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陈祁《商州杂诗二十首》浅析 (二)
文章字数:4390
刘毅
  其六
  商山芝草秀,隐士自思归。鸿鹄高飞去,青冥寄迹微。荒坟埋骨久,深谷到人稀。古庙森森柏,年来长几围。
  “商山”,山名,在今丹凤县商镇南里许,又名商岭、商阪、四皓山、地肺山、楚山等。相传秦末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芝”即紫芝。一般指真菌,在此特指蕨类植物,因色呈浅紫,故称紫芝。又因其幼芽远瞧似鸡爪,近看像拳头,而俗称拳芽、鸡爪。它营养丰富,是一种含有异香的野生名菜。四皓当年隐居商山时,曾吟《紫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诗仙李白《过四皓墓》诗曰:“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李商隐《四皓庙》诗则说:“庙前便接山门路,不长青松长紫芝。”白居易经过商州仙娥峰时更有“商山无数峰……香闻紫芝草”之赞。“思归”,想望回到故乡,在此当指四皓想望回到第二故乡商山。汉张衡《思玄赋》曰:“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鸿鹄”,鸟名,即天鹅,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在此喻指商山四皓。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有名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青冥”指青天。“寄迹”即寄托踪迹,犹言托足、托身。东晋陶渊明《命子·其六》云:“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古庙”,商山旧有商山寺、四皓庙等古刹,今皆不存。“森森”指树木繁密茂盛的样子。今商山四皓墓犹有百年古柏数株。诗圣杜甫《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年来”,近年来或一年以来。白居易《寄陈式五兄》诗云:“年来白发两三茎,忆别君时髭未生。”“围”系计量圆周的量词。一说五寸为围,一抱也叫围,说法不一。南北朝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曰:“旧竹侵行径,新桐益几围。”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商山一带的紫芝鲜美无比,秀色可餐,以至于四皓出山安刘后,甘愿放弃高官厚禄,思归昔日隐居的商山。四皓等高士的行迹如天鹅高飞一般,没入青天渺不可寻。而今,那荒野之中只留下四皓埋骨的坟冢,而他们当年隐居采芝的深谷已少有人迹。时光流逝,作者望着眼前高峻、奇秀、静幽的商山,不禁发问:那商山之阿古庙中繁密茂盛的松柏,近年来又长粗了几围?
  其七
  封疆开六百,形胜万山间。要隘分秦岭,雄图扼武关。奇兵曾此驻,迁客几时还?高视怀今古,空凋壮士颜。
  “封疆”即疆界,也指一定疆界内的领地。《周礼·地官·大司徒》有:“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六百”者,古有“商於之地六百里”之说,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张仪诳楚》也有“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唐代李商隐《商於新开路》诗曰:“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北宋梅尧臣《送宋郎中知商州》诗云:“商於六百里,太守二千石。”
  “形胜”,地势优越便利。《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利多,是形胜也。”
  “要隘”,指险要之地。商州地处秦岭山区,扼商於古道之咽喉,为“西接蓝田东武关”的重镇。“秦岭”,山脉名。狭义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商州史册典籍所称秦岭,一般是指商州城区以西百里之外(今商州区牧护关镇一带)的秦岭山脉,俗称“老秦岭”。
  据旧志载,秦二世三年(前207),刘邦率军欲入关中,攻破武关后,一路过关斩将直抵今牧护关一带,但秦兵在峣关防守甚严,一时难以攻克。后刘邦纳张良计,从黑龙口分兵,一路佯攻,一路从右侧经张家坪越秦岭直抵咸阳,迫使秦二世投降。黑龙口摩崖旧有“汉高祖分兵处”字迹。嘉庆十九年(1814)冬,邑人王时叙《商州山歌》诗即曰:“山口从来号黑龙,途通西北当此冲。分兵刘季人知否,酒卖街头醉老翁。”
  “雄图”即要害之地,战略要地。唐代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武关”,地名,在今丹凤县武关镇,位于武关河北岸,形势险要。战国时为秦之南关,古秦、楚国界出入关口,“关中四塞”之一,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原名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楚怀王三十年(前299),秦昭王遗书楚怀王,约会于武关,即此。秦末,刘邦由武关入咸阳。明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自商洛山区突围,经此转入湖北。唐代杜牧《题武关》诗云:“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奇兵”,指乘敌不意而突袭的部队。北宋司马光《楚宫行》有:“秦关日夜出奇兵,武安君火照夷陵。”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史以来,秦国名将白起、汉代大将周亚夫、西汉末年赤眉军、唐末黄巢起义军、元代红巾军等均从此经过,或西接蓝田入长安,或东出武关图中原,建立千秋功业。明末李自成更是八进八出商洛山,留下了诸多遗迹及传说。“迁客”即贬谪在外者。商州古时曾为文人贬所,如北宋时任商州团练副使的王禹偁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高视”,即傲视。唐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诗曰:“高视缅今古,清风夐无邻。”“凋”即衰败,疲弊,困苦。宋陈师道《再到钱塘呈会宗伯益》云:“谁怜壮志空凋落,百炼金为绕指柔。”“壮士”指意气壮盛之士,犹言勇士。《战国策·燕策三》有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商州疆域方圆六百余里,是群山之间地势优越风景优美的一块胜地。它扼秦岭之险,通达楚秦,地兼南北,是商於古道上的重镇要津,更有形势险要的战略重地武关。古往今来,许多王侯将相、英雄豪杰曾在此厉兵秣马,出奇制胜,建立了千秋功业,也有许多少文人墨客或途经此地短暂居留,或隐居其地修身养性,或贬谪于此等待起复。商州从古至今的历史可谓波澜壮阔,曾经有多少壮士为这块土地上倾注了毕生之心血啊!
