地就业。
  创业培训也激发了就业新活力。李锋是丹凤县人,他1995年到南京创业打拼。这些年,南京市政府提供的多次创业指导,让他的餐饮公司深深地扎根在南京,目前一家人也在南京定居。像李锋这样经过培训,在南京市就业创业的人员累计达6000多人,已形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
  市人社局相关人员介绍,他们多次与南京就苏陕劳务协作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去年6月,市上还组织全市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初创业主、创业培训教师以及人社系统就业创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2019年宁商、宁西对口协作IYB创业特训营”,目的就是帮助商洛企业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创造更多的岗位促进就业。
  搭建信息平台实现精准就业
  “那时高中刚毕业,正愁找工作的事。那次招聘让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李勇勇说,现在的工作环境很好,每月工资6000元,还有五险一金,由于吃苦耐劳、表现突出,才被提了副班长,家里人也因为他有这样一份工作感到欣慰。
  2018年,在春风行动暨宁洛对口扶贫劳务协作招聘会上,19岁的李勇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南京市江宁消防大队投了一份简历。过了几天后,他便收到面试通知。经过审查、体检等一系列流程,李勇勇顺利入职江宁消防大队。
  连续两年,南京市公安局面向商洛定向招聘辅警,录用贫困青年190多人。山阳小伙熊刚就是其中之一。“父亲去世早,母亲身体不好,姐姐卧病在床。”找工作成了熊刚的迫切需求。报名后,经层层选拔,熊刚成为南京市江北公安分局巡特警支队的一名辅警,一家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一部手机,就能了解南京市溧水区企业的招聘信息,足不出户就能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商南县人社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为促进农民工外出务工,溧水区相关部门协调落实苏陕扶贫协作资金50万元,并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他们建起县、镇、村、户互联互通的“智慧就业”平台,及时把溧水区企业用工需求和商南农民工信息发布在网上,实时更新,在溧商两地架起了劳务协作的“便捷桥”。
  “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事例不计其数。3年多来,商京、商洛两市人社部门积极沟通、精心谋划,组织大批江苏企业赴商招聘,联合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劳务专场招聘活动200多场次,向江苏和其他地区共转移就业5100人次,为贫困群众与用工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洽谈机会,为进一步深化宁商扶贫协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援建社区工厂帮助就近就业
  在山阳县高坝店镇,脱贫户程彦龙正在金鸡扶贫产业园内维修电路。
  2018年8月,程彦龙一家七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王闫镇搬到高坝店镇,才搬进新房,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苏陕协作共建项目金鸡扶贫产业园招工。程彦龙和妻子双双应聘成功,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无缝对接。
  金鸡扶贫产业园是南京市六合区携手山阳县,采取“资金+市场”的帮扶模式,联合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共建园区。在项目建设方面,双方按照“产业建壳”的思路,争取苏陕协作资金支持4000万元;在产品销售方面,双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市场化合作方式,帮助企业与南京大型商超建立合作关系,助力蛋品企业扩大销量。目前,金鸡扶贫产业园已形成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等为主的全循环产业链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1000多人实现就业。
  通过产业合作、招商引资、资金扶持等,在商洛各地援建58个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吸纳就业,成为苏陕劳务协作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卢小明和其姐姐在南京市经营一家服饰公司,这些年,订单源源不断,生意红红火火,是当地的缴税大户之一。2019年,南京市高淳区政府相关人员找到她们,希望她们对口帮扶柞水县开一家分厂。
  “当时想这边招工容易嘛。”就这样,卢小明与千里外的柞水县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年,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商洛玛威尔琦外贸服饰社区工厂正式入驻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双方采取“政府建设、企业运营”的合作模式,投入苏陕协作资金600万元,这是通过苏陕扶贫协作渠道招商引资入驻陕西的首个外贸服饰加工项目,也是2019年省级苏陕扶贫协作重点扶持项目。
  常湾村地处秦岭深处,交通较为不便。建设初期,企业经历了厂房不通水电、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培训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多方努力与帮助,企业逐渐步入正轨。目前,该企业与意大利、法国等国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目前,企业吸纳一墙之隔的黄金移民小区及周边1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常湾村党支部书记党闯政说:“公司能落到常湾,在就业上的带动作用很大,一些老百姓说一开始没进去,现在挺后悔的,谁不想在家门口就业呢。”
  近几年来,苏陕驻商工作队结合商洛七县区不同情况,牵线为商州引进小龙虾养殖、为洛南引进衣帽加工企业、为商南引进蓝莓种植、为山阳引进数码纺织、为镇安引进中药材组培……通过产业合作、援建项目等方式,帮助商洛贫困劳动力8352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为全方位保障就业,南京和商洛两地共同搭建宁商劳务对接平台,到镇办开展专项招聘,送岗位上门,打通劳务协作“最后一公里”;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乘车和培训、赠送慰问品、发放交通补贴等优惠政策,确保赴宁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乐业才能安居。南京市对口帮扶商洛市工作组组长祝瑞波说,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稳定就业,不仅是南京挂职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更是源于南京人民对商洛人民的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