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罗公碥纪事
南书堂
文章字数:2582
  在我的家乡,以一个人的名字或尊称为一处小地理命名,是有几个的,但知道的人并不多,罗公碥却是个例外。
  这是一座石山的阳面,山体被天神用刀斧削过一样,峭壁嶙峋,峭壁下是滔滔丹江。大自然在这里似乎只为张扬大自然之威,并未考虑人间之事。人是要走动、往来、贸易的,南来北往的人们到了这里却无路可走,只能屡屡冒险攀崖而过。
  直到明万历年间,来我的家乡商州任知州的王邦俊,募工凿壁三月,架梁开径,砌石连栈,连通水陆,算是解决了当时的困顿。随着岁月的推移,这处绵延五六里、宽不三尺的碥道,多遭损毁,通行复又受阻。清人钟麟书的《罗公碥记》如是描述:“内依绝壁,外俯速流,岩倾苔滑,石齿如剑,人马相扶一度,摇摇然,旁观皆惊,一失足堕坠不可稽。”可见人员通行、货物运输的艰险程度。到了清乾隆年间,我们这里又来了一位愿为民办事的官员,叫罗文思。这位四川合江人在任知州期间,捐出自己的工资五百两银子,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把这条时断时续的羊肠小路,开辟成了七八尺宽的大道,外加了石砌护栏,于是往来的人们加额称颂,呼为罗公碥。
  我上高中和在乡下教书时,走的就是这条路。虽然那时路已几经修建,变成了更加宽敞平坦的312国道,家乡人仍称之为罗公碥。即使现在沿丹江川道有了与之平行的一条一级公路、一条高速路和一条铁路,交通便捷发达了,碥道几乎被废弃了,家乡人还惦记着它,许多人和我一样,竟把整座石山都称作罗公碥了。这是人们对一个造福一方的人最好的纪念和褒奖,罗公文思应是受之无愧。
  在罗公碥,不光这条碥道诉说着古往今来的故事,碥道之上的悬崖也是,它的冷峻里,也曾沾染着家乡人的体温。
  离路面三四米以上的悬崖上,有数十个洞窟,它们排布无明显规则,却有横竖高低的层次,大小不等,圆方不一,有的凿工精致,有的粗糙一些。密疏也不尽一致,相对密集的石洞,虽外形独立,内部却有连通。透过这些,能看得出洞群并非某个时间段的集中而为,而是在很长历史时期逐渐凿成的。传说古时石山上有一天然洞穴,唐朝时一个叫一行的和尚,用铸造观星神器剩余的铜材铸成三尊铜佛,安于洞中,洞被命作铜佛龛。铜佛俯临丹江、仰窥飞岩,庇佑着苍生。传说终归传说,铜佛早已不知所终,就连那个天然洞穴也有了錾凿的痕迹。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凿这些石洞何为?说法有两种,一是崖墓,埋人用的;一是人居,躲匪用的。崖墓之说有其考古证据,人居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到底孰是孰非?我觉得都对,又都不对,二者兼而有之才更为合理,才是真相。
  据说,古时的丹江河床比现在高得多,这些洞穴的位置不像现在看到的这样险峻凌空,当时的墓穴修凿并非难事,且史上某些时期确有悬棺而葬的习俗。所以,最早的石洞应是墓穴。后来河床渐降,墓穴高悬起来,久而久之,墓门脱落,袒露的洞口便如同悬崖的眼睛,茫茫然看着世事流变。但它们断不会去想,死人的墓能成为活人的家,被人们当作躲避兵匪的临时寄所。
  秦岭山区、丹江沿岸,过去多有兵匪侵扰。你想,兵匪来了,人们该是多么慌乱,有人突然看到崖上的洞穴,这不老祖先抛给的救命稻草嘛,就拼命爬了上去。一次成功的躲避,为尔后无数次躲避提供了成功范例,人们便开始按人居的要求对墓穴加以改造,继而凿出更多新的洞窟。这是家乡人的生存智慧,他们命中缺乏安宁,就用智慧创造着不安宁中的安宁。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说,过去村里一传土匪来了,人们就呼啦啦上了洞子。而这样的石洞,除了罗公碥,我的家乡一带还有好多处。
  每每经过罗公碥,我都会对洞下悬崖上存留的可供脚踩的凹槽、攀爬的木楔,以及洞口烟火熏染的灰黑图案,生出诸多联想。人们是攀着木楔上去的,还是一节一节搭着软梯上去的?那些考古专家苦苦寻找而未找到的尸骨、棺木,是不是早被躲进洞子的人们当武器砸下去了?他们在各自的洞里做饭睡觉过日子,寂寞了也会互相串门吧,那追至崖下的土匪该是多么气急败坏啊!土匪走了,从洞里出来的人们,是不是还会得意地唱几句山歌、吼几声秦腔?
