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肖 云
文章字数:103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闻舆论工作才能做到政治标准、新闻标准有机统一。
  首先,新闻选题要贴近受众,关注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反映民心和民意,将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热点作为新闻报道的切入口,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深入采访并追踪报道,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在新闻线索的筛选上把握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吸引、引导、启发、感染读者,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支持。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有极强的新闻敏感性,且养成时时观察生活、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勤学习爱思考的习惯。
  其次,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对采访对象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意识,把被采访对象的尊严和感受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平等的对话,建立心和心的交流,营造一个融洽的采访氛围,让采访对象愿意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才能采到真正触及灵魂的细节、故事;如果采访对象对某些问题特别排斥抵触,则不能强求,比如在采访对象刚刚遭遇亲人离世等重创事件的特殊时期,要避免问一些可能引发他们心理不适、悲伤难过的问题,不能为了达到报道效果而不顾及个人感受,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有较强的同理心和对采访对象人性化的关怀。
  最后,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要多运用群众语言,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宣传报道更加可亲可信。改进文风,转变视角,从工作视角转入平民视角,不能居高临下,板着面孔说话。这就要记者经常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熟悉群众语言,才能写出人民群众看得懂、爱看的新闻;语言简洁生动,内容真实客观,形式创新新颖,切忌空话连篇、语言无味。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写作就是做事实的搬运工,将现场展现给受众,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用词的斟酌和使用,情理交融、真实感人,才能吸引读者;在采访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时,要把握好分寸,充分尊重采访对象的个人隐私,或依其合理要求采用化名或者为图片打上马赛克。
  总而言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也反映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更是时代赋予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使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