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古阳城与十里长街
陈振华
文章字数:2774

商南县富水镇新建的阳城驿门楼

  近几年来,随着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深入、老地名征辑研究工作的进行,以及旅游开发等相关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人们探索、研究地方文史的兴趣日益递增。通过文人们的仰慕与传颂,也使古阳城渐渐明晰起来,愈来愈被大众关注而深入人心。然而,它为什么叫“阳城”?阳城驿究竟起于何时?对于这两个问题,相当一部分人的认识仍比较模糊,甚至存在疑惑与异议。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理解。 
  

“阳城”地名的由来


  “阳城”地名的由来这个话题,似乎很少有人涉及。山西有个阳城县,起源于夸父逐日的典故,这是个神话传说。后人为纪念夸父,将他饮水的地方叫作“阳城”,意为“太阳距地面最近的地方”。富水的这个“阳城”虽没有山西“阳城”的神话背景,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阳光充裕”的蕴含。据中国古代“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水之南山之北为阴”之说,富水的地理位置,从广义上讲位于“秦岭之南,江汉之北”,属“阳”地;从狭义上说,它又位于“商山之南,丹水之北”,亦属于“阳”;再从实际情况来看,富水坐落于与伏牛山脉连接的龙王尖之南的一大片开阔地中间,一年四季,每天从日出到日落,阳光洒满了每个角落,故称之为“阳城”。
  我最早接触到“阳城”这个名词,是我的孩提时代。那时常听老人们说到“古阳城”和“骡马店”的故事(因古驿站是传递官府文书和军情的人以及过往官员歇息、食宿和换马的场所),从此就印于脑海。20世纪70年代初在富水读高中时,一次语文课上赵可书老师讲授杜牧的诗,顺便讲了七律《商山富水驿》,并涉及到“阳城驿”,使我惊异于富水的古老与闻名,从此对富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更加热爱这方土地了。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富水街一些应运而生的商店,均冠以“阳城”二字命名,使我更加确认了历史的真实性。 
  

阳城驿的起始与变更


  据《商南县志》载:“富水,早在先秦时期,这里便是秦之东南关驿阳城驿。”我想此说应该是有依据的,不可能是凭主观臆断或杜撰而来的。驿站最早起源于殷商,至秦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并向全国铺开。中国历史上的周、秦、汉、唐等13个古代王朝均立都于陕西长安,长安是中国最早的古都,历史悠久,而位于六百里商於古道之上、秦豫交界处的富水关,是连接东南直达京都长安的要塞与关隘,也是江汉平原至关中平原之间来往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和商贾客旅的必经之地,因此,在此地设驿站也应该很早,不会落后于其他地方。有人说阳城驿始于秦汉之交,还有人说起于东汉年间,均在唐朝以前,而不是唐朝,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诗人元稹遭贬赴任江南途中,路过阳城时,发现阳城驿的“阳城”与唐德宗时的谏议大夫阳城的名字相同,于是感慨万千,抑郁不平,题诗《阳城驿》,提出应予“避讳”、改名,并寄给京城的白居易。白居易读诗后颇有同感,即回赠一首《和阳城驿》,极力支持友人元稹的观点。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任杭州刺史途中,驻足阳城驿,作诗《宿阳城驿对月》,这说明此时驿名未改。到了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晚唐诗人杜牧由宣州奉调长安路过此驿,发现已改成了“富水驿”,深感愕然,写了一首七律《商山富水驿》,认为驿名不应轻易改动,应保留它,让后人看到后能够保持一种警醒,以起到“警示”作用。由以上过程可以说明,“阳城驿”改为“富水驿”的大致时间应该在公元822年—公元839年之间的17年中。北宋年间,诗人王禹偁贬官商州任团练副使,来富水寻访时,“阳城”已被“富水”所取代,心中顿时怅然若失,即命笔题诗《不见阳城驿》。此诗是对前3人关于驿名改与不改所发议论的总结,寓意为驿名改与不改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论争,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一个传颂“阳城”这个忠臣、伸张正义的作用,也达到了启示、教育后人之目的,其总结比较客观、全面。总之,几位古代大诗人围绕驿名的改与不改赋诗所引发的争议,耐人寻味,意义深远,为富水地域文化史乃至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段佳话。 
  

富水老街的诞生与原貌


  清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平息后,地方秩序趋于稳定,来自安徽、山西的陈、贺、董几家移民,看准了这块商业宝地,便在这里大兴土木,盖起了一座座楼房。短短十几年光景,就在这里建成了一条呈东西走向、长400多米、宽五至六米的整齐的街道,一街两行的楼房均为三重院落,前为商铺做生意,后面是居家生活用房。街道四面有城墙包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尚存),东、西、北三方设城门,每座城门均栽有守门树,南边虽无城门,但与城门对称处也有一棵大树(1968年下半年被伐,西北两处的古树不知何时消失,现仅存东门一棵古树了)。东、西两边为槐树,南、北两方为栎树,东门高台上有一古寺,俗称“老爷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为富水乡政府及富水公社党委、政府所在地),有十三级台阶通往庙门;西城门上面坐落着“娘娘楼”(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摧毁),与“老爷庙”相对而立,古朴壮观。街道中央有一道石桥横跨街道南北,使东西贯通。据说城墙内有9口水井分布(西城门内侧的古井尚存)。这便是“东西二槐,南北二栎,九井十三踏,三步大石桥”的关于富水关古城概貌的俗语的由来。 
  

古阳城“十里长街”的遗存


  “汉代,这里形成了十里长街,人烟阜盛”(《商南县志》载)。当时的十里长街及市井的繁荣景象,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这样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消逝于何时?是怎么被毁灭的?没有历史记载,无法考证。然而,有两项遗迹足可以印证它当时存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①富水老街向南延伸至王家庄数千米地段上大面积的“瓦碴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一地段上没有建筑物,是一望无际的几百亩农田,多少年来人们祖祖辈辈耕耘于此,因地中充满碎瓦片,故称之为“瓦碴地”。由于大量的碎瓦片、碎砖头及石子遍及地表和地下,地不保墒,天旱时地面板结,难以耕作,待雨后有了湿度才便于耕地下锄,农民常常为此苦恼叹息。这些瓦片、砖头和石子从何而来呢?自然让人联想到古时十里长街上砖瓦结构的建筑群倒塌之后,散落在这片土地上而留下的残存。②富水街东边的东坡沿线至王家庄考古发现的“汉墓群”。大量汉墓的出土,反映出当时的人居情况,说明早在汉代这里已是人烟繁盛的闹市。否则,哪来这么多墓葬呢?
  根据以上两方面考证与研究,汉代形成的“十里长街”,其方位以阳城驿为中心,呈南北走向,与现今的富水开放大街几乎相吻合。所谓“十里长街”,其实没有十里,古人常称长度、宽度或高度的数字一般均为约指,不是确指。“十里长街”应该是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这在当时的商南也许是绝无仅有的,非常可观而令人沉醉!历经千年沧桑,远去的“十里长街”犹如梦幻,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今天的十里长街,高楼栉比,人口密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景区闯王寨,它不仅是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也是一条靓丽的文化大街和旅游大街,人群熙来攘往,车辆川流不息,正上演着一组美妙的现代交响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