  我看这些石洞时,石洞也看我,明明张着嘴,却不告诉我什么。偶尔有鸽子探出身来,它们像在打扫自己的厅室,抛下一片碎瓷、一枚铜钱,或一角朽布,吓得我抱头就跑。
  如果说罗公碥的石洞群饱含了我家乡的沧桑悲苦,那么另一个石洞,分明就在彰显着人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
  这个洞在石洞群的东侧,洞身三米高,近百米长,穿越山体,洞内水流奔腾,倾入丹江,属会峪河改道的枢纽工程。会峪河是丹江的一个支流,过去绕罗公碥转着很大的弯,而河岸的村子却土地缺贵。就有人做了测算,若取直河道,可得土地五六百亩呢。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人们心潮澎湃地开始了改河造田的壮举。大会战是那个年代干大工程的通用方式,四周群众全来了,不到两年时间,一个在我家乡从未有过的人工隧洞打通了。原来的河道,几经填土改造,成了一弯旱涝保收的良田。没有人统计过人们从这些拼来的土地上多收获了多少粮食、多挣了多少票子,多流的汗水更无法估量,但种着这些土地的人,脸上总会多出一些笑容。
  而今,隧洞平整的底部已被流水冲刷出一米多深的沟壑,这是水的力量,水的笔法。水在石头上书写水的历史,就像石洞在山上书写石洞的历史,但这些水流和石洞,一旦有了人的踪迹,镶嵌了人的命运,它们书写的,都是人的历史、我的家乡的历史。
  家乡的历史还在续写。罗公碥西侧,是一座土山,山上土质的松软与罗公碥石质的坚硬,形成强烈反差。山曰稀屎坡,虽显俗气,却名副其实。古人叹息走罗公碥的艰辛,我那时叹息的却是走这短短几百米土坡的艰辛,遍地稀泥呀,像是拦路之虎。雨天,稀泥往往一尺多深,高腰雨鞋也被淹没,拔出一条腿要费很大气力,索性挽起裤子光脚蹚过。人不好走,车也不好通过,常有汽车陷入泥中,被更大的车牵引着才哼哼挪动。晴天里,也好不到哪儿去,山上的浸水会带下泥浆,漫在路面上,依然令人不爽。我以为这山、这路就这副德行了,它却悄然变了。
  有几年没走过这里了,今年春夏之交,我着意绕道走了一次,一见,心境大好。家乡人持续地封山育林和水土治理,稳固了山上的泥土,过去光秃秃的山,现在林木郁郁葱葱,远远便能闻到槐花的浓香。山坡漂亮了,似一个美人,那富有活力的美,仿佛有意着亮罗公碥的丑,让其难堪。虽然国道改了线,这段路降成了乡村路,但路上已无稀泥,很洁净,路边长龙似的摆满蜂箱,蜜蜂出出进进,显示着劳动者的本色。我在与养蜂人交谈时,忽抬头见一路牌,上面写着:西施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