  其八
  山谷今非昔,溪流去不回。华堂人已换,茅舍燕仍来。野草从新发,繁花依旧开。西风惊客梦,万壑树声哀。
  “华堂”,指正房,高大的房子,后泛指房屋的正厅。堂前为堂,堂后为室。唐张九龄《归燕诗》曰:“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茅舍”,即茅屋,用茅草盖的屋舍。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其三》有:“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从新”,即重新,再一次。《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有:“既是太师府中事体,我只道官官相护,就了其事。却如何从新又要这个人来,却不道是生菜铺中没买他处!”“繁花”,犹百花。杜甫《清明》诗曰:“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西风”,即秋风。“客”,当指作者自己。“壑”,指沟、土坑、坑谷。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商州的山谷今时不同往日,溪流淙淙一去不回,而厅堂之上也已新人换旧人。春天到来时,那曾在茅草屋中结巢的燕子仍旧去而复返,枯萎的野草也会重新生发,百花依旧会盛开……忽然,窗外一阵秋风吹过,千山万壑中的林木随风呜咽作响,惊扰了作者的清梦。客惊树哀,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悲愁之情。
  其九
  路记罗公碥,山开宴客亭。清泉寒更澈,古树老弥青。阅世留明月,呼朋聚德星。登高秋最好,禾黍满郊坰。“罗公碥”,在今商州区夜村镇乐园丹江北岸的霸王寨下。旧名铜佛龛碥,悬崖一线,碥路宽不及三尺,长五六里,下临丹江,险峻异常。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时任商州知州罗文思捐银480两,招募工匠,将碥路辟为七八尺宽的大道,又在路边凿石为栏,还在道壁宽敞处开辟休息平台,供行人临时歇脚,故称“罗公碥”。时任商山书院掌教(曾任洛南县知县)钟麟书曾撰《罗公碥记》,罗文思撰《新修东路碥记》,见乾隆《续商州志》。国道312原从此经过。2014年6月,商洛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建国等发现“罗公碥”崖刻并拍照留存,后崖壁崩塌,今已不存。“碥”,指位于急流旁边形势险峻的小片石地。明张自烈《正字通·石部》解:“碥,水疾崖倾曰碥。”
  “宴客亭”,旧志未载,不知确指。结合“罗公碥”分析,当指罗文思在静泉山所筑之甘雨亭。“弥”为副词,益、更加。《论语·子罕》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阅世”,谓经历时世。唐刘禹锡《送张盥赴举》云:“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德星”,即岁星,旧谓主祥瑞的星,也喻指贤士。杜甫《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诗曰:“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
  “禾黍”,禾与黍。泛指谷物、庄稼。北宋苏辙《癸未生日》诗曰:“归来二顷田,且复种禾黍。”“郊坰”,泛指郊外、野外。坰,郊野。北宋苏轼《南歌子·晚春》词云:“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商州东乡洛源(今夜村镇乐园村)丹江北岸有前任知州罗文思捐俸所修的“罗公碥”路,城东的静泉山上也有罗公所筑之甘雨亭可供休憩宴客。山腰的静泉水清澈寒凉,山脚下的参天古树苍翠挺拔。(罗公之后)几十年光阴过去了,只有那夜空中的明月皎洁如昔,我(作者)邀约同好来此登山,群贤毕集,凭高眺望,不禁由衷感叹,登高还是在秋高气爽时最为合适啊!州城东郊一带田野里的水稻、玉米等庄稼就要成熟了,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稻香随风四溢,又到了五谷丰登的收获季节,多美啊!
  其十
  郊外红桃好,春来锦绣繁。岂知丹水曲,绝似武陵源。垂钓留孤艇,行沽问小村。醉归欣近郭,五里即城门。
  商州山中多野桃花。旧时商州城西仙娥溪南岸,绕西山一湾,旷土平畴,桃林栉比,为古商州十观之一“溪岸桃花”。“锦绣”,本指精致华美的丝织品,也喻美丽或美好的事物。在此喻指连片盛开的野桃花。
  “丹水”,即丹江,为汉江最大支流。发源于今商州区凤凰山,流经商州区及丹凤、商南两县,东入河南省境,经内乡、淅川两县,于湖北丹江口市注入汉江。1973年,其下游建成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在商洛本地俗称“州河”,湖北境内古称“均水”。北宋王禹偁任商州团练副使时作有《丹水》《别丹水》诗,唐吴融《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有:“目断琼林攀不得,一重丹水抵三湘。”
  “武陵源”,东晋陶渊明撰《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郡渔人入桃花源,所见洞中居民及生活情景,俨然另一世界。故桃花源又称武陵源,也泛指清净幽美、避世隐居之地。
  “艇”,指轻便小船。明代庄昶《舟中》诗有:“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沽”,即买酒。北宋黄庭坚《和知命招晁道夫叔侄》诗曰:“茶须亲碾试,酒可倩行沽。”
  “郭”,即外城,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后泛指城郭。李白《送友人》诗曰:“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里”,为长度单位,历代不等。公元1929年制定,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唐代王维《陇西行》就有:“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北宋丁谓《广利》诗云:“出城数里即青山,路入青松白石间。”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商州城外到处是娇艳的红色桃花,春季盛开,繁花似锦,滔滔的丹江曲折蜿蜒绕城而去,这美景简直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胜地桃花源啊。我(作者)出城踏春游赏,乘坐小船在江上钓鱼,去附近的小村庄里买酒喝。值此良辰美景,酒不醉人人自醉,好在这里靠近城郭,喝醉了回城,约莫五里地就到州城城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