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面塑传人张广新
本报记者 胡蝶
文章字数:1283

  “我做这个,纯粹是出于自己的爱好。”10月16日,在丹凤县商於古道文化创意孵化园,丹凤面花非遗传承人张广新指着玻璃展柜中各种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对记者说。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张广新作为丹凤面花非遗传承人,不仅在面塑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还作为代表参加省、市、县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众多人的关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丹凤“面塑张”。
  今年32岁的张广新从小就喜欢绘画、剪纸,上高中时,他在一本《中国美术》杂志里看到第一代面塑大师汤子博的面塑作品,为之倾倒。从那时起,他就沉迷于这门神奇的民间艺术。
  张广新曾经是一名幼儿园老师。2016年4月,他在网上了解到了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塑艺术家何晓铮,经过多次电话联系,决心拜其为师。他辞去幼教工作,专程去山东济南,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系统专业学习。
  “刚开始接触这一块儿,就是做什么都不像,做什么都很困难,即便是早上老师给你讲解、示范了一遍,到了晚上你自己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比较难。因为结构、比例、颜色啥的都需要你自己去学、去掌握。刚开始的三天,完全不适应,做的东西不像,比例也不对,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质、精气神,有的时候都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了,才把那点任务完成。第二天去找老师,老师会针对问题,给你认真地讲。到后面,困难慢慢变少,因为熟能生巧。”张广新回忆道。
  在山东济南,张广新和师兄师姐参加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教初高中的孩子做面塑手工。从济南回来之后,张广新的家人反对他做面塑。他就自己一个人偷偷摸摸在房间里悄悄地练习,利用空闲时间做。“其实我去济南学习之前,家人就强烈反对。”张广新说,“真的是我对面塑的热爱,激励我克服了这一切困难。”
  张广新现在很少做传统的关公、侍女、古代场景等面塑作品,他做得最多的是卡通作品。“传统作品最基本的就是人物的感官、身体比例要协调,衣裤、鞋子花纹要流畅,最好还要做出人物的精气神。”他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关公》和《猪八戒》说道,“这些比较贵,基本都在200元以上,欣赏的人少,买的人也少。”他把插在竹签上那种卡通形象作品和一些玩具配件机芯、轮子等用面或者泡泡泥搭配在一起,做成一个比较漂亮完整的玩具,既可以欣赏,也可以让小孩子玩。“它们很便宜的,最便宜的只需五块钱,孩子们很喜欢。”他说。
  张广新的面塑作品基本上可以存放三五年,有的甚至可以存放十年、二十年,不霉变也不被虫蛀,因为里面加了防腐剂,所以是完全不能吃的。像他的作品《关公》和《猪八戒》那种带透明罩子的,保存时间更长,因为已经完全密封了。
  作为面花非遗传承人和面塑爱好者,张广新经常去陕师大接受相关教授进行的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也去一些面塑培训基地,看别人怎么做,和不同地方来的人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技艺。
  “未来想往培训方向走。”张广新说,“我很喜欢孩子,喜欢教他们做面塑手工,这门民间艺术需要发扬和传承。甚至以后,我想咱们也可以有自己的‘非遗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