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部藏区发展的壮阔史书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山大地》赏析
文章字数:2292
  王荣金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杨志军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浓墨重彩地反映了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青海藏族人民艰苦奋斗,使青藏高原发生沧桑巨变的壮阔历史。
  小说以父亲到沁多草原蹲点起笔,生动再现了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草原建设者们,在雪域高原上办起第一所学校、第一家贸易公司,规划建设草原城市、控制平衡草原饲养量、遏制草原退化沙化,最终,沁多草原入选中国最美草原、沁多城被评为“高原最佳景观城市”,草原牧民从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状态,进步到与天下同频共振的新时代。每一个变化,都是凤凰涅槃般的重生,每一次进步,都伴有分娩的阵痛,再现了历史的真实面目。
  小说笔墨生动,刻画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转折。
  父亲“强巴”是整部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他仗义、智慧、果敢。作为一名肩负建设藏区、改变藏区牧民落后生活历史使命的知识分子,他在任县政府科长蹲点沁多时结识了藏民桑杰,从此与桑杰结下了世代亲缘。当草原出现牛瘟、公社主任角巴蒙受冤屈时,他仗义执言,同官僚主义开展斗争,并冒着风险营救角巴,最终却在“牛尸林”事件中作为替罪羊被撤职。当上级为了安抚他,给他预设了三个岗位时,他选择担任学校校长。改变一个落后地方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教育灌输新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父亲的选择可谓明智之举。当县委书记王石高原反应难以工作时,时任副县长的父亲建议他去地势低洼、树木茂密,氧气多的阿尼琼贡边休养边工作。王石认为那里偏僻,不是沁多县府,不愿去。父亲说:“牧民常去的地方你怎么不能去?”在父亲的眼里,哪里有牧民,工作就应该在哪里。才让本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被人一巴掌打成聋子。父亲去野马滩蹲点,才让的母亲赛毛从洪水中救出了父亲,她自己却被洪水冲走。从此,父亲就把赛毛要治好才让的愿望变成自己的责任。最终不仅治好了才让,还供他读书,将这个草原才俊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州委书记。父亲看到畜牧发展过快导致草原退化,想方设法把马群引入无人区,并把无人区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按照现代城市要求和水准,建造一座生态城市,让牧民离开草原,进入城市生活,还原草原生态环境。父亲从科长到行县长职责的副县长,再到校长、沁多贸易公司董事长、阿尼玛卿州牧马场副厂长以及阿尼玛卿州副州长、州委副书记、州委书记,几年后,在考察的路上,面对雪山大地平静地走完为了草原奉献自己一切的人生之路。草原以及草原牧民生活的发展变化,无不浸润着父亲的心血和汗水。这些,雪山大地可以为证。
  角巴义气、果敢又有点自以为是。他原是沁多草原部落世袭头人,新中国成立前同西北马家军有深仇大恨,曾经跪地发誓:“谁挡住马魔王,我就给谁当牛做马;谁赶走马家兵,我就是谁的人,要什么给什么;谁杀了麻团长,给沁多报仇雪恨,我就子子孙孙上香献贡。”新中国成立后,他坚决拥护新政府,年年赠送一千只羊、两百头牛。听说政府想成立国营牧马场,一时没有地方,就主动找到县委书记王石,把自己数百万亩最好的草场沁多冈日献给公家。他在县上开会时,父亲让他坐在身边,领他去食堂吃饭,父亲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他,这让角巴感念不尽,从此和父亲肝胆相照。父亲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难以化解的难题,最后几乎都是角巴援助,得以妥善处理。角巴就是在和父亲闹别扭后,也是不遗余力暗暗支持父亲的工作。最终,在完成父亲劝说牧民搬离草原住进沁多城市的路途上,为了营救牧民掉进雪窟牺牲。
  母亲苗医生是个为事业而献身的典型女性。她本在西宁当外科医生,响应毛主席“要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放到父亲工作的沁多草原,治好了许多病人,成了草原上的“神”。当她接诊丹巴画师时,了解到草原上有大量麻风病人,被抛弃在一个叫生别离山的地方自生自灭。母亲主动承担起医治麻风病患者的职责,拒绝去大医院当院长,自愿留在生别离山,组建麻风病研究所。因为长期与病人接触,染上了麻风病,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一边搞科研,一边当医生。数十年里,她与父亲的联系交流全靠书信往来,最终死于麻风病。
  梅朵天真无邪、赛毛隐忍善良、才让聪慧坚强、桑杰勤劳朴实、姥爷姥姥宽厚仁慈,还有卓玛、洛洛、央金,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不仅个性鲜明,就连日尕、藏獒这些动物也有非凡灵性。
  在杨志军诗情洋溢的笔下,草原的每一次出场都是精彩绝伦的亮相。“正是夏花盛放的季节,蕊红瓣白的点地梅左一片,右一摊,像铺满了不规则的花地毯。一簇簇的红景天升起来,绿的花苞、白的花瓣,恣意地烂漫着……”“阿尼琼贡到了,阳光把云雾豁开一道口子,艰难而吝啬地洒下一丝珍贵的温暖,雪还在飘,拌和在阳光里,就像天上挂起了一瀑一瀑的白糍粑……”“草原已是秋天的景致了,绿色显得老旧了许多,没被牛羊吃掉茎秆的针茅草和早熟禾探出紫色和灰色的籽粒,一会儿趴下一会儿起来,让风的存在变得有点邪恶。遍地都是正在失去美丽的风毛菊,狗舌草的花朵却依然开得鲜艳。像是最后的挣扎,有点发怒的样子……”如诗如画数不清的高原植物在杨志军笔下是信手拈来,多姿又多情。当草原荒芜、草场退化时,大自然的美与颓败形成鲜明对比,亦因此,父亲一次次倔强地挽救与重建草原的努力便格外动人。
  《雪山大地》以青藏高原为背景,将人与自然、动物、生态和谐发展主题贯穿始终,形象道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硬道理。父亲与角巴的相遇不仅是两个人、两家人的相遇,也是两个民族命运的际遇。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流转,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青藏高原的发展变化历历在目。小说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状景描物如诗如画,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汉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观念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时代主题。