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绣 屏 山 抒 怀
江城子
文章字数:1085
  路连桥,桥接隧,隧穿山,山入白云间。沿西康高速公路,穿越秦岭终南山隧道,就回到了我的故乡——镇安。
  登临绣屏山顶,脚下是山城十里繁华的人间。乾佑河、镇安河婉转奔涌,滋养着两河四岸。举目四望,群山环绕,漫山苍翠,云雾升腾,山城俨然是一块气韵绝佳的风水宝地。
  俯仰看山水,观天地,历史的车轮翻山越岭,隆隆而来。宇宙绵邈,岁月飘忽,性灵不居,向何人诉说这一份沉重与沧桑。
  想我先民,自秦汉肇始,渐有聚落,这些先民被称为“本地人”。明清时期,移民北上南迁。由北越秦岭而来的,被称为“大槐树人”;由南溯水而上的,被称为下湖人。几路先民,或避战乱,或求生计,相继定居于此秦岭深处。插草为界,封山开掘,世代繁衍,开枝散叶,终蔚然成就一城一邑之风土人情。
  这方城邑,南北风俗在此糅合,秦楚文化于此融聚。民风古朴淳厚,热情好客。山民性格刚毅包容,儒雅蕴藉。
  斯地情长。历史上但凡有过贡献的人物,均载于《镇安县志》,笔墨华文重彩。三百年后勒石建亭铭刻追念的,是两位异乡人,曾任镇安的县令。也许他们的子孙都淡漠了这种苍远的记忆,可镇安人从来没有忘记他们。聂翁亭、俞公亭,就这样昭示着山民世代流传的景仰感佩之情。
  斯地文盛。且不论文庙前八百年黄柏青翠,魁星楼雄踞如磐,再看新复原的孔庙和虹化亭,聚山川之精华,得天地之灵秀,古朴沉静,气宇轩昂。江山代有才人,山下于右任先生题写校名的镇安中学,励精有为,化育功宏,桃李遍及天下。几十年来,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五湖四海,在各个领域做出了不俗的业绩。这里,已经成为秦岭山一支艳丽的学苑奇葩。
  那年,母校镇安中学学生成为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得此消息,内心久未平静。只有经历的人,才能懂得这份成绩的得来是多么地不易。山区学校条件艰苦,个别乡下学生生活更是艰难。在与城市学校、城市学生存在天壤之别的学习条件下,每一次进步,每一步台阶,无不浸透着几代师生们辛勤的汗水和不屈的泪水,那是用文字无法表达的怎样可贵的一种精神!
  曾看到一段校友宣言:生长在镇安这片土地,我们因山而凝重、沉稳,因水而灵秀、聪慧,因风而淳朴、飘逸,因云而遐想、追梦,因树而挺拔、多姿,因贫穷而懂得珍惜、勤奋,因上进将会卓越、优秀,因诚信将赢得信任、尊重。读来感动莫名。
  斯地政和。新时期以来,为政者抢抓历史机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再造绿水青山;开拓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农林药特色产品种植加工,着力乡村振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全域旅游。镇安,正处于政通人和、山水相宜的大好历史发展阶段。
  西康高铁正在建设之中,2026年将全面竣工。届时,镇安将加持新的发展动力。期望家乡的发展搭上高速列车,一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