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把式
王忠南
文章字数:1028
  人是很容易遗忘的,就如同这篇文章的题目。年前我去西安南郊小寨嘉汇汉唐书城淘宝,每次进入,都有掉进大海般那种感觉,到处都是书,你必须挑你想去的一个空间浏览,所以我每次去只到两个地方,一个文学区,一个哲学区,但也不是很绝对,有时也去整排摆放的历史书籍专柜。
  《大把式》是我在里面看到的一本书,我翻看了一下又重新放妥。就是这么三个连在一起的字,勾起我诸多回忆。小时候乡村的大把式太多了,有石匠、泥瓦匠、木匠、窑匠等。我父亲就是窑匠,一年四季,除了农忙下地干活,错空就要用背篓把自家地里的土背回家倒在屋场,然后用筛子筛出土里的碎石子,筛完后倒水和泥,土质好点的用来做瓦,剩下的泥巴做砖。等土坯晒干之后,又一背篓一背篓背去窑上烧。烧窑是个技术活,如何把握火候烧出漂亮的青瓦我一概不知,父亲也没给我讲述过。但源于父亲,我从小对乡村那些有手艺的人顶礼膜拜。
  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唐时文人墨客就在这座城市皓首穷经,吟诗作画,无不让人心生向往。咱是泥腿子,如白居易初入唐城所遭遇的,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里先不提及历史深渊里的老庄与孔孟,他们当然是大把式,我们只能望其项背。单就一个盛唐,就把一座城市活脱脱顶上天,瑰丽、璀璨夺目。盛唐车水马龙的景象以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贩夫走卒,活跃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盛极必衰,这是历史的必然。如今留给我们的诗词歌赋,才是珍贵的遗产。李白、杜甫在我心里,他们不仅是大诗人,而且还是大把式。
  然而,历史的巨轮是要前进的,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杜甫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都一股脑汇流到文以载道上来。我从小爱看戏,尤其大戏,我一直没弄明白老陕请剧团唱戏舍近求远,家乡距离丹凤县城不到百里,偏偏请河南剧团上来唱豫剧,心里虽然不悦,但还是爱看。直至今日,意识里还有河南豫剧的影子,自己才慢慢咂摸出味儿来,所有的行业,技艺有高低,而那些大把式留给人们的,会渗入骨髓,永远让人记忆犹新。
  扯得有点远。有人说现如今的散文小家子气,境界上不去,如同人缺钙,走路没劲。《古文观止》《史记》我都很喜欢,我们要改变,要让文章言之有物,不然老是婆婆妈妈,内容空洞。读外国小说,他们作品除了信息量大,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作品里的哲学内蕴,我们的小说玩不了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只能写感官、表皮的东西,还是深陷传统的泥沼不能自拔。
  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优胜劣汰将成为必然,人只有不断学习,加强修养,提升水平,让自己成为一个大把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