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书 缘
李天荣
文章字数:1710
  一本书可能成为姻缘的红娘,也可能是师生缘的纽带。孙见喜老师的《贾平凹之谜》就为我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也为我结识其本人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先说姻缘。
  三十年前我在广西百色支教,一个星期天上午,我和同事在小镇一角突然看见一个书摊,守摊的是一位年轻姑娘。走上前去,她正在低头看书,我仔细一瞧,啊!是《贾平凹之谜》。
  我高兴地问:“你好,这本《贾平凹之谜》多少钱?”她莞尔一笑:“不是卖的,是我的藏书,顺便带来看看。”
  “我翻翻。”她友好地递过书。我爱不释手地翻着,最后看了看价格是五块七毛钱。我说:“给你五十七块,把它卖给我行吗?”
  “这是我特意收藏的,不卖。”我带着不甘的心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一天,我又去书摊前磨蹭,同事知道我的目的后,声音不大不小地说:“难道你们武汉就没有《贾平凹之谜》?”我说:“支教期快满了,后天就回湖北,如果武汉有,还用在你们百色买?”可守书摊的换成了一位大叔,不见那书也不见那位姑娘。
  第三天,学校做饭的师傅开着三轮车送我去车站,我向师傅说明事由并让他绕道去书摊碰碰运气。走近书摊,正好是那位姑娘在,我喜上眉梢。师傅倒先替我开了口:“姑娘,这是湖北红安老区来支教的李老师,你看,把你那本《贾平凹之谜》是不是……”姑娘听说我是老区来支教期满回湖北的老师,甜美一笑,拿出那本《贾平凹之谜》爽快地说:“给你。”我掏出一百元钱递给她,转身就走。可她怎么也不收。为了赶时间,我也没有再三推让。在路上我把钱给了师傅,让他返回时再给那姑娘。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张一百元从那个小镇寄来的汇款单。
  第二次到我支教的小镇是在五年以后。原来那个给我赠《贾平凹之谜》的姑娘,也在我支教的这所乡镇中学任教。由于有那本书作铺垫,我们不但是同事还成了书友。每天的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谈书论书。后来我们恋爱了,再后来我们结婚了。
  一次,妻子拿着这本红色书皮的《贾平凹之谜》,不无感慨地说:“书有缘,人也有缘,这书名、作者都含有暗示:贾平凹做媒,一定是要见喜事的。”说起来,还真得感谢孙见喜老师的《贾平凹之谜》这个大“红娘”。
  再说我与孙见喜老师的“师生缘”。
  2020年暑假,我再次阅读《贾平凹之谜》后,就把这段“姻缘”故事写出来,发表在同年8月30日《西安晚报》上。当时也就觉得好玩,没想到孙见喜老师这样的大作家能看到,更没想到时隔五个多月后的腊月二十八,孙见喜老师打来电话,说他从《西安晚报》上看到我写的《〈贾平凹之谜〉为媒,收获一段好姻缘》小文后,从报社找来了我的电话。与大作家通话,惊喜之余,显得有些语无伦次。之后孙老师让我加了他的微信,又让我发一张我们夫妻合影照给他,说他要送我们一幅字和书籍。晚上八点多,孙老师发来那幅字的照片,上联:“鄂北吉祥天荣光”,下联:“广西慈善桂莲香”,并在下联右上题跋“庚子冬孙见喜书”,盖有先生的四方大印,横额为一个“福”字,联中镶有我和妻子的名字。之后,孙老师又要了我的地址,说明天快递给我。
  腊月二十九的上午,孙老师再次电话核对地址,电话里听见嘈杂的声音,我猜想先生是亲自给我快递字和书籍了。先生还嘱咐我将对联裱成金边卷轴,并发来快递单,以便我查收。太感谢先生了,他那么忙,有许多活动要参加,也有家里的来客要应酬,这件事耽误了先生不少的宝贵时间,怎么叫我不感激呢!
  大年初一早,我给先生发微信拜年,先生也发来祝福信息。
  由于在假期,孙先生寄的快递,我是在正月初七的上午收到的,当时高兴的心情无法言表。我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拆,生怕弄坏了里面的字和书籍。当我打开包装的那一刻,首先看到的是一根红丝带捆扎的先生的早期散文集《浔阳夜月》、文学评论集《蕉皮论语》和《回顾与前瞻——中华文化百年流变》,另外有一个《美文》杂志社的大牛皮信封,里面装着先生写给我们夫妻的字还有一张《记者报》。我仔细展开先生的墨宝,只见两米长尺幅宽纸上,苍劲有力柔中带刚的“孙体”展现在眼前,顿时感到蓬荜生辉,满堂红光。与先生先前发给我照片上对联比,眼前的大而真实、
  立体,我仔细地端详着,久久不愿移开目光。
  端详先生的字,又摸摸先生的书,我感觉到先生的体温和气息,更感觉到先生对从不相识草根的爱和尊重。远在千里的我,对先生无以回报,敬佩之情只能暗暗藏于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