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最后一天驻村
文章字数:1225
  本报记者 肖云
  7月13日是丹凤县农业农村局干部段海波在武关镇毛坪村驻村的最后一天。天刚亮,他就睡不着了,起身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翻过毛垴,步行5公里路来到石门沟,检查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
  村民叶财旺正在打扫村道,一见段海波来了,高兴地咧开嘴笑。叶财旺曾是贫困户,一辈子没成家,日子过得清苦。前两年,段海波为他争取了村保洁员这个公益岗位。两人寒暄了几句,又遇到反沟组长,商讨了半天治野猪的办法。随后,段海波步行返回村部,和另两名驻村工作队员丹红、耀军交流,6年来,大家早已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户,突然要走了,都有些不习惯,特别是一些老乡用质朴的话语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让人感动之余更多了惦念。毛坪情结已深深刻入他们的骨子里。
  吃了午饭,想到下午就要办工作移交手续,由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来接替他们,段海波有点依依不舍。他又独自一人上兰花谷、登庙梁山,想再看看秦楚古寨。正午的太阳热烈而毒辣,汗湿透了短袖,但他不为所动。下山后,他又一个人走到村民田淑英、黄强明、刘宝益和刘宏家,把自己牵挂的几件小事一一叮咛。这回,他不再客套了,村民让他喝茶就喝茶,让他吃桃就吃桃,仿佛这样做,就能和村民贴得更近一点。
  刚刚建成的种猪场,是段海波亲自参与的产业项目,他放心不下,又转过去和种猪场的负责人探讨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希望把基地做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种猪企业。在近5个月的接触中,他从项目创作团队身上学到不少,看到他们快速建厂、高效运行的干劲儿,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傍晚,段海波专门到上下川组和老人们拉家常。70多岁的老支书杨松梅谈到要把老年人的文化活动继续搞下去,希望争取一些经费支持。五谷香农家乐老板李伟的母亲笑道,最近有客人对毛坪的环境赞不绝口,还说要带父母来住一段时间。段海波颇感欣慰,前阵子他才和曲江智造旅游总监联系,商量组织西安人来毛坪休闲游,对方建议村子再发展些民宿,这项工作还得衔接一下……段海波在手机备忘录里一一记下群众的建议,天气闷热,坐在身旁的老支书杨松梅不停地给他扇扇子,这个细节让他感动。几位老人知道他要走了,真诚地说常回来看看,段海波连说自己也是武关人,况且和共同帮扶毛坪的市信访局局长约定了,会常回来的。
  西边的云黑了,快下雨了,段海波才返回村部。在办公桌前,他打开微博,写下第1553篇驻村日记。毛坪村监委会主任李发茂曾感慨地说,这些微博可不简单,是它们把茶乡毛坪的名气打了出去。
  回想6年扶贫路,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段海波还记得脱贫攻坚战打响时,自己刚来村上时立下的军令状:舍得出力,忘我工作,扶贫帮困,不负众望。他做到了。
  2019年,毛坪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正应了那句话:不计较得失,自有阳春时。
  夜深了,恍然入梦间,段海波的耳畔似乎传来熟悉的朗读声,那是他为毛坪作的一首诗:这里山高水长蓝天如镜,这里百鸟鸣翠引人入梦。无论春夏秋冬,关河峡谷冬青常青,河水如银似玉缠绵……茶乡毛坪来了不想走,毛坪茶乡走了还想来,守候守候,追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