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商洛花鼓走出国门的有益尝试
辛书善 程华
文章字数:2567



  
  
  商洛被称为“戏曲之乡”,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几乎每10年就出现一部享誉国内外的大型商洛花鼓戏,如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夫妻观灯》、七十年代的《屠夫状元》、八十年代的《六斤县长》、九十年代的《山魂》、二十一世纪的《月亮光光》《带灯》等;出现了一批前有开拓后有承继的编剧、导演、作曲和演员等优秀的戏剧艺术工作者,开拓了地方戏曲的艺术表现空间,使这一传统地方小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商洛花鼓原本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地方小戏,表演形式简单,最初也只有小旦、小生和小丑这些简单的角色,演戏方式主要是唱跳结合,唱腔方面也是男女不同腔,女声高扬,男声压抑。在花鼓戏曲音乐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是商洛剧团的辛书善。辛书善从事花鼓音乐创作40多年,在创作《六斤县长》《屠夫状元》《月亮光光》《带灯》《情怀》等脍炙人口的花鼓音乐作品时,收集民间地方小调180多种,兼收秦腔、沪剧、川剧、莆仙戏以及湖南花鼓音乐的精华,改造“筒子”“八岔”“小调”三种地方小戏的音乐,将地方小戏变成兼容多幕连缀、唱腔刚柔兼济、音乐表现方式丰富多元的大型商洛花鼓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商洛花鼓戏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还在于戏曲艺术工作者能本于戏曲艺术本体特征,保留并发展传统戏曲以唱腔为主导的特色,借助唱腔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往往在高潮阶段发展出“成套唱腔”,这在《屠夫状元》《月亮光光》《带灯》中有鲜明的表现。在唱词上也精益求精,《月亮光光》的剧本作者是冯国喜,为了使作品更富表现力,在修改过程中,有戏剧创作经验的陈道久、屈超耘对文辞进一步修改,使其更加韵文化。在戏曲创作中,前有任宏谋、彭正远、沙东彦、冀福记、屈超耘、田井制、费庆民、陈正庆、刘安民、陈道久,后有陈彦、何丹萌、冯国喜、徐小强、王海青、田朝霞、李淼、郝忠锋、梁怀玉、侯占良等,为了能创作出既符合戏剧文体又能适合舞台表演的作品,在戏剧成品完成之前,均多次召开研讨会,结合舞台展演进行修改,在情节、结构和表现手法上切合戏剧文学的美学特征。
  新时期以来,商洛剧团大力发展现代题材花鼓戏创作,作品既具思想内容又有时代特色。《六斤县长》反映的是基层干部牛六斤带领大家勤劳致富的故事,《月亮光光》反映的是城市青年扎根商洛农村几十年为山区教育奉献青春的故事,《带灯》讲述的是基层干部直面现实,以微薄之力改变基层错综复杂的矛盾现状的故事。在舞台表现上,导演一方面承继传统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同时借助音乐、现代灯光和舞台装置,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开拓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商洛花鼓戏在新时期现代戏创作中屡屡斩获全国性大奖,《六斤县长》荣获全国优秀戏曲剧本一等奖,《月亮光光》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等8个全国性奖项。《带灯》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戏曲表演文华奖。
  在中国传统戏曲逐渐边缘化的背景下,商洛花鼓戏曲工作者坚守自己的文艺阵地和文化品格,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就像陈彦所说,在时尚的另一面,永远都有传统的血脉在流动。民族戏曲,因为其更注重对民族恒常价值的坚守和诉说,才更需要被发扬和传播。
  在商洛学院,有一个教学研究团队,以孙雪娥老师为首,成员有付丹亚、田亚亚等。该团队从2015年起,就立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要将经典商洛花鼓戏曲翻译出来,让优秀的地方戏曲走出商洛,走向世界。团队成员历时3年,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聚会探讨、分工协作,首先完成了《带灯》《月亮光光》两个剧目的英译稿件。在翻译经典剧目的过程中,他们遇到很多困难,诸如如何在“信雅达”的基础上翻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富有韵律修辞精美的唱词表达出来,又不失语言的美感?如何翻译出戏曲中的方言俗语?主要依据什么样的翻译理论进行翻译工作?团队成员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地方戏曲译介资料,在比较、梳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三美论”关照下的商洛花鼓戏唱词英译研究——以〈月亮光光〉和〈带灯〉为例》《商洛花鼓戏〈月亮光光〉中方言俗语英译探析》《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基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带灯〉翻译实践》《关联理论视角下地方戏剧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商洛花鼓戏〈带灯〉为例》等6篇学术
  论文。就像韩鲁华所说,孙雪娥教学研究团队关于商洛花鼓戏曲的英译成果,是研究与翻译的珠联璧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他们了解和探索不同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的优缺点,在教学之余,将学术研究的收获和启示用于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做到教研相长。
  孙雪娥团队经典剧目译介的过程,其实也是深度探索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过程。民族戏曲作为综合性的文化和艺术形式,以唱词为主,唱词几乎都是韵文,念白又多俗语,语言有鲜明的民间性和地方性特征,翻译难度较大。在译介的过程中,他们学习杨宪益、戴乃迭、许渊冲等前辈翻译经典戏曲的经验,搜集相关学者在翻译昆曲和黄梅戏中的著述,重点总结商洛花鼓戏英译的原则和方法,遵循通俗性、简洁性和形象性的翻译原则,在方言、俗语、典故和谚语的翻译过程中,首先弄清楚特定语境下语言的含义,尽量保留源语文本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商洛花鼓戏曲的英译中,因为没有先例可循,其在翻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可作为戏曲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性成果。
  当然,这部学术成果的价值不仅仅在教学研究中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研案例,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在地方戏曲的传播和交流中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商洛花鼓作为民族戏曲,自身已经具备很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需要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近几年来,送戏出国,让更多的国家了解民族戏曲的魅力,加强国际之间的艺术交流,已成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国际交流最大的障碍就是戏曲语言译介的障碍,经典剧目英译研究最大化地解决了地方戏曲国际交流的语言障碍,让传统戏曲走出商洛,走出国门,展现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魅力。
  民族戏曲作为传统文化和文学表现形式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传承和革新。商洛花鼓戏在数十年的发展中,不仅在艺术方式上求新变异,而且内含着社会正面价值和理想引领的主题,发挥着戏曲特有的高台教化的作用。加大商洛花鼓戏曲的传播,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戏曲发展和交流的必然要求。孙雪娥团队已经开始的这个经典剧目翻译,虽然只译介了两部作品,但它们是新世纪商洛花鼓戏的代表作品,我们希望这个高水平的传播工作能持续进行下去,为商洛花鼓戏曲走向世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