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记忆中的江西沟街旱水码头
叶宜发
文章字数:1712
  商南县金丝峡镇江西沟村部东南丹江河边,曾经是丹江水运途中的一个旱水码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丹江水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丹南、丹北隔江相望、南北呼应,两山夹一河,水运船从中间驶过。
  发源于商州区凤凰山南麓的丹江,在商洛境内总长为243公里,是商洛境内的主干流江河,历史上称丹江、粉青江、州河、丹水。江西沟街地处丹江中上游,至丹凤县龙驹寨就是当时“北通秦晋,南接吴楚”的旱水码头的起点。丹江经丹凤县雷家洞流入商南全境,将商南分为丹南与丹北两部分。
  丹江水运最早起源于秦国为运送战争所需物资开辟的一条东南方的重要的水运航线,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停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和平时期,它自然成了民营经济商业水运贸易的南北水运通道。
  江西沟街历史上是一处旱水码头,有与码头相配套、为商旅服务的饭店、旅社、茶馆。它的功能,就是丹江水运船只经过此地时卸进、装出、批进、售出商品的物资经营市场。
  江西沟街1950年设立江西沟乡政府,1958年并归白玉公社,为江西沟营区,1961年并归毕家湾公社,1962年成立江西沟公社,1997年并归毕家湾乡,2002年撤并归太吉河镇,2011年将太吉河镇更名为金丝峡镇。
  公社期间,街上设有八年制学校、供销社、卫生院、信用社、放大站、兽医站、食品收购站。现在设有移民点、小学、村部、个体商店、医疗室、长安银行代办点、饭店、旅社等。
  我仍记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江西沟街旱水码头的情景。那时,丹江流水清亮透明见底,江面上有村民们散养的鸭、鹅,常年在丹江河流中游泳、寻食;江水下面,鲤鱼、草鱼、黄花鱼、鱿鱼、团鱼成群结队。码头两岸沙滩上面,堆满着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经过洪水冲洗、磨光的大小石块,石块之间夹杂着细白的沙子,在阳光下面闪烁,远远望去,真是美景如画,十分好看。
  码头的丹江北边,是西湾、东湾、垭风岩、青竹沟等村庄,个个村庄生机勃勃,遍地牛羊,特产黄金、生漆、油桐、龙须草。垭风岩的严氏家族常年制做窑货,烧制泥瓦缸、罐、碗、盆、酒壶、茶壶、酒盅、茶盅、夜壶之类的土陶瓷制品,精致美观,深受南北客商的喜爱。码头的丹江南边,是江西沟、富裕沟、耀岭河三地,山清水秀,空气新鲜,人丁兴旺,山上有四季常青树、毛竹,山下有青油油的斑竹、水竹,年年采收,年年生长,是用之不尽的“摇钱树”“聚宝盆”。另外,还有木材、中药材、生漆、桐油、山核桃、棉柿子、苎麻、构皮、老虎麻等都是生财特产。耀岭河以叶氏家族为骨干,经营火纸行业。村民利用旱水码头水运便利条件,以人工肩扛、背驮及时运送到江西沟街码头,出售给外来客商,再由各路客商转运至南北集贸市场销售。竹排、木排大部分运至老河口,中转到武汉市场,其他船只则是南北双向分流运输。从南方返回的船运商品,有香油、酱油、醋、烧酒、茶叶、火柴、香烟、红白糖、煤油、陶瓷制品、农用小五金、红白纸张、粗布、花布、五色花线、缝衣针线、金银首饰等日用百货,运至江西沟街旱水码头,卸进、装出、批进、售出一批商品,投放市场销售。其余的商品运送至丹凤县龙驹寨起岸中转,驮运至关中市场出售。
  昔日江西沟一带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优势,一是地处丹江水运商品流通中间地段,往南运也方便,往北运也方便,是当地村民得实惠的优势所在;二是村民敦厚朴实、安分守己、吃苦实干,与南北客商关系融洽;三是有良好的自然特产资源。江西沟的山货中最出名的数毛竹扫帚。这里的山竹与其他地方的山竹不同,叶杈中间多生长出一寸长的竹芽,外地客商把江西沟的毛竹称为“公竹”,用“公竹”扎的扫帚耐用。江西沟、富裕沟年产扫帚数万把,每年的冬季和第二年的春季,南北客商开着大汽车来到江西沟收购扫帚,外运毛竹扫帚的车辆络绎不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毛竹扫帚都是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如今,当人们走进江西沟街头移民点,看见一片新式楼房和一派新气象,心里就有一种甜甜的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是江西沟乡政府驻地,附近就是供销社,如今改为个体商店。小学建设变化很大,校园环境绿化优美、宽敞明亮,三层教学楼前,三丈多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闪耀夺目。郭山公路、沪陕高速公路从上街头交汇穿插而过,丹江在村部前山口下川流不息,呈现出一道十分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