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乡流诗韵画中有真情
——谈谈丹影散文
文章字数:1420
  远洲
  散文写作是最能检验一个作家的文学素养和情怀的文体,也是鉴别作家写作能力的一把硬尺子,还是一个作家通常最善于使用的抒情工具。散文的优缺点就像一个女人面颊上的美人痣、笑靥,或者像是散布在额头上的抬头纹、脸上的雀斑点。它们是藏不住、无遮掩的美和丑。说得直接一些,写好散文是一种功夫,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生活历练,是很难写好散文的。
  丹影的这组以《乡村物语》为代表的散文作品,是他几十年坚持散文创作的优秀成果,浓缩了他的审美观、生活观和他的艺术才情以及心灵图谱。这是一组简笔乡村风情画,是一种精神皈依原乡的寄托,是一笔带泪含笑的美好回忆,是一曲渐行渐远的动听的乡土歌谣。
  在《乡村物语》里,他写“草物”“匠人”“乡场”,这些过去的与山乡生活有关的草景、人景、场景,会将读者带回到一个曾经熟稔的、热烈的、生动的乡下生活中去。
  “草在乡下人的眼里是最卑微的,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草做成的物件,弥补了困难时期物质的不足,比如草鞋、草帽还有蓑衣等。”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草编用具,从中发现了美,想起那个特殊的年代,再赋予这些草编以形、以物、以人、以事,仿佛那些草物瞬间返青复活了,有了灵魂。“草鞋”露出的脚板在山路上行走,“草帽”遮风挡雨,“蓑衣”披在身上放牛割草。“戴上草帽,穿上草鞋,披上蓑衣,俨然一个草人似的。”形象、贴切、生动。再加之景物描写:“这时昏暗的天空像扣在山顶上的铁锅,雨珠织成的帘子罩在眼前,分不清哪里是牛哪里是草,除了那叮当作响的牛铃外,再就是那头不甘寂寞的老犍牛,偶尔会哞的一声,刹那间四山就有同伴的叫声在雨幕里回荡,透过雨帘就会发现在对面不远处的山峁上,也有草人在放牛。”这样将草物巧妙缀连在一起写,就准确地把草物与山民的劳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歌颂了山民的智慧和勤劳。
  “匠人”和“乡场”两章,作者亦是匠心独具。写石匠木匠铁匠泥水匠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作用,读来亲切有趣。文中甚至以谩骂、恶作剧的形式,写了报复那个因饭量大而多吃了作者那份馍馍的故事,读来既忍俊不禁,又令人心酸,不由想起过去山区生活的苦焦。“乡场”是对农村大集体经济生活的回忆,“乡场位于村子东边的空旷地段,是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的地方,打我记事起,就对它充满了爱意。它不但是村里人碾晒粮食的地方,更是村里人娱乐的场所,开大会、放电影、唱大戏,都离不开它。在那个特殊年月,要是村上开大会啥的,男女老少早早地从沟沟岔岔赶来,这时的乡场就会热闹一天。”乡场是集体劳动庆祝丰收的场所,也是群众的娱乐场所,还是作者情窦初绽的场所。“我至今记得她簸场时的优美姿势,她成了村里年轻小伙子追逐嬉闹的中心,以至于麦场上要是没有她,就没有了生机。”让人遗憾的是,这位给作者带来过美的“二嫂”,却因家庭不和而服毒自尽,如今就埋在乡场边。
  《竹园》写得有声有色,生姿摇曳。“偌大的一个竹园,既是鸟的乐园,又是鸡的栖居地,还是我玩耍的场所。”在竹园里逮鸟儿、捡鸡蛋、捉迷藏,作者的童年充满了快乐,同时也写出了外婆对自己的百般呵护,和由竹园而产生出对外婆的深深怀念。
  巴尔扎克曾经许诺自己要做一个时代的“书记员”,茅盾倡导要“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写作。在散文的审美范畴内,离不开“抒情”和“叙事”,而叙事往往更重于抒情。
  总之,这组散文朴实、自然、亲切、生动、深沉,丝毫不矫揉造作,看不见向壁编造,粉饰生活。但其并不平庸,不是皮毛写作,更没有无病呻吟,语言可圈可点,内容很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