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能人返乡建厂 带动乡邻增收
本报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2276
 周超在裁剪布料


 繁忙的扶贫车间
  11月20日清早,一夜飞雪飘飘,让塔云山下的镇安县柴坪镇安坪村沉浸在白色的世界里,到处一片宁静。可走进距安坪移民安置点仅500多米的扶贫车间陕西诗蓝制衣厂,只听织机嗡嗡作响,“织女”们正在裁剪、锁边、熨烫……一片繁忙景象。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坪村曾长期在外务工的周超响应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回乡创业,投资100多万元在移民搬迁点附近建起扶贫车间——陕西诗蓝制衣厂,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家门口挣钱,日子好过了”
  取出两块已裁好的布片叠好后,用双手指尖用力压实,塞进缝纫机锯齿,脚踩开关,熟练转动角度……在陕西诗蓝扶贫车间,31岁的贾艳艳坐在缝纫机前正在缝制一件工服里衬,她动作快捷,一气呵成,前后用时仅十几秒钟。
  “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我们还能在这暖和的车间打工挣钱,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多元,比种地好多了。这好日子,以前哪敢想哟!”贾艳艳一边作业一边说,现在既能照顾孩子上学,又能在家门口上班,日子也好过多了。
  贾艳艳的老家叫黄庙沟,尽管离现在居住的移民搬迁点不远,只有几公里的路,但是日子过得很苦。“那时家里穷,两间土墙旧瓦房,离学校又远,大娃也没上成幼儿园。”贾艳艳说,丈夫和别人合着办兔场赔了好几万元,她除了种点庄稼地,哪儿也不能去,愁着苦日子啥时是个头。
  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只能“挪穷窝”。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贾艳艳一家五口搬进了安坪村移民搬迁点。“黄庙沟条件虽苦些,但能种地、种菜、喂猪,搬下来没工作怎么办?”贾艳艳回忆说,一想着吃喝拉撒都要花钱,那段时间晚上愁得觉都睡不着。
  2016年,诗蓝制衣厂在村里建好后,贾艳艳就被吸收进厂,从穿线到裁缝机,到手脚并用缝布,贾艳艳从头开始学起。让她没想到的是,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她靠计件做工服,就领了1800多元。
  “现在好了,丈夫出门打工,我每天一大早把两个娃送到学校后,步行10分钟就到厂里做服装,每天厂里还管吃,多好呀!”贾艳艳说,像她这样依靠诗蓝制衣厂打工摆脱贫困的村民有20多人。
  湘妹嫁进村,变身技术工
  在诗蓝制衣厂,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女子正用普通话和缝纫机厂家通过视频沟通,商谈缝纫机零件更换维修的事。没几分钟,员工用坏的缝纫机经过她修理后,又开始正常运转起来。
  旁边的一位女织工说:“这就是前几年新华社报道的‘罗懒汉脱贫记’里的主人公罗贻明的媳妇——当地名人湘妹子赵文娜。”
  2016年3月9日,新华社以《陕西镇安:“罗懒汉”脱贫记》为题,报道了镇安县安坪村贫困群众罗贻明脱贫过程中的爱情故事。曾经靠吃低保过日子的“二逛子、小懒汉”懂事后,依靠勤奋努力改变自己家庭面貌,终于将家庭条件不错的湖南妹子赵文娜娶进了深山,过上了好日子。如今,赵文娜成了诗蓝制衣厂的技术工。
  “2016年,这里建厂后,我就辞去了在村幼儿园当‘代教’的工作。丈夫出门打工,我在家照顾女儿之外,就在诗蓝制衣厂务工,每个月挣2000多元钱,活好干的话,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赵文娜说,自己年轻时在外地服装厂里上过班,这里年轻女工的培训、小机器零件的更换,都由她负责,自己当年学过的技术都能派上用场,她觉得很有自豪感。
  如今,赵文娜的女儿已经8岁,一家人也住上了3间两层楼房,她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工资。谈起在家门口就业,赵文娜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有好政策的支持,日子越过越好了!”
  “创业我一人,希望带一片”
  周超左手将样版按在布料上,右手推着电剪刀,伴随着嗡嗡声,几秒钟过去,一块布料就裁剪成功,动作娴熟又干练。周超说:“现在裁布不需要多大技术,只需要将客户发过来的样版通过电脑打印出来即可。”
  “每次拿起剪刀听着裁布声,就像回到了10多年前我在西安服装厂打工的时光。不同的是,工厂就在我家的楼下,身边的工人都是家乡的亲戚邻居。”裁完一批布料,33岁的周超放下剪刀,讲述了当年在外打工的经历。
  10多年前,初中毕业的他带着梦想和同村人到西安一家服装加工厂当起了学徒。他们从最初的学徒干起,月工资800元,很快成长为一名技术工,月工资五六千元。办事勤快,做事利索的周超,有时还被公司老板带着到外面跑订单、采购原材料。几年下来,小小年纪的周超在服装厂里干得顺风顺水,也熟悉了服装加工整个生产链上的业务。
  2016年春节,周超回老家过年,发现移民搬迁后不少农村妇女不再种地了,送完孩子上学后就在家闲着没事做,而外地不少大型服装厂却缺少工人,他就萌发了在移民搬迁点建厂房做服装加工的想法。在说服父母后,周超想方设法筹资100多万元,自己画图纸、做设计,建起600多平方米的陕西诗蓝服装加工厂,购买了30套服装加工设备。  “长大到现在,就是回家乡办制衣厂受的苦最多。”周超说,招的工人都沾亲带故,说话重不得、轻不得,从初期员工培训到裁剪,再加上跑订单、采购、送货,全都是他一个人,有时忙到深夜连饭都忘了吃。
  在招收员工上,周超总是优先招用家庭比较困难的。看着同村20岁小伙子刘宾因父亲去世,母亲远走他乡,只留下他和78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周超就主动把刘宾招进厂,让他跟着自己学管理。如今,周超的扶贫车间用工高峰期达到35人,每年加工服装5万套,带动附近长期在厂务工群众每人年收入2万多元。由于制衣产品质量好,他赢得了客户好评,订单一直稳定。
  “尽管创业难,我现在还有贷款30多万元,但看到移民搬迁点的农村妇女在家既照顾了孩子,又有事干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周超感慨,厂子规模虽然小,办厂也受了苦,每年从年头忙到年尾,挣的钱甚至还不如在西安服装厂挣的钱多,但却让很多搬迁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我希望创业我一人,带动周边群众一大片,让他们增收有门路。再苦再难,我都要把服装厂做大做强!”周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