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王禹偁在商州的二首清明诗
汪建平
文章字数:1728
  近日,读到宋人王禹偁在商州写的二首清明诗,有了一些感慨,并试着解读王禹偁的心思。
  宋初诗风归为三体,为白体、昆体和晚唐体。白体,即白居易诗体,主张效法白居易诗体风格、样式的诗人称之为白体诗人,王禹偁就是白体诗人的主要代表之一。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出身贫寒,世为农家,“其家以磨面为生”。王禹偁9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改任长洲知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道:“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王禹偁为人刚直,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端拱元年(988年)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淳化二年(991年),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著名文字学家徐铉,时任大理评事的王禹偁则积极为徐铉昭雪,又抗疏论道安诬告之罪,从而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团练是宋代于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主武装组织,属于一种地方民兵制度。一介文人,出任团练副使,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而且又是一个既无关紧要又无足轻重的帮闲类的差事,让人郁闷。显然,积蓄已久的愤懑也是需要有一个节点或口子予以宣泄的。于是,是年清明,他的《清明日独酌》诞生了: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此诗大意是,一个地方最清闲的官职唯团练副使了,一年之中清冷的节日算是清明节了,春去春来的没有个尽头,闲恨闲愁却随时随处地生发。燕子和黄鹂争相鸣叫,柳絮和树荚竞相飞扬,用官服去换取商山隐士曾经饮用的美酒,独处一隅的我正笑着把屈原的《离骚》吟诵。整首诗作语言平实、无华,纯粹的大白话,但却以特殊的节日和景物为载体,倾诉了诗人内心的闲愁,意味深长。你看,首联以“唯”写出诗人的不满与无奈,用“冷”写出清明时令的特点,表现诗人谪居的感受。颔联一句“闲恨闲愁触处生”,照应了首联“副使”的闲职,点明题目中“独酌”的原因所在。颈联赋予漆燕、黄鹂、柳花、榆荚以人的情态,用“夸”表现漆燕、黄鹂的争相鸣叫,用“斗”展现柳花、榆荚的竞相飞舞,描绘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情趣、绚烂与美好。尾联用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表达诗人官场失意、不得不寄情山水的无奈。
  尽管不满和无奈,但王禹偁却从未消沉,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一丝也未减弱。他在另外一首以《清明》为题的绝句中写道: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节这天,本应出外踏青赏花,举杯畅饮,给生活平添几分乐趣的,可是诗人此时却无花无酒,无朋无友,如同置身于荒山野庙里的和尚,清冷孤独,无所慰藉。怎么办呢,那就用昨天向邻居借来的火把读书、照明吧!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用白描手法再现了一个清贫知识分子的困顿生活,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以读书为乐的情怀——他,也在为接下来的“入世”积极准备着。
  起承转合,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全文的结尾。元范德玑《诗格》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春容,一般指物的景色或人的容貌。渊永,即意味深长且远。
  在《清明》一诗里,起句“无花无酒”助兴,毫不掩饰,非常直白;承句“兴味索然”,没有一点兴趣,冷落的样子像个“僧”人,几乎被世人遗忘,表述得有点深沉;转句“乞新火”,把寒食节期间禁火后,作者只有向邻居家乞讨火把(种)的景象勾勒出来,为下一句将火把挪作他用作了铺垫;合句说这火原本是用来烧水煮饭的,但诗人现在却把他分作拂晓读书用的“灯”了,由原先的索然无味变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享受,将郁闷化为欲再次入世的动力,可谓“规警”。
  有专家说,王禹偁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在王禹偁的这2首清明诗里,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白居易诗作的风格在王禹偁身上烙下的深深印记:直白无华,格调清新旷远。
  也正因为王禹偁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尤为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秉持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积极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才开宋诗一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